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之奇才”、“教授之精英”,著名学者栾栋教授于2023年2月19日逝世,享年70岁。2024年10月29日(农历九月二十七)栾栋教授遗骨入土,他的学生李培蕾于10月30日在《子长文艺》发文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栾栋教授

深切缅怀吾师栾栋教授

恩师栾栋教授2023年2月19日(农历正月二十九)17点30分病逝于浙江绍兴,每念及相识相处16载,受教的点滴分毫,诚敬爱之、缅怀之!“师父”的称呼,出现于唐,即将“师”作“父”一般的敬重,予我心悸谓之尤甚。

一、尘世佛缘

梅里雪山 摄于2007年7月25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7年7月29日下午,我到云南德钦梅里雪山旅行返回延安的次日,陪同姐夫游览钟山石窟(佛教教义表达在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行至大雄宝殿释迦摩尼佛祖像正前,见邻居栾杰叔陪同一长者,衣着朴实、行稳步健、面如冠玉、神采斐然,端详赏析着四方石刻神佛雕像,此时心头灵光:“长者莫非就是蜚声子长的大学者栾栋教授,从我记事起,他就是子长人百口同声做学问的巅峰”。文表胡栾二公(胡瑗[993—1059年],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武彰十大将军,佛祖像前,更觉肃然起敬。

陕西省子长市钟山石窟大雄宝殿 摄于2024年10月29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间事总是冥冥之中巧妙到宛若天成、毫厘不差,回家后喜闻父亲通过栾杰叔邀请到栾栋教授晚上来小院品茶,那一年我在长安大学土木工程系读大三,这次聊天囊括了贝聿铭与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空间布局和巧夺天工,台湾淡江大学和文学归化论、文学归藏论,研读经典与《史记》、《淮南子》,司马迁祠与韩城地脉,跨学科文理并重与格物致知,铺天新颖与独到视角伴随陕北盛夏的清风,那一夜令人入木三分、醍醐灌顶,自此与老师结缘,自那以后立志走遍老师着重提及过的地方。

苏州博物馆 摄于2007年5月7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五年“书童”

直至2011年的每年暑期,荣幸作为老师身边的“书童”并成为“入室关门弟子”,陪同在陕走亲访友、游览名胜。因我是农历二月二日出生,乳名“龙龙”,老师言:“潜龙勿用,且须懂得藏隐”,故赐名“茏茏”。2008年登高龙虎山巅远眺安定塔所在山峁,老师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期待,龙虎山形似北斗七星,山下就是瓦窑堡会议旧址,我们子长是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就是中华民族扭转乾坤的承载”。

与栾栋教授在子长龙虎山 摄于2009年7月29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9年8月要从栾家坪开车到西安,下着中雨,老师开着车窗,望向送别的妹妹道:“快点回去,爸爸在哭泣、妈妈在掉眼泪”,此情景联想千千万为国育才、著书立说的海内外游子们,不能床前尽孝也是人间大爱、实属无奈。次日陪同老师到西安未央区看望他的姑姑,其姑父是1927年入党并于1967年“文革”被迫害的烈士刘昌汉,曾任刘家峡水电站工作组组长、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返程途中老师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成事需天时地利人和,保护自己,才能更大作为”。我能深切感受到言语中流露的惋惜。

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水电站炳灵寺黄河入库口 摄于2011年9月2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栾栋教授于陕北包茂高速返程途中 摄于2010年8月11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0年8月陪同老师到曲江池遗址公园,路过小寨东路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老师说:“好多年前和张锦秋先生就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方案有过交流,提的意见是规模再大一些会更贴合历史,现在看来确实小了一些”,时至今日再看就更显小了,若不然“秦汉馆”的遥相呼应也是无奈之举。

陕西历史博物馆 摄于2009年10月23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1年7月陪同老师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散步,行至含元殿基址,诵读唐代刘禹锡《乌衣巷》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古人讲,万家灯火阖家团圆安居乐业便是一景。老人归山,黄金入库,我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大事”。随着老师父母的相继离世,往后再也没回陕北老家了。

