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小伙伴正上着班呢,突然接到校医打来的电话,被老师的话吓得不轻。

孩子和班主任表示心脏不舒服,头晕胸闷,结果校医一查,心率的确是有点快,而且孩子前两天感冒刚刚请过假,怀疑是“感冒未愈”,老师怕有别的问题,让她把孩子带去医院再检查检查。

一听说和心脏有关,小伙伴立马“咯噔”了一下。

结果到了医院门诊,医生一通检查之后就得出了结论,不是感冒,心脏机能也很正常,就是“精神压力过大”。

由此带来了“头晕胸闷呼吸急促”这样的焦虑躯体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伙伴给我转述这件事的时候,我就立马想起了前阵子刚在B站看过的纪录片《闪闪发光的儿科医生2》,它里边也提到了“精神压力躯体化”这个医学概念。

现在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医生见得挺多的,有些孩子确实是因为被爸妈“鸡”到无路可逃,只好“装病求生”;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希望医生能证实自己确实“脑子有病”,好给自己越来越拉垮的成绩找一个台阶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说小孩子各种复杂难解的“心理病”变多,是不是说他们越来越娇气难管了,而是他们承受得压力和接受的信息,真的比我们小时候大得多,也复杂得多。

所以我们不能只在意孩子有没有受到“外伤”,更要关注看不见的“内伤”。所以我特别推荐大家看看这档纪录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常看我们号的妈妈应该记得,第一季《闪闪的儿科医生》我就给大家写文章分享过,第二季的精彩程度不亚于第一季,它的关注层面和触角也更加宽广了。

不只是那些医生争分夺秒和“死神拼刺刀”的精彩手术案例,以及各种平时我们触及不到的罕见病例,还有比孩子病情更复杂的家庭关系,父母的情绪和决策也会真实的影响着孩子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就把我看得特别有感触的几个案例分享给大家。

我知道医院一定是每个当妈都最惧怕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当你了解它越多越深入,也会知道,医院带给爸妈的不仅是满满的压力,也是“夹缝中的希望和光”。

01

压力不一定会转换成动力,也可能变成病例

先来和大家聊开头说的,被妈妈“鸡”到无路可逃,只好装病的娃。

六岁的涛涛前段时间撞到了头,然后就出现了一系列症状,头疼,头晕,不受控制的脚抖......

家属想拍片检查下是不是脑袋撞坏了。结果门诊医生一看,发现涛涛能走能站,动作协调,只有让涛涛展示发病症状时,“病”才会发作,脚开始拼命狂抖。

医生一眼看穿,脑子压根没事,多半是不想写作业装的。

孩子姥爷也回忆到:“玩的时候没事,还有一个小时该读书了,就开始头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脑子没事,但装病多半是有“心病”,病根在哪呢?医生支开了妈妈,一点一点问出了原因。

原来涛涛马上就“幼升小”了,所以妈妈就开始“鸡血满满”,一口气给儿子安排了8门课外班,拼音、下象棋、写字、打篮球、奥数......从早上到晚,医生都感叹,实在是太夸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想而知,才六岁的涛涛,精神上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甚至已经幻化出了“躯体症状”

“躯体化的表现最常见的是头疼和头晕;再严重的会出现皮疹;最严重的会出现惊恐发作,抽筋、晕厥。”

就连家人们以为没有关联的荨麻疹,其实也与此相关。听完了医生的科普,妈妈终于决定给儿子停掉几门兴趣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父母造成的压力,导致孩子进医院的病例,比比皆是。

比如有位妈妈只是开玩笑说了句“你是不是打小抄了呀?”,女儿就气到呼吸性碱中毒,这种情况已经非常紧急了,孩子要立刻急诊治疗,但在医院的病床旁,妈妈还是忍不住对女儿“大呼小叫”,小姑娘又差一点气到昏过去……

02

家长最担心的,就是突如其来的意外

要说家长最担心的,恐怕就是一个没看住,孩子摔到碰到了,并且还留下了后遗症。这天急诊就来了这样一个小孩。

6岁的涵涵十个小时前不小心端着碗摔倒,好巧不巧,瓷碗的边缘割到了手腕。

妈妈和奶奶从江苏,带着他赶到的上海的儿童医院(爸爸在上班,知道情况后,也第一时间赶到医院,路上还闯了一个红灯),揭开简单包扎后,值班医生都惊到了。

伤口已经触及骨头,血管、肌肉整个被切断。小朋友手指已经无法操控,稍微一碰就疼的哇哇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自责得不行,都不忍心看伤口,一个劲说“都怪我,都怪我”。

倒是孩子非常懂事的说“妈妈,不怪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时间过长,伤口已经经发黑,血管开始向后收缩。医生当机立断,马上进行手术。

