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中央电视台】海岛微电网绘就新质生产力绿色底色

早上6点,晨雾还未散尽,出海的小船已经陆续抵达十余海里外的作业地点。这片海田的主人们穿梭在棋盘一样的海面上,采收应季的海带。

福建霞浦西洋岛海带种植户:“(这片海带)长度一米五左右,像这一片就值七八块钱。”

每年四五月份都是这里收获海带的时节,满载而归的岛民在西洋岛的码头靠岸。海带加工是岛上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福建霞浦西洋岛绿源水产海带加工厂厂长冯秀猜:“很近,我们这边(采完海带),正常是半个小时到45分钟就到我们这里了。(运到)内陆有的要拉4到5个小时。”

建在岸边的加工厂不到三个月就收到了2万吨的海带订单,工人们的干劲不仅仅来自家门口的优势。

福建霞浦西洋岛绿源水产海带加工厂厂长冯秀猜:“原来是没有电,就没办法生产加工,微电网建成以后,我们就有信心,如果有场地,还准备再建一条生产线。”

准备扩产的冯厂长,在三年前还没有想过这张微电网会成为自己建厂的起点。2021年,还是一名基建工人的冯秀猜,参与建设了岛上的风电机组项目。3台风机,加上分布式光伏,成为岛上最重要的新型电源。同步建起的储能系统,如同一个大型的充电宝,将岛上的阳光和风,以电的形式储存起来,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全绿色的电力生态系统微电网,成为大电网之外为小岛供电的第二路电源。

福建霞浦西洋岛微电网示范项目运维人员刘江平:“经常有三级以上的风,所以说我们这边供电,这个风机起到稳定的作用。原先是电网的末端,现在变为首端了,电也更稳定了。”

刘江平已经在岛上驻守了20多年,对他来说,停电、抢修一度是家常便饭。作为当时唯一的供电通道,海缆一旦出现故障,岛上就要断电十几天。曾经脆弱的供电系统让靠海吃海的渔民们力不从心。

福建霞浦西洋岛八斗才制冰厂厂长林德华:“鱼捞上来,没有冰块供应,就变成臭鱼烂虾了。没有冰就没有渔业。”

制冰厂,可以保障渔船的冷鲜需求,也是岛上的另一个用电大户。微电网投运后,电网抢修的任务越来越少,制冰厂的生意却越做越大。

福建霞浦西洋岛八斗才制冰厂厂长林德华:“主要就是电能够有保障,像今年,渔业又增加了几艘大马力渔船。”

一张微电网,可以在岛上的基础电源出现故障时,持续供电3个小时。海风、阳光和丰沃的海岸为海岛建起了一张不再断电的绿色能源网络,也为岛上的产业打开了更大的市场。保障岛上的供电之余,用不完的绿电,还可以输送给大电网获得收益。

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副总经理丁智华:“我们目标就是打造零碳岛,实现我们全绿电的生态。”

在远离陆地的海岛上,绿色的电实现了自给自足。

内容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