栾栋教授在唐大明宫含元殿基址 摄于2011年7月22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五年,我经历了跨专业考研至长安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硕士,按老师开具书单阅读《周易》、《老子解读》、《菊与刀》等典籍,在子长老家面对面聆听了《人才学》、《谋略学》、《櫽栝学》等3门数十篇老师的自编课程,藉此也萌生了进一步攻读中文系博士的念头,便利用闲暇时间阅读《感性学发微》、《美学原理》、《人文学概论》、《东西方比较文学史》、《跨文化交际学》等参考书,将一本数百页的英语词典翻到褶皱,终于2012年初收到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比较文化研究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并在老师指导下通过《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契合性研究》申请到了广东省青年创新人才培植课题。

三、平生遗憾

人步入社会之后更能感触到凡事不一定心想事成,频繁的广州西安往返令人疲惫,加之工作不能兼顾于2014年9月在学校办理了肄业手续。道别时老师说:“不要遗憾,文凭只是门槛,你永远是我的学生”。其实我的遗憾并非学历,而是受教于他那浩瀚广博、戛戛独造的学识,好似观世音菩萨的玉净瓶,又好似菩提祖师的灵台斜月,更因不能常伴谦逊温润、朴实求真的大家风范!

携妻赴广州颐和山庄看望栾栋教授 摄于2017年4月8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17年4月,与媳妇贺媛专程赴广州邀请老师来陕参加婚礼,他将一套精美茶具赠予并表达了美好祝愿,和师母请我们到颐和山庄所在的白云山颐天阁用餐,只是因声带多次手术需调理未能来西安,至今仍觉得遗憾!

当然了,从2007年与老师结缘以来的逢年过节,都要发送信息祈福安好,遇有困难老师更是会最快的帮忙解答释疑,譬如2022年1月7日,我请老师为西安市近几十年来城改领域赫赫有名的13宗安置地命名提点建议,他次日回复并注释高维,如今看来亦是画龙点睛、妙笔生花,“沣字头”,“采林和明沣雅颂、沣华璟然尚美笙”。这些年每当我想南下广州看望都被他婉拒,总担心给我添麻烦。2023年4月27日,借单位组织在深圳华为总部培训的机会,到广州老师家中祭拜,看到那熟悉的家具陈设和紫砂小壶,阴阳两隔,悲凉如斯,昔日白云山下商贾人士云集、孩童露天戏水的五星级花园式颐和大酒店,三年疫情已然凋敝。

广州颐和山庄一隅摄于2023年4月27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高山仰止

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祠 摄于2008年3月1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栾栋教授是陕西省子长市栾家坪人,出生于1953年1月27日,少年时期就怀远大抱负和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和家乡,从那时起,就开始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为日后的学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听年长的老乡讲,老师天赋极高且吃苦耐劳,“文革”在生产队劳动期间,每天中午都不休息,用捡来的废罐头铁皮盒装些泥水做墨,在柴棍上绑些棉花当笔,在院里石床练习书法,他毛笔字写的俊秀自如。老师拥有标准男中音的嗓音,唱歌、朗诵水平均属一流。

老师1972年毕业于子长中学,在下十里铺中学任教,1974年,作为工农兵学员经地方推荐到西安外国语学院德法西语系读大学(大学期间每日早餐后带两个馒头夹咸菜以备中午饭,课程之外整天图书馆读书笔记直至下班),由于学习特别优异,老师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考取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文心雕龙》专家寇效信先生,198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研究班,1982年获西北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1983年考取了法国政府奖学金,曾在弗朗什-孔泰大学历史研究中心进修历史文献编纂学,次年到巴黎索邦第一大学哲学系(华商报曾以《放牛娃当上了留学生》为题专门报道老师边放牛边读书的刻苦求学事迹),师从著名的美学家和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专家奥利维•耶•莱芜达隆先生,获得法国人文科学国家博士学位(原计划两个小时的国家博士论文答辩延长为四个半小时,足见评委[著名哲学、美学、文艺学专家]们对其论文和辩才的赏识),这是法国特有的最高学位(法国1984年的教育改革取消了这种不便与世界各大学交流的“博中之博”的学位),也是历史上文科类唯一获得该学位的中国学者。1992年获法国教育部高级职称资格证书(编号:9221805291),法国新闻传媒学院兼职教授,曾协助索邦第一大学奥利维•耶•莱芜达隆教授指导文史哲综合班跨学科博士生。上世纪80年代,曾在法国作为留学生代表受到了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接见并彻夜长谈,道别时李先念评价为:“先生当以国士待之!”

