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漆器艺术不仅是中国的瑰宝,也是连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自古以来,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漆器艺术传入西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不仅丰富了漆器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近日,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共同主办,上海漆艺博物馆协办的"漆彩华章——中国漆器文化艺术特展"亮相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通过讲述中西方贸易文化中漆艺的历史发展和交流融合,结合实物展示多元化漆艺制作工艺、工艺技法以及精美的艺术作品,重叙漆艺的前世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量偌大的宋代青龙镇繁华图,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一件展品,曾于2021年被评定为上海市第五批工艺美术精品,荣获长三角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沿用传统的大漆、桐油、猪血、麻布、矿物颜料、熟石灰、瓦灰等天然材料,运用浅刻、深刻、细刻、刮刻、跳刻、点刻等海派刻漆手法制作,表现了宋代青龙镇熙熙攘攘的盛景。画面总共刻画了423个姿态各异的人物。

展出的《二十四节气》脱胎大漆百宝镶嵌雕填盘,则是仿宫廷工艺"燕京八绝"的代表性作品,以二十四节、喜庆中华盛世为题材,展现出中华脱胎漆器的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汪荣明表示,期待通过展览搭起一座贯通古今、联接中外的文化桥梁,服务广大师生和市民朋友了解中华传统漆器艺术,感受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体会贸易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上经贸大"力量。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善威表示,同济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迄今已举办14期,凝练出"非遗+设计+生活"的研培理念。多年来,同济大学在非遗领域持续深耕,积极助推非遗作品的创新设计和产品转化,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引领非遗的创新转化和活态传承贡献力量。同济大学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学府,都肩负着培养下一代文化传承者的重任。虽然两所高校是初次合作办展,但相信以此为契机,为将来的长期合作,为未来的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漆艺博物馆馆长、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师军指出,海派漆器根植于吴越文化,源于扬州,流于上海,既结合了中西文化元素的韵味,也兼容了传统与现代文明的优雅。此次展览从保护传承的实践、能力、环境为出发点,以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为着力点。 作为从事上海漆器制作领域40余载的收藏家与非遗传承人,他表示自己始终怀揣着对漆艺的热爱与敬畏,致力于漆艺文化的研究与传承。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月,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地领略漆器的独特之美,感受到漆艺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共同见证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结合学校的历史底蕴和办学理念,依托博物馆等载体持续打造特色文化育人平台,始终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积极贡献力量。在新起点上,在加快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类大学进程中,学校将以丰富多彩的特色展览为桥梁,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历史研究、社会教育、文化传播、公共服务功能,使博物馆成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往的文化艺术宝藏,为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范昕

文:范昕 图:展览现场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