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年龄不同、专业不同、职业不同,但都跨过神秘的高墙,热心参与到罪犯帮教事业当中,用爱心融化坚冰,用真心启迪心灵,为那些曾经迷失的灵魂照亮新生之路。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感受一个个闪耀着大爱光辉的救赎故事。

江苏:“唐妈妈”们的

20000多个孩子

“唐妈妈,没有您,我的人生可能已经提前结束了。”在江苏省无锡监狱的监舍内,罪犯侯某拉着“唐妈妈”的手,泣不成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口中的“唐妈妈”,是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产山社区第五支部书记唐凤鸣。从1995到2024,28年里,青丝变白发,唐凤鸣先后获“无锡好人”“社会帮教模范志愿者”“十佳社会帮教使者”等荣誉称号,这期间,她走进高墙开展社会帮教2700余人次,其所在团队为启迪新生,努力帮教了近2万名罪犯。

侯某正是唐凤鸣帮教过的罪犯中刑期最长的一个。从小和哥哥一起生活的侯某,被判决时刚满18周岁。面对漫长刑期,侯某自入监起就因为孤僻、暴躁的性格逐渐成为监区的“刺头”。唐凤鸣在得知情况后,主动将侯某列为自己的结对帮教对象。

“在我眼中,你还是一个孤独的孩子。”短短一句话,让从未感受过母爱温暖的侯某,瞬间热泪盈眶。在之后的日子里,耐心的疏导、温暖的关怀,让自我封闭的侯某逐渐打开了话匣子。当收到唐凤鸣亲手编织的毛衣时,侯某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情绪,当场紧紧握住唐凤鸣的双手,颤抖着喊出了一句“唐妈妈,我错了……”

往后的岁月里,在“唐妈妈”和监区民警的共同努力下,一封封书信、一通通电话、一声声鼓励,侯某从“浑身带刺”转变为监区的改造“标兵”,“新生”的曙光越来越近。

潜心奉献的人不会独行。在大爱的感召下,“无锡好人”李新萍、“江苏好人”潘红姊、工艺大师徐根生等150余名志愿者陆续加入“唐凤鸣帮教工作室”。“这份没有工资的工作,却是一份‘终生的事业’!” “唐妈妈们”穿越高墙的大爱,让罪犯帮教工作熠熠生辉。

浙江:爱心奶奶润心灵

迷途少年启新程

“谢奶奶是最可爱的奶奶”“奶奶的眼睛永远散发出柔和的光,像春雨般滋润着我们”……在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这些未成年罪犯口中的“谢奶奶”,就是“香樟树关爱基金”理事长、民盟爱心帮教发起人谢丽娟女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2002年开始,谢丽娟就致力于帮助未成年罪犯自信自新、自立自强。她带领民盟成员从最初的点滴关爱,逐步发展成为涵盖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的综合帮教体系。20多年里,谢丽娟团队与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签订合作协议12个,而她本人也被未成年罪犯亲切地称为“爱心奶奶”“谢奶奶”,更被浙江省司法厅授予“修心教育公益大使”称号。

“针对未成年罪犯的特殊性,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从缺失的情感入手,会对他们更有帮助。”每年六一儿童节、春节,谢丽娟和民盟盟员都会走进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与这群特殊的孩子们进行“心灵对话”,用一个个精心准备的帮教礼物,帮助他们圆梦“微心愿”。

“书中自有‘新生路’,要让这群迷路的孩子在书籍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为推动“读书明理、文化育新”帮教工程,谢丽娟创建“香樟树”关爱基金,为未成年罪犯图书阅览室添置图书,建立民盟爱心书屋,并组织民盟成员开展科技文化知识讲座等。此外,她还长期扶持浙江省少年育新艺术团发展,组织艺术帮教活动,让音乐和艺术成为启迪未成年罪犯心灵的钥匙。

“帮助未成年罪犯健康成长、积极改造,并顺利回归社会,不仅要唤醒他们的良知,更要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为此,谢丽娟先后捐资200余万元,建设了监内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与企业院校合作,开展西点烘焙、奶茶咖啡、电商物流等职业技能实训,为未成年罪犯搭建就业回归之路。曾经迷茫的孩子,在刑满后有的成为专业舞者,有的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已经帮助1300余名未成年罪犯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新征程。

