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在那些飘着桂花香的深夜,老人们常常会说起一个关于木匠和黄衣女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要从明朝万历年间说起,那时阳城县有个叫李巧匠的老木匠,和他那个注定要经历非凡之事的小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李巧匠在阳城县是出了名的手艺人,一把刨刀在手,木料便听他差遣。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李风、二儿子李云,都生得虎背熊腰。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李风二十岁那年,兄弟俩上山去找上好的楸木,竟然再也没回来。

"老爷子,您再派人去找找吧。"邻居王大叔劝道,"兴许是在山里迷了路。"

李巧匠摇摇头:"找了整整一个月,连个影子都没见着。那座山我再熟悉不过了,他们从小就跟我上山,怎么会迷路?"

这打击对李巧匠夫妻来说太大了。他们在悲痛中又生下一子,取名李霜,意思是经霜不凋的松柏。谁知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李霜出生时,妻子张氏难产去世,留下李巧匠一个人带大这个小儿子。

"爹,您就让我去学堂读书吧。"十岁的李霜跪在地上恳求道。

李巧匠放下手中的刨子,看着儿子:"读书是好事,可咱们家世代都是木匠,这手艺不能丢啊。再说了,读书要花不少钱呢。"

"我可以帮您干活,攒钱交学费。"李霜抬起头,眼中满是渴望,"我白天读书,晚上跟您学手艵,一定不会耽误的。"

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李巧匠心里一软:"好吧,不过你得答应我,无论如何都要把木匠的手艺学好。"

就这样,李霜白天读书,晚上学木匠活。渐渐地,不但学问长进,手艵也越来越精湛。村里人都说,这孩子真是个可造之才。

02

"霜儿,你过来。"一天晚上,李巧匠突然叫住了正在刨木的儿子。

"怎么了,爹?"李霜放下工具,走到父亲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看这个。"李巧匠从床底下取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露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这是咱们祖上传下来的《鲁班经》,记载着不少木匠的秘术。"

李霜接过书,只见封面上写着"趋吉避凶,镇邪驱魔"几个字。书页已经有些破损,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爹,这些不都是些迷信的东西吗?"李霜翻着书页,有些不以为然。

李巧匠的眼神突然变得深邃:"这世上,不是所有东西都能用常理来解释的。你大哥二哥的失踪,说不定就和邪门的事有关。有些东西,不是我们读书人那些道理能讲得通的。"

不久后,李巧匠病重,临终前将《鲁班经》正式传给了李霜:"记住,这本书不仅是木匠的秘籍,更是护身的法宝。你大哥二哥的事,一直是我心里的痛。答应我,一定要把这本书好好保管,学会里面的本事。"

十年光阴飞逝,李霜不但考中了秀才,木匠手艵更是远近闻名。这天,县里最富有的刘员外家派人来请他。

03

"李秀才,我家老太爷年事已高,想请您打造一副上好的寿材。"管家恭敬地说,"听说您不但读书好,做木工更是一绝。"

李霜略一思索:"要用楸木,这种木材最是稳重,能压住煞气。而且要选在寅时开工,这样才能保佑老人家长命百岁。"

刘员外听了很是满意:"果然是学问人说话就是不一样。"不但给了丰厚的工钱,还特意赠送了一袋上等的官盐,"李秀才,这盐可是好东西,您收着。这年头,官盐可不好买。"

当天傍晚,李霜收拾完工具准备回家。秋风瑟瑟,月亮被云遮住,显得格外阴森。走到半路时,前面突然传来一阵抽泣声。

"这么晚了,谁在哭?"李霜停下脚步,借着微弱的月光,看见路边站着一个身穿黄衣的女子。

"这位小哥。"女子抬起头,露出一张楚楚可怜的脸,"我家住在前面的小河边,家里的床坏了,听说你是个好木匠,能不能帮我修一下?"

李霜打量着这个女子,约莫二十出头,面容姣好,只是脸色有些苍白。按理说,这种时候遇到独身女子要避嫌,可不知为何,他竟然有种说不出的怜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晚了,明天再修不行吗?"

"我一个人住,这床坏了睡不了觉,求求你帮帮我。"女子说着,眼圈又红了,"我知道这个时候麻烦您不太合适,可我实在是没办法了。"

就在李霜犹豫的时候,月光突然变得明亮起来。他这才看清女子的真面目,下一刻他顿时惊呆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