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动中国”好像突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以前我们看得热泪盈眶的,是那些在生活中默默坚持的小人物,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的心被真实触动。
可是现在,出现在节目里的大多是一些“成功人士”:科学家、明星、运动员,他们本来就已经有无限的光环,为什么还要登上这个舞台?
评选的标准越来越“高大上”,“成功”似乎成了唯一衡量感动的尺度。
感动中国,真的还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关吗?
01
现在的舞台上,我们似乎很难再看到那些不求名利、默默奉献的平凡人。
你还记得白方礼老人吗?
为了资助贫困学生,一个破旧的三轮车载着他跑遍了整个天津街头,屹立在风雨里一干就是几十年。
丛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没停下为别人募捐的脚步。
这种震撼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少成就,而是因为他们的无私——甚至牺牲了自己,换来其他人生活中的一点光亮。
相比这些,这两年感动中国的舞台上,更多出现的是那些已经光芒四射的“成功者”:奥运冠军、影视明星。
毫无疑问,他们的成绩辉煌,甚至令人佩服,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是的,普通人的真实与狂野,那些不被关注的英雄,他们才承载着属于所有人的温情,而不仅仅是荣耀的一面。
可惜的是,越来越多的平凡英雄,却悄无声息地不见了。
02
我们活在一个愈发功利化的时代。
科学家、演员、运动员等精英人物,因其巨大的社会知名度和成就受到广泛关注,这让节目自然而然地对他们倾斜。
毕竟,媒体需要流量,关注度高的人物自然能吸引更多观众。
至于感动?
有时可能只变成了一种商业逻辑下的附加值,我们被告知要感动,而不是自发感动。
你看,体育明星站在领奖台上,我们已经为他们欢呼了无数次,而再上一档“感动中国”,其实不过是旧话重提。
可是,这样的感动,真的打动了你我的内心吗?
这种“成功感动”,会不会已经变得遥远了?
当感动必须要通过包装、渲染来制造出来,它还能像一场平凡的善举那样直击我们的心吗?
03
疫情塑造了截然不同的“感动”场景。
还记得那些在凌晨穿梭在街头的医护人员吗?
他们冒着极大的个人风险,为了抗击病毒,不惜连续几天甚至几周不回家;一些护士的手因为长期佩戴手套被硌得皲裂,医生的脸上也被防护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痕。
但没有人因为困难而退缩,他们只是默默工作。
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守在社区大门的志愿者们,每天排查进出,发放口罩,其他时候无人知晓,病毒来临他们就在。
还有,外卖小哥,你可能见过他在冰天雪地里佝偻着身子躲开寒风,穿着湿漉漉的雨衣穿梭于空荡荡的街头,只为了确保大家在封锁期间依然能吃上一顿热饭。
这种贴近的生活画面,直击心灵,不需要宏大的修辞,也无需额外的包装。
因为,这就是一个你、我,他的现实,为了活着、为了大家能够活得更好。
这些故事的真实感,来自于他们的切实存在。
让我们意识到,真正让社会运转的不是“光鲜亮丽”的英雄,而是这群默默无闻的人。
我觉得,感动就在这儿,发生在我们身边。
04
“感动”其实从来就不该被精细地划定,无论是职业、成就,还是社会地位。
感动中国这个平台,本来的使命就是告诉我们,不是站在金字塔顶的人才值得称颂,而是那些甘于奉献、守护善良的普通人。
谁说平凡没有力量?
正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可能一辈子平平淡淡,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才格外真实有力。
这种感动,不炫目,但却持久。
推动着每个人,从自己的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中汲取意义,这不正是感动中国最初的意图么?
05
感动,其实从一开始,就不该是高高在上的。
它源自我们身边的点滴善举,来自普通人那些微不足道却无比温暖的行动。
《感动中国》创办时的初衷,也是要呈现这种贴近生活的真实,而非被精心包装的“伟大”。
现在,我们期待能回到那个更简单、更真实的时代——多关注脚踏实地的平凡人,他们才是真正支撑起这个社会的脊梁。
为什么不能让那些容易被遗忘的平民英雄,重新站在舞台中央呢?
他们无名,但每一个小故事,都曾点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没有辉煌的头衔,但他们的善良、责任感,这些才是我们应该向往的品质。
让感动回归本真吧,不再需要那么复杂!
用最基层的故事引发人们心灵的共鸣,比任何华丽的宣讲都更有力量。
感动中国的舞台,应该留给那些以善意改变周围环境的人,而不仅仅是为那些遥不可及的“成功故事”喝彩。
每个人身边的平凡英雄,才能真正打动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