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言商业观察
未来,还在来的路上。
丨翼言团队
丨全文2760字,阅读时长约7分钟
上周,科大讯飞召开全球1024开发者节,除了按惯例更新大模型,还重点展示了一系列AI硬件,包括多语种AI翻译透明屏、协助政务机构办公的星火智办一体机、能够测试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效果的VIAS评测机器人等。
对此,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AI应用正进入场景化的深水区,要把技术和应用场景、人文关怀更深入地进行对接。”
事实上,不止科大讯飞,2024年以来,诸多科技公司都开始加码AI硬件。
比如,2024联想创新世界大会,联想智能设备总裁Luca Rossi透露,迄今为止,联想一共推出了超过60款AI产品。
10月10日,字节跳动也推出了AI智能体耳机 Ola Friend。
狂卷大模型一年之后,2024年,AI的风吹热了硬件市场。
大模型商业化止步不前,AI卷向硬件
随着ChatGPT爆火,全球的科技公司纷纷加码AI技术,生怕错过AI时代的“船票”。
然而,这些先行者们也很快意识到,AI技术并不如想象般“丰满”,“骨感”和疲态也很快显现。
众所周知,AI大模型的能力与数据量呈正相关,训练数据越多、质量越高,AI大模型的能力越强。然而,AI大模型的能力不可能无止境上探,因为随着诸多科技公司纷纷展开AI技术训练“军备赛”,互联网上的公开数据即将消耗殆尽。
调研公司Epoch AI预测,预计2026年前,机器学习数据集将耗尽所有“高质量语言数据”,2028年,互联网上所有高质量的文本数据都将被使用完毕。
缺乏增量数据,决定了大部分科技公司的AI大模型即将触及能力天花板。接下来,市面上或将出现诸多同质化的AI大模型产品。
另一方面,尽管自从加码AI技术后,科技公司就致力于探索AI商业闭环,但由于AI技术上游研发费用过高,而下游对话式AI产品能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又十分有限,难以策动用户付费。凡此种种,决定了大部分科技公司的AI业务都处于、且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以OpenAI为例,尽管其是AI领域的“领头羊”,拥有领先的ChatGPT产品,但却迟迟难以回正现金流。Open AI披露的数据显示,预计2026年,公司亏损将达140亿美元,是2024年预期亏损的三倍;预计2023年-2028年,公司总亏损将达440亿美元。
显然,目前诸多科技公司都面临AI能力触及瓶颈,以及下游AI产品商业化止步不前的挑战。
过去几年,以Open AI为代表的诸多科技公司的AI产品主要以Web或App的形式,基于对话提供相关生成式AI服务/产品。虽然自然语义对话相较此前机械式的问答进步明显,但诸多科技公司亏损,也从侧面说明,对话式的AI服务/产品,缺乏商业想象力。
有鉴于PC、智能手机都是伴随着硬件形态革新,才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为了尽快打开AI技术的想象空间,一众科技公司自然需要围绕用户的使用场景,进行更多硬件层面的尝试。
AI硬件层出不穷,手机、耳机纷纷AI化
如上所述,2024年以来,科技行业的一大趋势,就是“万物皆可AI”,不论是产品形态已经高度成熟的PC、智能手机,还是相对边缘化的耳机、AR眼镜等硬件,均开始融入AI技术。
比如,近期,在手机行业,伴随着联发科和高通更新全新的移动旗舰平台,vivo、OPPO、荣耀等旗舰手机产品共同的卖点,均为AI。其中,荣耀Magic 7将首发搭载荣耀 AI Agent,可以实现一句话点咖啡、一句话取消订阅等功能。
对此,荣耀CEO赵明宣称,“在AI方面,我们坚定不移地打造手机的‘自动驾驶’。智慧化体验上,所有的厂商都没办法和荣耀进行对比和竞争,在这个方面我们甩开了所有的厂家。”
由于可以提供更多差异化的功能,AI手机确实蕴含着巨大的红利。IDC披露的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后,AI手机的出货量将飞速攀升,2027年中国市场的出货量达1.5亿部,市场份额达51.9%。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科技公司都有现成的PC、智能手机等堪称大众计算平台的硬件,为了避免和传统硬件巨头硬碰硬,也有一部分公司致力于让AI赋能相对边缘化的硬件。