栾栋教授先后在法国的十几所大学选修著名教授的精华课程,对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现当代哲学、美学和文艺学用力勤奋,造诣深厚。做学问一重功夫二重方法,故长期潜心思想方法论研究,在中西美学方法论的比较方面颇有见地。此外他还自修了人类文明发展史、艺术考古学等课程,并对自然科学的突破性成果抱有浓厚的兴趣,其渊博的学识常常使西方的对话者 吃惊。

古人云:“士先器识而后文章。”栾栋教授正是以独到的眼光进行长远的学术设计。他对每一步、每一段时间都有严格的安排。从学制上讲,他有目的地经历了法文系—中文系—哲学系的突破;在知识结构方面,他有计划地实行古今中外文史哲的融通;从学术重心上来说,他紧紧抓住文艺学—美学—哲学这条主线;在治学日程上,他有非常严谨的规划,出国伊始,便制订了3—6—9的求学方案:即3年了解西学梗概,6年入其内囊,9年取其精神,而他在西方一住11年,多住了两年,专门对西方社会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察,以便为今后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在资料建设方面,他节衣缩食,筹资购买了大量珍贵书籍,先后带回十八箱成套的哲学、美学、文艺学原版著作。在留学人员当中爱书买书者不少,但是像栾栋博士这样求学若渴、嗜书如命者真不多见。在求学的根本目的上,他更高风亮节,一旦完成预定学习计划,毫不犹豫地负笈归来报效祖国。

感受中央号召,老师于1994年学成归国,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人文研究所所长,省高职评审委员会语文组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教育部社科司学术成果通信评委,台湾辅仁大学、东海大学客座教授。2000年起执教华南师范大学,被广东省确认为留学回国高级人才。2004年受聘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二级教授,云山资深教授,任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代文学、法国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等方向博士生导师,期间多次被邀赴台湾大学讲学,2018至2023年,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兼任特聘教授。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和全国模范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华华看望栾栋教授 摄于2009年9月9日

十多年前有次与老师交流也问询过他,为何没入仕途,按理他有着极其丰厚的政治资源,老师出生中医世家,同宗族1931年即入党的“铁匠县长”栾成功更是“陕北元老”,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其父栾耀华从瓦窑堡步行至延安,曾救治过中共元老宋平(今107岁高龄),更听父亲提及老师的两位高中同学郝飚(曾任延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和樊高林(曾任延安市政协主席)在延安亦是德高望重,老师一生都践行了那句“誓将此生铸黄钟,欲栽大木柱长天”。

老师先后经历过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编纂学、哲学四大学科的科班培训,在文史融通、文史哲各领域均有很深造诣和开创性成就,学界称之为“会通式教授”、名副其实的复合型学者。他治学以勤奋著称,学贯中西,术修多科,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教书以严谨严格出名,“传道、授业、解惑”一丝不苟、无私奉献。先后开设了会通文史哲、勾兑中西学的17门创新课程,深受学生称道。其教学大旨可用16个字概括:“敦厚人品,激励原创,拒绝平庸,避俗避熟”。他的《文史哲学》课程有如下警句:“知耻知愚是真知,不像不随非违师。天地良心恒为守,万古千秋最惜时。”其格局于此可知。他的《人文学举要》讲义有如下箴言:“卓识方大器,博浩乃兼容。道德通文章,取精可用宏。”其气象于此可见。