这段看起来是真疼,全程皱着眉看完。

打麻醉,用双氧水清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方便找肌肉、血管,手术的第一步是扩大伤口

将皮肤剪开,让肌肉,血管都暴露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一边回忆着局部解剖学,一边找哪里搭哪里,涵涵手腕的情况像印度街头乱拉的电线,非常考验“接线员”的功力和耐心。

虽然节目打了马赛克了,但只是看到模糊的图像,都不自觉倒吸凉气。真的有点佩服医生,这个活儿不是谁都能干的。

虽然繁琐,但手术完成的还是相当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提的是,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这家人的氛围非常好。

奶奶关心孙子的情况,但也没朝孩子妈妈抱怨;孩子爸爸第一时间赶到医院,路上害怕得一直哭。

看到这温情的一幕,不得不感慨,家人的互相关心,将这场意外带来的伤害降到了最低。

03

揪心,被耽误了13年的小孩

很多爸妈会抗拒带娃看病,尤其是需要动手术,更是能拖就拖,避之不及。这样反而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硬生生把相对简单的手术拔高了一个难度。

13岁的阳阳和同龄人有点不一样,他的头顶又尖又高,两侧却很扁,一眼就在周围人中显得特别,陌生人都忍不住好奇的多看两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阳阳这个样子是因为颅缝早闭。‍

婴儿时期,颅骨前后左右都有缝隙,正常情况下,颅骨会沿着缝隙均匀生长。

但如果缝隙提前闭合,比如左右闭合了,那么颅骨就会前后生长,没有及时治疗,就会造成畸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颅缝早闭的最佳治疗时间是三月龄,阳阳已经十三岁,显然已经偏大了。

接诊的儿童医院大外科兼神经外科主任——就是开头那个秀肱二头肌,出场自带BGM的大佬也吃不准,“这么大的我们也没接过,就怕有什么是没有考虑到的。”

手术过程中,果然出现了异常:

头皮长期被撑大,比正常人薄。由于张力过大,头皮划开时,血溅到了医生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头骨发育异常,有的部位薄有的部位厚,并且由于年纪比较大,钙化程度也比较高。

这给手术带来了极大风险,劲儿用小了打不穿颅骨,劲儿大了可能损伤大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颅内空间小,阳阳颅内压力超出正常范围一倍。

其实这些年阳阳不只忍受着陌生人异样的眼光,他自己的脑袋也一直戴着“紧箍”,只是由于生下来就是如此,才将疼痛习以为常。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个手术也是必做不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术的步骤是有点吓人的,医生需要将前、后侧的头骨取下来,塑造成想要的样子;

两侧的头骨虽然不用取,但也要用器具切割成网格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好在手术是有惊无险的做完。手术后阳阳的变化真的超级大,以后肯定能少遭受很多打量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家长没想害孩子,他们迟迟不做手术也是考虑到风险。

阳阳爸爸觉得:“每个人都有缺点,为什么总盯着自己的缺点看呢?真正的自信应该是由内向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话确实“正确”,但也是“废话”。如果带入孩子的视角,生活在被同学叫‘鸡冠头’的环境中,实在想象不到这自信该怎么建立起来。

还是老主任看的明白“要让孩子觉得他是一个正常的人,是一个漂漂亮亮的孩子,这样对他未来的道路会有很大的帮助。”

写到最后,特别想再分享一个看到我热泪盈眶的案例作结尾。

在第四集中,一个14岁女孩因为身高矮小去内分泌科检查,结果确诊为罕见病(特纳综合症),症状就是身体矮小、没有卵巢,数理逻辑差,同时伴随心脏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带孩子来这家大医院之前,其实已经看过很多当地的医院了,知道罕见病很难医治,只是抱着最后的希望来找专家。

内分泌科的大夫一句话就让我泪目,“这是先天染色体缺失造成的,一般像这样的情况啊,孩子根本不可能活着生出来的,她能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奇迹了。

心脏科的大夫看了女孩的X光片,也是感慨,她四岁的时候输血管道的一侧就堵塞了,应该是很难存活的,但下面生出了很多“分支”来倒流,所以她一直就没有喊难受,还拖到现在。

而且虽说得这个病的人理科会比较差,但小姑娘的数学成绩还能考120分,后续可以通过激素来促成身体发育,她可以正常来月经,可以有好看苗条的外貌,可以恋爱,结婚,除了生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在医院,或许听不到医生的柔声细语,但这些白大褂们一定会用最真实客观的行动,来告诉你,什么是“活着真好”,“明天会比今天好,一天比一天更好”。

你看,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个奇迹,他们的生命力如此顽强如此蓬勃,只要活着就会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只属于自己的美好体验,我们和孩子一起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