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树妈妈 ID:tree2050
姐妹们最近看杨子和黄圣依的真人秀《再见爱人》了吗?
我以前对这类节目不太感兴趣,但最近不知道为啥,大数据没事儿就给我推过来点片段,热搜也是轮着上,感觉想不看都有点难。
这对夫妻也是凭一己之力,拉高了节目的收视率并且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一些离婚率。因为我好多朋友都说,看完杨子,再看自家老公都顺眼了。
杨子之前在公众面前,一直是富豪的人设。他和黄圣依在一起,是挺让人羡慕的多金总裁配美貌女明星戏码,谁能想到,黄圣依嫁给一个老公,楞是过出了6个老公的感觉。
因为杨子有7个手机、5个微信、每个都是层层密码。
他还用自己的5个微信跟黄圣依拉群,还会6个分身一起跟黄圣依说话,黄圣依都吐槽是“精分现场”。
他的霸道总裁范儿倒是也有,但看着就让人不舒服。
比如一群人累了一天,黄圣依想坐在椅子上休息,杨子非要让黄圣依过来看星星。
哪怕黄圣依已经反复强调了不想看、之前看过,还是被杨子无休止的反复被告知:“你没看过、你快过来看”,最后更是把黄圣依硬拉到看星星的地方。
各种大大小小的危险发言不计其数,不知道黄圣依朋友圈背景、觉得黄圣依感受不重要、不知道她的爱好和梦想。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个桥段,是黄圣依身体疲惫,特别想好好睡个觉,结果刚睡着,杨子凌晨不顾她的感受,强行过去把她吵醒。
作为一个有失眠困扰的人,那一刻我的想法是,黄圣依怎么发脾气我都理解。
结果她竟然有气无力的说,你怎么来这儿了,你缺什么东西。
节目中她多数时候都是这样温柔且沉默的,静静的听着,不爆发、不激烈的反抗。
看她和杨子的相处,不像是一对正常夫妻,倒像是在看一位控制欲强的父亲和一位失去反抗能力的女儿。
杨子也经常说一些明显带有“爹味”的口头禅:“我觉得黄圣依就是小屁孩”、“她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做得一切都是为你好”。
要说起来,她俩这相处模式在夫妻关系里是个例,但放到亲子关系里,好像就真挺常见了。
而黄圣依的表现,其实也很像那些被父母控制之后,失去沟通表达欲望,内心却默默崩溃的孩子。
看节目的时候,我想起《奇葩说》著名辩手黄执中对妈妈的一段吐槽,又真实又扎心,妈妈很像另一个版本的杨子。
黄执中说自己妈妈从来不把小孩子的拒绝当成真事,还举了个例子:
他回到家的时候,妈妈经常会问他:“你要不要吃苹果?”
每次当他明确回答“我不吃苹果”之后,妈妈都会马上把苹果端过来。
当黄执中再次强调“我真的不想吃苹果”,妈妈又会唠叨:“她说你就是懒,你平常在外头都不吃水果。”
这种情况下,黄执中会重复:“我真的不想吃苹果”。
妈妈则会把切好的苹果拿到他身边,而当他迫于妈妈的压力吃了一口,妈妈马上就会认定:“其实你是想吃苹果,你就等着我给你削”。
换而言之,妈妈的意思是,你之前所有的拒绝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她知道你就是要吃苹果。
黄执中反思,自己和妈妈在互相养成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妈妈会认为他讲什么东西都不重要,你讲的一切都只是无关紧要的理由跟借口。
这种相处之下,所有答案的决定权在对方手上。
而妈妈那边也很委屈,黄执中说妈妈经常会抱怨他,有话不会好好说,经常大声讲话。
黄执中则反驳,因为我好声好气的所有拒绝你通通不放在心上。你通通认为那不成理由,一定要我大声说我真的不要吃苹果了,你才会说:“哦,不吃就不吃,你喊什么呀,干嘛这样讲话”。
可是我前面讲了十几次我不吃、我真的不吃、我一点都不吃,妈妈都不听、没有办法她沟通。
其实可以明显的发现,无论是杨子还是黄圣依妈妈,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我是为你好,我的想法才是有价值的。
生活中,这种“我都是为你好”式的沟通很常见,通常似乎也很见效果。
不想去看星星的黄圣依,最终还是去看了星星。
不想吃苹果的黄执中,最终也吃了苹果。
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都按照对方的意思做了妥协。但这也是这种沟通方式,最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方。
因为他们已经放弃了反抗和表达,藏起了沟通的欲望。
我见过一些从小被父母强势控制的孩子,他们很多人都有一句口头禅,就是:都行、随便。
后来我跟一位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聊起,她说孩子的这种反应很正常。
因为在成长中经常被忽视想法的孩子,会很容易形成负性思维的思考方式。
他们从小的经历,让他们意识到,表达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无论自己说什么,最后都要依着父母的想法来。如果早点按照对方的意思,还能少些麻烦和口舌。
他们也会从心里认为自己的意见不重要、自己的存在没价值、自己是个不值得被爱和被认真对待的人。
长期下来,这些孩子往往会沉默寡言,在社交和亲密关系中,往往缺乏自信,处在附和被动的地位。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作为监护人掌舵领航是必然的。
只是我们如果太执着于自认为最直接、最优秀的方案提供给孩子,忽略孩子的想法,那他可能会失去很多积累经验、发展自我的机会。
当他面对选择时,无法决断;当他面对质疑时,不敢回应;当他被各种声音裹挟时,父母当初的那句“我是为你好”,也许就会变成另外一条弯路。
其实无论对成年人还是孩子,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内心深处都会有特别明确的渴求,那就是——“被看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被看见意味着个体的存在、情感、思想和行为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注、理解和认可。
当一个人的努力、成就、痛苦或欢乐能够被他人所觉察和回应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人本主义之父卡尔·罗杰斯就曾说过: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好啊……
一段相处舒服的关系,无论是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本质上都需要双方能够彼此看见,彼此尊重。
我记得我一个朋友说过件事儿,她儿子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有一回考试答题之后提前交卷,觉得自己发挥很好。
后来孩子发现有道答题做错了,题目不难,还是平时练习的时候老师反复强调过的易错点。
孩子担心被老师和家长批评,谎称是自己不舒服,不想上学。
她了解事情真相之后,不仅没发火,反而跟孩子说:“你不一定每次都要拿第一。妈妈知道你一直很努力。”
她说感觉这句话说完,孩子好像一下子就松了一口气。
之后她们一起复盘了这次的问题,孩子也更信任她了。
有句话说,爱人眼里的山与秋,胜过一切山川河流。同样,在孩子眼里,父母的温暖和理解,胜过一切道理和教化。
武志红曾说过一句话:
生命最根本的需求,是渴望被看见。
不是只看见孩子外在的行为,而是看见孩子内在的感受。
只有孩子内心的东西,被看见了,被理解了,被肯定了,才会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能量。
作者:小树妈妈,来源:小树妈妈,深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最好的赞赏,就是“在看”和分享,让生活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