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六安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绿色,森林覆盖率45.51%。一种是红色,108位开国将军从这里走出去,30万六安籍先烈为国捐躯。
如今,六安唱响“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以“红色名片”赓续红色血脉,让这座英雄城市焕发新时代光彩。
在近日举办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上,六安的“红色名片”引发热议。
六安,热在哪?会上,议了啥?
一
六安,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是全国著名的红色老区,名副其实的革命红城。
红的时间早、红的历程长、红的范围广、红的颜色深,彰显“红色六安”的独特魅力,也是这张名片的灵魂所在。
一串数据,足以感受这座城市的红色分量:
30万先烈为国捐躯,18支师级以上红军部队诞生或重建于此,108位开国将军从这里走出;
全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单位286处,革命遗址遗迹533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3处、省级12处、市级46处。
红色资源禀赋好,是六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六安的“研学大别山,行走的思政课”文旅品牌活动,在今年夏天格外火热。目前,列入省级“守护红色根脉文物主题游径”景区(景点)8个,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红色景区(景点)9个、省级15个。
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自2019年至今,进馆参观人数年均达百万以上。该馆成年观众年参观量居全省第三,未成年观众年参观量居全省第一。
“六安作为革命老区,近年来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方面持续加大力度,勇于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让红色资源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其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借鉴。”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旭杰深有感触地说。
二
成色足、叫得响,六安的“红色名片”如何练就?
把保护红色遗存作为历史责任。红色资源不可再生、不可替代。六安在全省率先设立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出台《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划定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红线;编制《六安市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做到全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六安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六安独山革命旧址群保护规划》《金寨县革命旧址文物保护规划》等系列规划,构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体系。
新元素赋能红色文化“活起来”。10月初,六安“十万剧场”沉浸式演绎入选安徽省2024年度皖美消费新场景百佳“优秀场景”。全景数智型的主题氛围场景让观众沉浸式参与剧场演绎,与革命先辈隔空对话;VR、AR、5G等一批现代化、沉浸式、体验感强的文旅项目,让红色文化呈现更加生动;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自2017年落户六安以来,累计征集红色微电影、短视频作品1.1万余部,六安本土获奖作品连续3届居全省第一方阵。
传承红色基因找到更多“打开方式”。以红色教育为基础,让红色文化留得住;以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老区人民参与到红色产业中,实现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今年前7个月,六安共接待红色研学等游客超1500万人次,约占全市旅游总人次40%。从红色教育延伸到文旅产业,红色基因的传承找到更多“打开方式”。
三
六安“红色名片”如何越擦越亮?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薛峰看来,“博物馆热”的文旅新潮流下,革命博物馆、革命纪念馆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承载平台,很好地发挥了历史实证作用。中共一大纪念馆在场馆设计中注重表达的真实性,从历史学的视角做足实证,创新运用数字化、现代化艺术手段让场馆与观众形成沉浸式互动。同时,通过出彩的全国巡展和出圈的红色文创产品,让红色文化打破场域限制,走到更广的受众中。
信阳师范大学大别山精神研究院院长田青刚认为,打造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党性教育品牌、博物馆(纪念馆)品牌、红色文创产品品牌、红色城市品牌和红色旅游品牌等,融红色文化于社会文化、生活文化之中,对持久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明市政协提案委主任林善涛在介绍“风展红旗如画三明”的品牌打造时,特地提到“对接落实好支持政策”,抢抓上海与三明对口合作机遇,不断深化“从‘党的诞生地’到‘红军长征出发地’”内涵,让人印象深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讨会上,《上海对口六安市合作发展之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长期规划》发布。规划提出,将推动六安和大别山地区申请列入红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推进淠史杭水利工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将持续深化沪六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合作能级,共同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帮扶新路。
(来源:安徽时评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