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生活用品都在不断被我们反复购买,甚至有的因为使用频率高还会出现“囤货”的现象,但殊不知其中有一些央视早就进行过曝光。
这些产品不仅存在劣质、假冒等问题,甚至还具有非常高的致癌率。如果你还在用那么接下来可要“小心”了!
一、会致癌的“毒”衣服
俗话说“衣、食、住、行”,作为排在第一位的“衣”是我们无法脱离开来的日常用品,但你知道吗?有些衣服可是会致癌的!
曾经央视就报道过我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过一场抽检行动,结果就发现有不少公司生产出来的服装里面蕴含远超标准的染料“联苯胺”。
要知道“联苯胺”可是2017年就由世卫组织公布的1级致癌物,如果它和人体长期接触就会改变人体DNA结构,从而诱发恶性肿瘤。
那么这类产品要如何避免呢?实际上一些“外贸尾单”、“翻新衣”就是“重灾区”,在进行网购的时候我们切不可贪图便宜就将自身陷入到“陷阱”之中。
一些没有标明产品安全类别的衣物也千万不要买,毕竟国家制定的相应标准本意就是保护我们的民生安全。
还有一些印花多、色泽过于鲜艳甚至是较容易掉色、沾染的衣服事实上也不建议大家过多购买,因为这种类别的衣服里检验出相关“致癌物”的可能性都较大。
二、防不胜防的“毒”纸巾
如果说衣服我们还可以通过购买正规合规产品和少买染色剂使用过多的产品来规避的话,那么“纸巾”就有些防不胜防了,如果不多留点“小心思”很可能就会中招。
在谈到纸巾前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这里所说的并非是“卫生纸”。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来看卫生纸要求的菌落总数≤600cfu/g,而纸巾则要求菌落总数≤200cfu/g。
很显然纸巾纸更高的要求,本来意味着需要给我们带来更加健康的使用条件,但事实远非如此。
根据央视曾经曝光的数据来看,在市场监督管理局选取样本进行调查后,其不合格率竟然达到了24%的程度,
简言之,市场上每5包纸巾纸中大概率就有1包是不合格品。
但是这些不合格品却从方方面面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像是一些餐馆就为了控制成本选用了劣质廉价的纸巾,还有许多商家进行推广活动时候也会将“便宜”纸巾当成礼物赠送。
对于我们百姓来说,经常会在不经意间就使用了这些产品。
不过有的人或许对此并不在意,因为在他们的想法里,一张纸巾偶尔用用能有多大危害?
那我们不妨看看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钟剑波的说法,据他表示“毒”纸巾里很有可能含有不少的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病菌,一经使用就有引发肠炎的风险。
而且这些纸巾由于会产生大量的粉、屑,如果用其清理嘴巴、鼻子等就会进入呼吸道,从而增加我们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最可怕的还是在于不符合标准的纸巾内会含有大量的荧光增白剂、滑石粉、甲醛等,如果你长期接触这些物质,甚至会诱发白血病的发生。
那么我们要如何规避这样的情况出现呢?广东省卫生监督所也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来保障我们的安全。
在“买”纸巾的时候首先需要看是否正规且符合标准,如果产品上连有消准字号、注明原材料这些都没有那就不要购买了。
其次就是在“用”纸巾的时候,学会“一摸二闻”,如果纸巾有明显掉絮、掉粉、松散就不要用,如果纸巾上有明显异味,也不要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印花还是带有香味都属于后期添加,哪怕这些纸巾符合国家标准,但是相应的香精等物还是有可能附着在身体或皮肤之上。
为了不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不必要的影响,这样的产品我们也需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规避,如此才是对自身最大的负责。
三、年轻“时尚”的乳胶枕
如果说衣服和纸巾几乎覆盖了全年龄段人群,但是提起乳胶枕,其“受害者”主要还是集中在年轻群体之中。
“泰国乳胶枕”等一系列关键词,一度成为了不少年轻人彰显自身流行度和“时尚生活”的标志物。
可随着央视曝光了乳胶床垫造假黑幕后,我们才发现乳胶床品这个赛道中所谓添加石墨烯、薰衣草等,实际上就是添加了不同颜色的色素。
至于色素的危害性,相信你看了前两个“毒”日用品后已经有所了解了,但最为令人难以接受的还是乳胶本身并非致癌物。
所谓的危害大多数来自于一些黑心商家的无良行为!
根据某测评机构检验,市面上不少宣传100%天然乳胶的枕头里,实际仅仅含有65%的天然乳胶,并且在其中添加了以疑似致癌物苯乙烯为原材料的丁苯橡胶。
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一旦与氧气接触就会生成明确致癌的苯甲醚、甲醛。
试想一下,当你每天躺在这样的一个枕头上,却带来的是不断吸入致癌物的事实,你还会选择这样的日用品吗?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已经发布了2024年全国癌症报告,提供了2022年的新发癌症病例和死亡率数据。
其中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高达482.47万人,这其中不乏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存在,但我们多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癌症的诱发。
归根结底,有的东西既然央视已经曝光,我们就应该多加留意避免给自己带来没有必要的“健康风险”了。
结语:
《资本论》说:“当利润达到300%时,就有人就会践踏一切法律”,不得不说这就是某些黑心商家的真实写照。
虽然我国已经在不断的打击相关的行业乱象和问题,但说回根本我们也需要从自身建立“风险意识”做起。
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关注相关信息,做到不购买不使用这些问题产品,那么这些黑心商家终会因为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彻底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