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西坡

昨天读《人物》关于脱口秀演员刘仁铖的报道,有一个细节让我浮想联翩:‍

……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那是2017年5月21日,他站在这所985学府,突然感到铺天盖地而来的自卑。「你看到每一个人,都是人中龙凤,都比你在应试教育上强非常多。」他对自己说。他没读过大学,他籍贯是铝合金门窗之乡江西安义,父母是做门窗生意的,亲戚们是做门窗的,此时的他也是做门窗的。

我为什么感慨呢,我不是做脱口秀的,我也不是做门窗。事实上,我站在他的羡慕目光的另一头,准确的说,我曾经站在那里。我不是浙大的,略往北一点,P大。我心里有个声音自动冒了出来,这有什么好自卑的呢,你的搞笑天赋比他们的应试天赋实用多了。当然,那时候他的搞笑天赋还没转化成谋生技能。

是“人中龙凤”这个词戳到了我。传说中,鲤鱼跃过龙门就变成龙了,传说里没说龙还会再变回鲤鱼。现实是,“人中龙凤”只是很短暂的状态,而享受过这个状态对人的一生成长来说,真不一定是好事。拿我自己来说,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就发现自己一下子不会腾云驾雾了。户口都要迁回原籍。你就会发现,过去四年天南海北出身各异的同学,只是偶然凑到一起,参加了一场party而已。

我这么说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我知道没有多少人会跟我共情。我自己也说过,上过名校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名校祛魅了。就是这个祛魅的感觉,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但这个事情的另一面就是,后面的很多事情你只能怪你自己了。没考上大学的人可以想,我当初要是上了大学,命运可能就不一样了。上了普通大学的会想,我要是上了名牌大学,命运可能就不一样了。我们这些从鱼变龙又变回鱼的人,就没办法这么想了。你要是再去找父母的茬,那就太占便宜没够了。

当你发现,别人求而不得的东西,你得到之后发现也不过如此,这种感觉是很奇怪的。

但我在读刘仁铖的经历时,我意识到,名校光环对我们这些应试成功者的帮助可能没那么大,但是它对刘仁铖们的伤害是真实而严重的。不光是名校,就连我们这些“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打压他们的道具。想起小时候有一回在村里打架,当时我刚上初中,那个孩子小学毕业就辍学了,只听他一边动手一边喊,上初中了不起啊,上初中了不起啊。他还不知道他的是谁。

我想着想着,突然发现了一个横亘在眼前的巨大事实:我们社会的日常状态就是,所有人打压所有人。

我一路走来,可能在无形中打压过许许多多人,我只是没意识到而已。我记住的只是自己被人打压的时刻。你想,我都上P大了,还能被人打压,那其他人得被打压成什么样。在职场中,我被人问过最多的与P大有关的一句话是,你们P大的也干这个啊。瞧瞧,这什么话。把德不配位这个成语改造一下,这就是位不配校。其实到最后我也没闹清楚,到底得到什么位,才能配这个校。反正我离开最后一份工作,变身星巴克悟道者之后,就没人再这么问我了。我不工作总可以了吧。好像真可以,从心理上讲,不工作跟P大更加搭配一点。这杯美式,如你所愿。

我想说的是,没考上大学的同学不用悲伤,不用心急,你可以等我们毕业之后再来嘲笑我们。

总之,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回旋镖满天飞的世界,总有几支会扎到你。以我的经历,我不太相信有谁没经历过打压。

在所有人打压所有人的环境里,游戏规则就是不要赞美,赞美你就输了;制胜技巧就是进入房间之后,迅速找到人多的那边。人多就是胜利。一群人都结婚了,就一个没结婚,那么在这个场子里,所有结婚的都是赢家,你别管我回家打不打架,就说你为什么不结婚,父母替你发多大愁啊,是不是光顾着一个人享受了?只是举个例子,依此类推。

还有一个高阶技巧,就是虚空索牌。说是高阶技巧,其实已经人人必备,入脑入心了。每个人都有一副隐形牌,不管你出什么,他都可以从嘴里掏出一张更大的压上你。网上有个“学历挨骂对照表”,当你对自身学历不满意的时候,可以找来看看,你会发现没有一种学历是可以免于被打压的。当然,我们还可以循例制作房子挨骂对照表,车子挨骂对照表,兴趣挨骂对照表等等。

仔细想想,一点都不好笑,因为很多人就活在一条条鄙视链里边。后果就是,每个人所处的位置都是不安全的,大多数人都羞于谈论自己的生活,而乐于去打压别人的生活。我们社会的许多戾气,其实源于这样一种扭曲的文化结构。你不知道自己得混成什么样,才可以坦荡地谈论自己。即便那些真的“混出来”的人,又有几个是从自己的生活本身得到的乐趣呢?终身活在别人的羡慕妒忌里头,也是一种悲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