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管善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先许先生与我素昧平生,我是通过“京都闻道阁”读其文而知其名。他在该平台上八个月发表文章五十篇,每篇我都有点击阅读,并留下不少美好的印象。在此,忍不住写几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借此督促自己向他学习,多写些贴近真实生活、感情真挚自然、文笔优美有趣的文章。

他笔下的作品,有多篇写家人、亲友、同事。这些文章常从小的视角入手,却饱含对家人的爱、对亲友的真、对同事的敬。

例如最近有一篇《这次要给他个“教训”》,写他的小儿子喜欢骑自行车,但没有养成停车即上锁的习惯。作者已三番五次地叮嘱要锁车防盗,但小儿子还是不当回事,没把老爸的话放在心上。

一天,作者经过儿子学校门口,见到自行车又没上锁,于是骑到另一个地方悄悄藏起来,先不告诉儿子,让他着急。儿子放学时,发现自行车丢了,既紧张又愧疚且害怕,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作者仍不说出真相,有意让小家伙经历一回“痛定思痛”,促使他从此养成停车上锁的好习惯。

爱,不能放任和迁就,也不能怒骂和体罚。作者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法予以合适的“教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还有一些作者与儿子的亲子运动,一家人共度的周末时光等等,文字描写充满情趣,生活的画面感很强,在此不一一列举。

关于写亲友的文章,《表弟那双皲裂的手递过来一些土特产》一文描写细致,也感染了我。从表弟手中接过的,有家乡的美味,有儿时的回忆,有亲情的触动,有受之有愧的内心独白,有对表弟长期在工地搬砖导致手掌布满灰白小缝隙的怜悯——那是长年累月在水泥中浸泡留下的痕迹。

我也体会到作者因自己处境所限不能立即对表弟施以援手的无力感,以及长年在外为谋生奔波、为家庭打拼而疏于对堂舅、舅妈关心问候的自责。总之,看到舅妈亲手制作并托表弟从老家带来的腊肉、猪血丸子、香肠和扣肉,作者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足见作者是位重情之人。

微型小说《半块月饼》则通过民警中秋佳节坚守岗位的故事,写出了这份职业的崇高与伟大。中秋月圆之夜,新婚妻子送月饼到民警值班室,丈夫取出一个后,掰开一半给妻子,自己那一半才尝了一口,却因为接到报警电话而紧急出警。结果成功救起一位从桥上跳水的轻生少年,民警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而不幸牺牲。故事很短,但情节催人泪下。

上面的事件,并非完全杜撰,而是将现实中的素材加以提炼,借中秋这个万家团圆之日,烘托更加浓烈而又伤感的气氛,通过小说表达作者的心声——万家团圆的背后,是有人在默默地付出和坚守。《半块月饼》中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是警察这个职业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木棉花开忆英雄》,写的是珠海警察何勇军、黄增盈的真实事迹。“那些激情澎湃的战斗岁月,被死神无情地按下了停止键”,“赤胆忠诚是你的政治底色,勇敢无畏是你前进的力量”,读到这些字句,英雄的高大形象赫然入目,我对英雄的敬佩也油然而生。据说这篇感染力极强的诗作,在珠海市公安系统组织的缅怀烈士征文中还获了奖。获奖不是作者的目的,但对作者的写作水平是一份肯定和褒扬。

作者是一名退役军人,没有在正规的文科院校接受过专门的写作训练。他业余写作,源自个人爱好,也与他平时很用心精读文学作品有关。例如他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就读得非常细致,非常用心,对文章的理解,有其独到的视角和见地。五十篇作品中,有十几篇是关于鲁迅作品的读书札记。作者阅读思考后得出的真知灼见,也给了我不少启发。

例如《小事不小——读鲁迅<一件小事>》,作者注意到的不仅是鲁迅先生反省时的“惭愧”和“自新”,看到的“勇气和希望”,还有鲁迅先生写作上的转变:对民众的态度,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转变为对劳苦大众的尊重和“仰视”并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作者结尾点题:小事不小!

作者擅长从身边的“琐事”出发,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悟。

例如春节他的孩子参与写春联,字虽幼稚,但可以借此培养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潜能。

又例如自己装门锁,一个细节上的“自作聪明”,导致门外用钥匙开不了,屋里用手也拧不开,差点误了大人上班小孩上学,最后还是修锁师傅来“搞掂”,从而悟出“专业的事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做”。

与朋友观看赛车,作者写道:一辆性能卓越的赛车,不仅需要有强大的动力系统、精准的操控性能,还需要有可靠的安全保障。同样,一个天赋秉异的车手,也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出色的心理素质。天赋和硬件很重要,但努力和奋斗同样不可或缺。

作者的文章紧贴日常工作和生活,视觉虽小,但感情很真,而且展现出他爱家人、重情谊、赞英雄、好读书、常运动、肯奋斗的满满正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10月30日 写于广东江门

☆ 作者简介:管善建,籍贯湖北麻城。某合资企业管理人员,江门市政协委员。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