比如,2024年10月10日,字节跳动豆包推出首款AI智能体耳机Ola Friend,接入豆包大模型,并与豆包App深度融合,售价1199元。用户佩戴Ola Friend后,无需打开手机,即可通过语音唤起豆包进行对话,实现信息查询、旅游出行、英语学习等功能。
无独有偶,2023年9月,影目科技推出的轻量级无线AR眼镜INMO Go也接入了AI大语言模型,可提供实时语音翻译、AI百科、外语陪练等功能,并将这些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中,售价1799元。
归根结底,尽管近年来的AI硬件形态各异,但这些产品的底层逻辑高度趋同,即通过应用AI技术,拓宽终端的能力边界,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尚不具备革命性,诸多AI硬件昙花一现
尽管2024年以来,AI硬件层出不穷,但遗憾的是,目前不论是全新形态的AI产品,还是AI化的传统设备,均未能成功打开市场。
比如,过去一年,初创公司Humane和Rabbit先后发布了便携AI设备AI Pin和Rabbit R1,此二者均高度依赖云端算力,可通过投屏、可旋转摄像头、滚轮按钮等方式交互,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随身AI体验。
尽管形态和交互都极为新颖,但由于技术不成熟,AI Pin、Rabbit R1等便携AI设备使用时极易出现反应迟钝、过热、断联等问题,市场表现并不理想。
The Verge援引内部消息称,2024年 5月- 8 月,AI Pin的退货数量超过了新增购买量。Rabbit创始人吕骋接受Fast Company采访时也透露,Rabbit R1的日活跃用户仅为5000左右。
事实上,不止AI Pin、Rabbit R1等形态新颖的AI硬件市场反馈不佳,诸多融入AI技术的传统设备也迟迟难以焕发第二春。
以手机为例,自2023年初诸多智能手机厂商发力AI技术以来,AI手机已发展近两年时间,市面上的AI手机已琳琅满目。Counterpoint Research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具备Gen AI功能的手机型号超30个。
然而,AI手机层出不穷,并未带动手机行业走出低谷。IDC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2.71亿部,同比下滑5.0%。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6770万部,同比基本持平。
总之,目前诸多AI硬件惨淡的市场表现,都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虽然AI技术蕴含着巨大的想象力,但目前尚未出现能被市场充分认可的产品。
这或许是因为大部分AI硬件都没有给消费者带来革命性的使用体验。以AI手机为例,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认为,“目前发布的号称AI手机的都是AI Feature手机,也就是用AI的技术做了一些AI功能。”
事实确实如此。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AI手机只是增加了诸如AI消除、AI搜索、AI对话等。然而,这些功能之于手机,只能说聊胜于无,很难像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时那样,给用户带来颠覆性的体验,AI手机的销量自然乏善可陈。
不过,翼言也记得,2023年12月《经济学人》一篇名为《拖拉机与马对生成式AI的启示》的文章认为,如今的生成式AI就像当年拖拉机刚发明的时候。拖拉机被发明后,并未立刻革新农业生产,而是在普及橡胶轮、升降杆等相关技术的几十年后,才逐渐淘汰牛马等原始的生产工具。
故此,翼言认为,AI硬件是未来,但这个未来何时能来,还要取决于与高频、刚需场景的适配,取决于技术成熟度、市场接受度等相关因素。
当前这些基于生成式AI的AI硬件,或可视作刚被发明出来的拖拉机,虽然问世之初不被看好甚至饱受质疑,但假以时日,一定会显现其价值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