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治疗胃肠肿瘤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消除疑惑,博医同行平台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陆明教授进行科普答疑,现将精华内容整理成文章。

Q:患者女,37岁,患有低分化伴印戒细胞的胃癌,HER2阳性(3+),CPS为5,分期T3N3aM0,目前进行了三期新辅助治疗(pd1+曲妥+sox),两次治疗后效果明显,肿瘤从8厘米缩小到6厘米,淋巴结也缩小了一半,计划进行四次治疗后手术。术前的治疗方案让我感觉挺难受,对于术后继续使用相同方案感到有些抵触,手术后的治疗方案该如何制定呢?

陆明教授:

为什么很多肿瘤患者尤其是胃癌患者都建议在术前做辅助治疗呢?因为患者在手术前身体和体力情况比较好,能够耐受这种强度的治疗。像患者这种情况,术前做了4次化疗再做手术,术后继续用原方案,她的身体可能也无法耐受。

手术后的治疗方案需要由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病理结果决定,整体原则是不能损伤患者的身体恢复;术后需要医生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可以考虑将方案中副作用最重的药物(比如奥沙利铂或PD-1抑制剂)去掉;同时,还要根据术后的病理结果来调整治疗方案,比如检测患者的HER2的表达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HER2表达转阴,就可以去掉曲妥珠单抗。

Q:EP方案和IP方案怎么选择?

陆明教授:

IP方案(伊立替康加顺铂)现在用得越来越少了,主要原因是IP方案的不良反应太重,胃肠道肿瘤患者使用IP方案治疗过程中,消化道反应非常严重,有时会导致上吐下泻,患者主观感受很差、痛不欲生,如果还出现了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就非常危险,所以现在IP方案已经很少使用了。

另外,我们通常会把伊立替康放在二线治疗中使用(如使用FOLFIRI方案),如果患者在一线治疗中就使用了IP方案,二线治疗的选择就会比较困难。

专家介绍

陆明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高博医院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北京高博医院消化肿瘤科/消化肿瘤研究中心/早期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学组委员兼秘书长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专委会常委

  • 中国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委员

  • 擅长:胃癌、结直肠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个体化和综合治疗。

陆明教授出诊信息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周一下午

周二下午

周三上午

北京高博医院

周四上午

周五上午

*以上出诊信息供参考,以实际出诊时间为准。

想咨询主任或了解门诊挂号,

可扫码添加小助手

查看直播回放

陆明教授胃肠肿瘤科普直播回放已上线,扫码查看完整内容~

不懂就问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不懂就问」科普知识

《不懂就问》问题征集中

「不懂就问」栏目,聚焦肿瘤及血液诊疗、康复、医保、药品、就医政策等疑问!欢迎病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问卷,您可留下胃癌、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神经内分泌瘤、食管癌等实体肿瘤以及白血病、淋巴瘤、地贫、MDS等血液病问题,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编辑 | 行仔

排版 | 赵微

审核|陆明、方玥立、贾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