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今年4月开幕的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展区现场,一件展现着觥筹交错的酒宴现场、妙趣横生而又暗流涌动的浮雕,令著名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乌利·希克驻足。这件作品出自艺术家吴建楠之手,他擅长通过雕塑和壁挂浮雕的形式呈现当代城市生活和政治、体育等社会事件的主题,作品多采用动态构图和强烈色彩,极富个性与新鲜感,能够瞬间吸引观者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学本科时期,吴建楠的目标是未来投身于电影行业。生于香港电影百花齐放的1990年代,从关注当代人情绪逻辑、生存体验的王家卫,到解构秩序、重构意义的周星驰,港片无疑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终成为一名艺术家的他,用雕塑的方式“提供一种视角和线索,让观者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体味”。

吴建楠的新展“香港地:片场&看台”于9月19日在香港狮语画廊开幕,借此机会,开眼 Eyepetizer与他就本次展览及其个人创作经历展开了如下对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眼 Eyepetizer:

如何理解本次展览标题“香港地:片场&看台”?

吴建楠:

展览标题其实有两层含义。在观看方式上,这些作品有着更接近电影、剧场或看台的视角。我制造了不同层次的现场,有新闻事件和竞技体育等已经发生的公共事件现场,有虚构的现场,比如描述龙死后情景的《龙之死》,有电视传播的现场,比如《乡村之爱》系列作品就取自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中的剧情场景,还有我生活中看到的现场,早期我做了很多关于纽约地铁的东西,它们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些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龙之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左:纽约地铁系列;右:《乡村之爱》

我尝试把观者从现实中拉近到我导演的类似于戏剧的排演里,当你以一种跳脱出来的视角、一种拉远的距离去看这些情境,会发现一些平时习以为常的事其实很荒诞。在某种程度上,这个世界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影棚,我们成了这个世界的看客。这种视角也同样存在于香港的流行文化里,这就涉及到展览标题的第二层含义,即对香港电影的致敬。从80年代以来,香港电影已经是华人文化的很重要的标记。

开眼 Eyepetizer:

为什么会创作《Z世代》这件作品?你在社交平台为其配文“无辜的少教,清澈的无礼”,可以展开讲讲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Z 世代》

吴建楠:

我最近接触了很多Z世代的年轻人。他们身上有很多有意思的、不同于前几代人的特质,比如很宅,比较依赖游戏和社交媒体,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些表现的背后与Z世代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和面对的问题相对应。与90后相比,他们大部分人的家庭条件更好,直接接触手机互联网数字时代,父母大多是70后,家庭关系更加民主开放......他们也有那一代面临的问题,比如阶级固化,竞争压力加大,学历贬值,就业问题,养老问题等。这些问题带给他们一种清醒的表象,说他冷漠也好,现实也罢,背后其实都是一种无奈,世界对于这代人的巨大掌控力是前所未有的。

在《Z世代》这件作品中,我加入了我所感受到的这一代的特质。雕塑是一个00后职场女孩,她穿着休闲的衣服,抱着电子产品和猫,坐在办公桌上朝观众吐着舌头,表情无辜。她身旁的电脑屏幕显示着股票的界面,是对当下环境的交代。

开眼 Eyepetizer:
《乡村之爱》系列作品取自《乡村爱情故事》的剧情场景,创作这类流行文化相关题材时,如何维持作品的艺术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乡村之爱》系列作品

吴建楠:

我没有刻意关注艺术性的问题,作品的艺术性更像长期形成的素养,当你看的多了,经验多了,它就成为了你的一种素质和感受。每件作品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偏差,这件可能偏商业,那件可能偏学术,但这条轴心是不变的,所有作品做的都是自己。

开眼 Eyepetizer:
这次展览有使用3D打印技术创作的作品吗?你在数字雕刻和3D打印方面的尝试有怎样的进展?

吴建楠:
数字雕刻的优缺点很明显,优点是比较自由,不受空间和材料的限制,缺点是无法准确地感受到物体在空间中的分量,在电脑里看到的和成品有一些偏差。3D打印技术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从之前材料只能做2D切割,到现在可以打印树脂甚至金属,技术的进步在改变雕塑本身。生产的过程改变了,相对应作品的意义也会有改变。但对我来说,它们都是我根据自己想实现的东西而去选择的相对应的工具。我利用的是技术,而不是把它作为路径。

开眼 Eyepetizer:
未来几年,你打算继续利用数字技术完成创作,还是有其他计划?

吴建楠:

我想尝试将雕塑结合影像、声音甚至文字等平面的东西,这肯定要涉及一些技术方面的方式。作品还是以雕塑为主体,但我想让它带给观者更立体的、多层次的感受,而不仅仅是静止的一个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眼 Eyepetizer:
近几年,你的创作内容开始转向一些社会事件。对于艺术和创作的意义,你的想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吴建楠:
创作的意义对我而言没有改变,它一直是一个出口。我希望自己做这件事是开心的,创作需要自己先做爽。变化的是我的关注点,或我创作的载体。之前创作《纽约地铁》系列时,我更关注自己身边的东西,后来我的注意力转向了社会事件,会关注得更远、更大。这次展览有几件作品,关注点又回到了我自己内心比较主观的感受。关注点的变化是会反复的,以自己为轴心,兴趣点围绕轴心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展览现场作品

开眼 Eyepetizer:
你分享过纽约Con Artist冬季艺术家驻地项目对你产生的影响,除此之外,过去参加的驻地项目还有哪个对你有重要意义?

吴建楠:
2023年我在上海斯沃琪驻地空间参加的项目,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包括工作人员和他们提供的支持、服务,都是我参加过的驻地项目中最专业、最完善的一个。在我结束驻地回到美国后,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又与我联系,他们想带我的作品去威尼斯双年展,希望我出一个方案,这才有了后面的参展。威尼斯双年展算是我的一个小目标,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实现,我还是挺意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眼 Eyepetizer:
你曾提过,自己创作小型作品需40天左右。较长的创作周期对时间规划、执行力、应变能力等都是考验,你有什么建议能分享给相关经验不足的雕塑专业学生?

吴建楠:

雕塑不像绘画那样有那么高的自由度,它更类似于建筑,从开始到最后的每一步都要在一开始想得非常具体,对创作者的执行力也是一个考验。雕塑耗时较长,期间有从平面草稿到三维的转换,也有材料的转变,比如最初的材料可能是泥塑,后来又变成石膏、硅胶。

也正因为这个过程复杂,会有一些变量和偏差出现,有的时候“work makes work”,当你看到新的方向和可能,你要做出选择,是继续按照最初的计划走,还是顺着新的线索去摸索。你也要随时做出选择什么时候该停止。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也是需要理性和感性的结合。

开眼 Eyepetizer:
你还以策展人身份做过几场展览,当时由艺术创作转而尝试展览策划的契机是什么?和艺术家相比,做策展人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吴建楠:
当时身边在美术馆、画廊工作的朋友正好有这个需求,他们希望我利用自己海外的资源,帮他们做一些与美国或我的母校中国美院相关的展览。我不敢称自己为策展人,现在策展好像变成了一个门槛很低的事,并不是找几位艺术家、写几段文字就叫策展。策展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我对它还是心怀敬畏的。在那几场展览中,我只是起到了类似于组织者的作用。

作者 - Roey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