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加入)

专栏作者:雷子歆

在宁支教的语言学人。连江/长乐口音混合体,试图探索让语言更有趣的另一面。

△ 配音真鸟囝 | 陈明智

(小提示:点击文中 蓝色图标 ,可跳转福州话字词释义及读音)

趁着国庆假期,我从支教地回了一趟福州。妈妈欢天喜地地喊上了亲戚来家里,打算张罗一桌子菜给我接风。亲戚一多,“熊孩子”自然也不少。我的表弟表妹正是幼升小的调皮年纪,用福州话来说就是“桌悬讨侬嫌”,长到桌子那么高的孩子最顽皮了——两个小孩儿进门后就上蹿下跳闹个没完,把我妈和阿姨愁得不行。

在厨房正洗着碗,又听见我妈在喊:“别把姐姐的玩偶丢到地上,姐姐要生气啦!”我立刻配合地探出脑袋,摆起我初为人师的严肃表情,冷冷地说:“汝两只介楞蛏看囇(你们两个再调皮捣蛋看看)?马上坐好!”大概是这副平时用来吓唬高中生的表情对于小朋友来说还挺有威慑力,也可能是印象里好说话的姐姐变脸得实在太突然,表弟表妹大气也不敢出,立刻乖乖地在沙发上正襟危坐,妈妈悄悄地冲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所提到的“楞蛏”,其实和海里的蛏子没有太大的关系,它在福州话里专门用来形容让人头疼的捣蛋行为。从小到大,作为长辈眼里的所谓“乖孩子”,我常常是他们嘴里用来比较的那一方:“这几只伲囝哥实在野楞蛏,着像姐姐粉款定定礼(这几个孩子实在太调皮了,要像姐姐那样文静点),听见未?”诸如“定定”“好疼”等词,其实都是在形容孩子文静、惹人疼爱。两组词语对照着出现,几乎成了福州的长辈用来规训小辈的标准话术。当然,我也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了弟弟妹妹们又爱又恨的对象。

要说福州人教育“熊孩子”,确实有一套。偶尔,我的堂弟在奶奶批评他的时候强词夺理,奶奶便拿出让福州小孩闻风丧胆的竹鞭——箠梢,吓唬道:“汝故焦打辩(你还狡辩)?股川䫌(屁股)痒啦?”虽说孩子个个都是父母的“依命”,但在老一辈眼中,小小的皮肉教训可以快速让孩子长记性。而且,福州话里也有“容猫上灶,容囝不孝”这样的俗语。因此尝尝箠梢,也就是“麻笋干”的滋味,几乎是每个福州调皮孩子的必修课。

福州俗话还说,“爹会奶会,无拆自家会”,指的就是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毕竟父母会得再多,都不如孩子自己掌握。这句话是所有福州家长对于培养子女生活独立性的共识,其理念等同于普通话里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得益于妈妈从小对我在动手能力上的培养,即使来到遥远的西北支教,我也能克服诸多在饮食和气候上的不适应。支教空余,我每天研究各种福州家常菜的做法,并且乐此不疲地和妈妈分享我的一日三餐。因此我妈常常自豪地向周围的朋友说:“好囝伓使価,呆囝载其无(好孩子不用多,坏孩子宁可没有)。我有这一个女儿就足够幸福啦!”

成为老师以后,我的视角似乎也从“孩子”慢慢向“大人”在转变。面对或调皮或乖巧的学生时,我偶尔也会想,他们的背后是怎样的家庭环境?他们的父母是否也同我身边的长辈一样,用延续了几百上千年的、极朴素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直到他们长大成人?

某一天,我碰到放学后在父母的电动车后座向爸妈兴奋分享一天见闻的学生,那情景好像让我突然回到了自己的中学时光:我紧紧地搂着妈妈的腰,电动车轮驶过,留下了洒落一地的笑声。我突然意识到,无论是被风沙亲吻的宁夏,还是被榕树笼罩的福州,虽然关于教育的方言俗语各有不同,但是亲子之间一定都有一种真挚的方式爱着彼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嘿!兄弟~福州腔调旨在展现使用福州方言的有趣情景。如果对福州话的日常表达有故事想说,欢迎投稿fzwbwhb@163.com。我们也想听一听你的故事,看看福州城有多少好玩有趣的生活情景。

来源:福州晚报·兰花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