安徽:“兰心”善举十二载

“好人”义行育新生

2024年6月28日,一位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奶奶”在一群年轻人的搀扶下来到安徽省青山监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嘴上省一点,穿衣省一点,交通省一点,为了孩子的上学梦。”这位年逾古稀、身体欠佳,还要坚持坐着轮椅来到监狱的老人叫张景兰,是安徽省人大办公厅一名退休干部。从1998年开始,张景兰为了帮助安徽省绩溪县、金寨县等多地的困难学生圆读书梦,拿出自己的积蓄,资助心怀读书梦想的孩子。2008年退休后,她坚持每天拾荒十几个小时,用省吃俭用的积蓄和拾荒换来的微薄收入资助了千余名贫困学子,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党员志愿者”“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你们犯法就要接受改造,但你们的孩子是无辜的,同样是祖国的未来,我愿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 2012年8月,“‘魅力蜀山’道德讲堂”大篷车开进安徽省蜀山监狱,张景兰老人作为宣讲嘉宾之一,她的事迹在大墙内激起了强烈反响。正是从那时起,张景兰开始关注到一个特殊的群体——家庭困难的罪犯子女,她决定帮帮这些孩子们。

“要争取早日回归家庭,承担起孝亲、抚子的责任,要心怀感恩,不辜负社会的关爱。”12年间,170余名罪犯子女受到张景兰老人的爱心资助。她的真诚和无私让无数罪犯为之动容。蜀山监狱罪犯张某曾给张景兰写信:“是您让我感受到了高尚的力量,我要以您为榜样,力所能及帮助有需要的人”,他深深忏悔过去的罪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积极改造的决心,并让家人给张景兰寄去2000块钱,委托她带给需要帮助的人。

张景兰的出现,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罪犯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此,蜀山监狱设立了“张景兰关爱罪犯未成年子女救助基金”,安徽省青山监狱也连续六年开展“兰心润童心”捐资助学活动。在张景兰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跟随她的脚步走进监狱开展帮教活动,也向全社会传递出更多的正能量。

上海:非遗点亮高墙内

技艺重塑浪子心

走进高墙,用一束束光照亮新生之路的,不仅有用温情感化真情引导的爱心志愿者,还有以传统文化浸润心灵的非遗传承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偶鉴古今,演绎喜怒哀乐;纸片折百态,盘出姹紫嫣红;麦秆作画笔,呈现点草成金;瓷盘刻繁花,敲打心灵深处……“用一束束光照亮一条条路”,这是地处安徽宣城、江苏盐城的上海4所域外监狱分别为罪犯开展长三角地区非遗技艺场景的缩影。

在上海市军天湖监狱,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皮影戏传承人何泽华,手把手教授罪犯剧本创作、人物塑造、皮影制作、锣鼓敲奏、唱腔技艺、动作技巧、指上功夫,接受快、学得好的额外再学情绪渲染、舞蹈技艺等技巧。目前监狱已打造由罪犯参演的《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升旗》等精品皮影戏。

在上海市白茅岭监狱,浙江省长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纸传承人朱玉美,用心教授捏、卷、压、拼等传统手法和创新工艺,引导罪犯在研习中收获劳动和生活之美。由罪犯创作完成的“十里红妆” “老农物件”等作品,在监狱教育改造成果展中十分亮眼。

在上海市四岔河监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丰麦秆剪贴代表性传承人吴永龙,开设“大墙里的麦秆画”工作室,取名“清心”,寓意“旧麦新装、弃恶从善、心境至美”,吸引30多名罪犯参加,累计创作麦秆画作品200余幅、精品50余幅。如今,麦秆剪贴项目已纳入监狱“产学业”一体化,作品广受欢迎。

在上海市吴家洼监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丰瓷刻代表性传承人陈银付,面对零基础的罪犯,不厌其烦地传授演示点、线、面、镂、凿、划六种核心技法,指引他们付出百倍汗水,以刻刀为笔、以瓷盘为纸,在声声敲击中把陶瓷“绣花”的境界化作现实。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瓷刻项目引进的七年里,助力转化不认罪、难改造罪犯10人,经评估参与项目的34人狱内危险度显著降低。

小小作品无限可能,非遗传承矫治人生。长三角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在一位位德艺双馨的非遗传承人的无私施教下走进大墙,指引罪犯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求新求实改造动力,实现从“浪子”到“匠人”的神奇巨变。

点点星辉,聚火成炬;凡人微光,温暖高墙。这些来自社会的帮教力量,用行动书写大爱,用信念诠释担当,用善行温暖人心。让美德的“种子”在罪犯心中抽穗拔节,以善意善举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为监狱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注入强大力量,共同为陷入迷途的罪犯照亮新生的航向。

策划组稿:长三角监狱系统联创工作室

江苏监狱、安徽监狱、浙江监狱、上海监狱联合制作

1、75人!见证长三角监狱75年!

2、长三角监狱系统教育改造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3、长三角监狱系统的警营“技术尖兵”……

上海监狱组稿编辑:汤颖杰

供稿:军天湖监狱王康、白茅岭监狱陈志蒙、四岔河监狱杨鑫、吴家洼监狱张盼盼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