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孩子到底能不能读国际学校?
即使读了国际学校,他的性格“缺陷”会不会成为短板?怎么融入环境?
做国际教育这几年,我发现很多家长仍然被这个问题困扰。
“I人”国际生的崩溃瞬间
随着MBTI性格测试越来越流行,我们的孩子性格似乎划分成两大清晰的阵营:“E人”和“I人”。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比较有趣的分析。
图 | 小红书@Zzzzzzz
从ENFJ开始,“I人”浓度就已经比较高了。
如此看来,如果孩子读国际学校,即使是“薛定谔的I”,面临某些课堂互动、课外活动、小组作业、社会实践的时候可能也应付不来。
网上流传着大把“国际学校I人劝退帖”。
甚至还有不建议“I人”留学的。
图 | 小红书@川
有同学总结了国际生五大至暗时刻——
1)课堂group pratice你落单了
2)硬挤进一个小组结果还是边缘人
3)小班课上突然要求你发表对文章的看法
4)被问How's your day?
5)已崩溃想去心理咨询,结果发现还要面对面交流
一位中产妈妈曾私信我,跟我大吐苦水:
“成绩挺好,身兼好几门特长,家里也供得起,万事俱备,就是性格太闷!”
传统印象里,读国际学校的孩子都热情、自信、开朗,社交也是一把好手。
很多家长怕孩子适应不了环境,会迫不及待地上压力,刻意“修正”他们的性格。
孩子也因此假装“变E”,努力融入新环境,在面对真实的自己的时候产生割裂感。
我深度探访了多所学校后,发现他们其实是不需要刻意“训练”的——
刚来的时候不爱说话,但是现在我和数学老师成为好朋友了,每次下课都好想找她聊天。
你敢信?从“ISTJ”到“ESTJ”只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
做小组作业的时候,我算是话比较少的,但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角色分工不同啊(拍胸脯)!
本“I人”头铁,在国际学校读了三年了,那咋了,who care?
“I人”进了国际学校
通常有两个成长路径
《性格修正·如何突破你的原生性格》一书里讲到,利用性格类型来定义自我的做法是有误的。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性格。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不是过去经历了什么,而是你未来想成为什么。
性格很“I”的孩子进入国际学校后,通常面临两个成长路径。
一个是“一I到底”,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
就读于汇点美高的Alex就是个很典型的理工男孩。
平日里,他沉默寡言。
但是,如果你跟他谈论计算机语言、人工智能的前身以及未来,他的眼睛里是有光的,可以和你滔滔不绝。
图源 | pexels
学校在发现他的特质后,找来了国内非常出色的计算机语言学家给他“开小灶”。
在这个过程中,Alex创办了聋哑人社团。他跑到医院做聋哑人的导医,一坐就是一下午。
在采访中,他的校长告诉我,Alex总是“深夜教室”的最后一个守门人,很多时候要学到11点以后。
就这样,“内向”的Alex在去年美本放榜时,拿到了一枚上海唯二的MIT录取。
另一个是逐渐变“E”,打破瓶颈,自我突破。
Jessie是上海高腾致远G12在读生,她从体制内学校转轨之前,曾是一个“小透明”,学习成绩普普通通,也不善于展现自己。
直到转入国际学校后,她在老师的鼓励下逐渐袒露内心,慢慢接触学生会的工作,还成功竞选了学生会会长。
图源 | pexels
她变得更自信,也更强大了。
后来,她重新做了MBTI性格测试,发现自己从内向的“I人”,变成了外向的“E人”。
面对这种变化,她自己也表示非常惊讶。
孩子进入国际学校后
为什么性格变了?
在心理学期刊《心理学与衰老》(Psychology and Aging)上,发表过一项人格研究结果。
这项研究始于1950年,当时对苏格兰的1208名14岁儿童进行了人格评估,评定项目包括自信、坚韧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独特性和学习的欲望。
六十多年后,研究人员重新对他们进行了新一轮测试。结果发现,他们在14岁获得的评价和77岁获得的评价,没有相关性。
朋友或亲戚所给出的评价,也和之前截然不同。
图源 | pexels
这项研究的结论是:14岁的你和77岁的你,是完全“不同的人”。
为什么进入国际学校的孩子,能够快速成长为“不同的人”,更好地挖掘到“另一面”呢?
第一,专注长板发展
土耳其有句谚语: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只看到孩子的短处,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教育的短视。
国际学校通常会开设丰富的社团活动,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总能找到适合孩子的那一项。
从学校的培养视角出发,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分为被放对位置和放错位置。
第二,自我定位清晰
打个比方,国际学校选课,到底是选A-level、IB还是AP?
绝大多数家庭的选择,都是和孩子做了充分沟通的,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图源 | pexels
前两天,我和一个一梯队国际学校在读的孩子聊天,问到:“IB课程相对比较难,你为什么要选择呢?”
他说:“我比较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这个孩子刚刚15岁。
第三,忽视干扰信息
《天才假象》一书提到,能在赛场上发挥出卓越表现的、成绩最好的运动员,都有一种特质:只想着怎么获胜,不去想输的可能性。
即使上个月连输了两场,再次站在赛场上的时候,他们依然相信自己能赢。
而国际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内核,忽视消极的干扰信息,从而达成目标。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意识到,性格是不被“定义”的,会随着环境、文化、阅历而不断流动。
毕竟人生从不设限。
如何给孩子做教育规划
选择适合的升学之路
覆盖全龄段热门学校
大咖嘉宾莅临宣讲,直击教育难题
学校校长、老师亲临现场答疑
参加学校开放日、考试登记
更有入学考情、升学资料、攻略领取..
长按识别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