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坊间传闻要发10万亿钱刺激经济。社会对此颇有期待。

关于这钱怎么用,有不少观点,主要观点三种:

第一,发给居民,这样消费就起来了,就像口罩期间的美国。

第二,沿袭过去的模式,“govt”上项目花钱,企业从“郑府”那里赚钱。

第三,把“郑府”欠款还上,就像20年前解决三角债问题。

我认为唯一正确的刺激解是第三项。前提是,不能再借新债还旧债,必须建立好花钱流程控制制度,否则根本没用。这事过去上演过几轮了,债越还越多。

又据LTS消息如下:

中国即将推出1.4万亿美元(约10万亿元)的一项揽子计划,其中包括6万亿用于地方的债务,4万亿元用于房产当然要注意的事情,这不是一年的事情规模,除了三年左右的,所以一年下来,理论上最终是3万亿,预计将于11月8日大会上公布,而且如果是特朗普当选,规模会更大。

2024年10月18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

刚好想起来前几天看到的对清华大学经济专家李稻葵的一个访谈。

在访谈中,除评论目前采取的财政policy等宏观policy外,针对消费者信心和不愿意花钱的问题,李稻葵有一个极为简洁、明确和犀利的回答。

主持人:

大卫,我想谈谈你在上一段中提到的关于policy走向的问题。看起来policy方向终于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了,这可能比我们得到的具体规模更重要。你认为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人民银行、发改委和财政部这种转变?你认为是什么促使了这种转变?

李稻葵:

从根本上说,这是宏观经济的现实。非常简单。每个人都知道地方“govt”是最大的问题,是宏观经济问题的根源。坦白说,它们通常支出占GDP的41%,包括常规支出和基础设施投资。提醒你,家庭消费支出只占GDP的38%。所以当地方“govt”的支出从占GDP的41%缩减到今天的36%——减少了5%——难怪经济会萎缩和收缩。

最终,policy制定者明白了这一点。直到现在,他们一直在推动地方“govt”偿还短期债务,勒紧裤腰带。这么做是疯狂的,轻生式的。这是自己造成的伤害。我已经反对之前的policy2-3年了。最终,正如我们所说,现实比任何学术论点都更有力。现实正在显现,我们的高层决策者正在接受这一点。

解决方案非常简单,因为“central govt”在资产方面确实很富有。我说的是它的净资产状况。它非常高,持有大量盈利股份。他们可以发行债务。所以这是正确的方向,我认为这解决了是否有钱可以花的问题。

主持人:

另一个问题是,这些资金应该如何最好地使用以达到5%的增长目标。你在项目上投资,就能达到5%。现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你认为这些措施、可用的资金以及他们表示将要投资的领域,能否解决消费者信心不足问题?

李稻葵:

是的。让我给你一个简单的答案。地方“govt”已经推迟或延期了大量支付。他们推迟支付给承包商、员工——直接或间接的——有多少钱?占GDP的10%。我自己也对这个巨大的数额感到惊讶。我现在说的是占GDP 10%的延迟支付给各种公司和员工的款项。难怪消费者不愿意花钱——他们根本没有收到钱!

所以这是支出的首要来源。相对而言,不要让地方“govt”做太多基础设施建设。然而,要支付给为你工作的每个人,包括那些在口罩期间为他们辛勤工作的人。付钱给他们。给他们现金。这不仅是履行合同,尊重良好合同精神——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而且也是短期经济刺激。换句话说,最大的经济刺激就是让地方“govt”偿还拖欠公司和员工的款项。就是这样。这一件事——占GDP的10%就在那里,非常简单。

上面是我搬来的材料,我非常赞同李稻葵的说法。

再简单的说一下发钱给居民不行,再延续过去的刺激模式不行。

首先说发钱,这个方案发的钱要么被存起来,“govt”债务转化成居民存款,要么被迅速消耗掉,只能短期刺激一下消费行业,对经济绝无长期支撑作用。

再说,延续过去搞铁路公路基建,新基建。现在与08年相比,真的太过剩了,再搞这些东西既无法创造经济效益,也无法创造社会效益,只能徒增债务,如果花钱流程控制搞不定,只会让债务更多。

把钱还上,企业救活,市场信用修复,自己找出路是正解。

最后,我再贴一张图,与本文关系不大,供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