先生为人师表,著作等身,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教育和学术研究事业。先生在西北大学完成文艺学硕士论文《马克思劳动学说的美学意义》,在法国完成国家博士论文Ontologie esthétique(《审美本体论》);先后在国内外出版《美学的钥匙》、《艺苑散步》、《感性学发微》、《文学通化论》等多种学术专著,其中《文学通化论》集中体现了先生贯通文史哲艺科、熔铸古今中外的学术思想,可媲美予《文心雕龙》,当为其传世杰作;译著有《美学》(德尼斯·于斯曼著)、《黑格尔与黑格尔主义》(雅克·敦德著)等3种;另在《中国社会科学》、《国外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世界哲学》、《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法国研究》、Inharmonique、Promethee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先生还曾主持法国课题“20世纪人文主潮研究”、广东省211重大工程“人文学中心建设”等10多项,并主持完成中华学术外译《中华美学精神》的法文翻译项目(2019-2022),该译著在加拿大Royalcollins出版发行。这些著作转载率高,多次获奖。先生被国内外有关专家视为“博士之奇才”,“教授之精英”。十年前曾在北京大学有一次关于文学评论的学术研讨会,彼时大咖云集,席间有人感慨“我们国家一千五百多年来再未出像刘勰可著《文心雕龙》这样的大家”,有人道:“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栾栋教授可谓中国当代刘勰”。

老师桃李满天下,且大多已是社会中坚,199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共培养博士后2名:孙雪霞、王焱;博士研究生38名:陈一平、孙雪霞、何光顺、赵楠、吴桂美、李祥伟、马利红、张静、田蔚、叶祖帅、韩水仙、潘峰、袁兆文、夏多多、杨劼、章晓宇、李亚旭、孔莉姮、雷晓敏、方迎生、张峰、程泽明、国佳、李培蕾、蒙霖、沈永英、翟文颖、张璐、李志颖、吴珊、陈可唯、刘燕、王夏、罗映琪、刘峥、林许洋、肖源、李安恒;硕士研究生15名:穆亚一、刘旭光、陈迎年、黄文前、张雪芹、何光顺、袁兆文、陈晓清、陈先明、王媛、梁冠蓝、丁勇勃、潘润娇、夏多多、肖若晖。

五、化为星斗

遵栾栋教授遗嘱魂归故里再览高柏山 摄于2024年10月26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栾老师生前好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徐真华先生评价:“先生性格秉真,对学界的营营苟苟十分不齿。先生博学笃行,求源创新,是我国新人文学研究的主要开创者。融通式的学习、积累与研究,使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西方哲学、美学领域都留下令人敬佩的传世之作,他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文学评论》、《哲学与文化》、《Promethee》等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也广受赞誉。近作《文学通化论》当是先生最具代表性的黄钟大吕!”

归山入库 摄于2024年10月29日晨6: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零二三年农历二 月以来,此事一直挂怀不得心安,遵从老师生前遗嘱不要任何形式的追悼活动,逢2024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二十三)魂归故里、10月26日(农历九月二十四)遵遗嘱再览高柏山(古文记载黄帝真身陵墓所在)、10月29日(农历九月二十七)遗骨入土之际撰写此文,敬谢师母、老师生前至交好友、同门连理斧正别裁!落落乾坤大布衣,四海无人对夕阳!先生不朽,祈愿安息!诚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许金龙先生说:“栾老师化为星斗,照耀我们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远的学生:李培蕾

2024年10月30日

栾栋教授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栾栋,1953年1月出生于子长县栾家坪中心社区栾家坪村。1972年毕业于子长中学,先后在国内外七所大学求学访学,六所大学执教,获中国文学硕士、历史编纂学进修证书、法国人文科学国家博士学位。1992年获法国教育部高级职称资格证书,作为合作导师协助索邦第一大学莱芜达隆教授指导文史哲综合班跨学科博士生。1994年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人文研究所所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起执教岭南,被广东省确认为留学回国高级人才,任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获全国模范教师。

栾栋在法国求学执教的11年,奠定了扎实的西学功底。既重视科班培养,又看好淹贯研究,学兼中西,术修多科,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文史哲融通方面用功甚勤。主持参与国内外课题八项,出版专著和译著七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文学评论》和《国外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哲学、美学、文艺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史学和语言学等方面的论文100多篇。

先后开设会通文史哲、勾兑中西学的创新课程17门,敦厚人品,激励原创,拒绝平庸,避俗避热,学生受益良多。他曾有言:“知耻知愚是真知,不像不随非违师。天地良心恒为守,万古千秋最惜时。”“卓识方大器,博浩乃兼容。道德通文章,取精可用宏。”其格局和气象于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