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针为笔,以线为墨,苏绣讲述着千年的故事与传承。作为国家级非遗苏绣的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继承和创新了苏绣的独特技艺,“姚绣”成为新时代苏州乃至全国刺绣的一张亮丽名片。10月30日上午,由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主办的“无远弗届——姚建萍苏绣艺术学术研讨会”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会人员合影

省文联主席、省艺研会会长章剑华主持研讨会并讲话。他从苏绣的发展起源切入,全景式回溯了姚建萍在苏绣道路上的成长之旅,分享了对苏绣的研究和思索。他提出,所谓“姚绣”,包括“姚绣艺术”和“姚绣品牌”。“姚绣艺术”是以姚建萍独创的“融针绣”为主体,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和时代特征;“姚绣品牌”是姚绣团队让艺术生活化、刺绣产业化,实现人文与经济的有机融合,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章剑华分析了姚建萍在苏绣艺术上实现的“六个跃升”,即从传统到现代的跃升、从仿制到原创的跃升、从小件到大作的跃升、从工艺到艺术的跃升、从沈绣到姚绣的跃升、从制作到传承的跃升,进而创建了“姚绣艺术”和“姚绣品牌”,推动了当代苏绣艺术的新发展。

与会的专家、艺术家各自从不同角度,对姚建萍的苏绣之路和艺术成就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指出姚建萍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拓宽了苏绣的创作题材,还通过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姚派“融针绣”,丰富了刺绣的表现张力,特别在大型主题性刺绣、肖像刺绣等方面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峰。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姚建萍刺绣艺术的发展之路,代表了这一代刺绣工作者奋斗的历程,也是当代中国刺绣工艺发展的生动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会人员参观展览

苏绣如何在新的时代与世界对话?人民文学出版社原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文艺评论家王干认为,姚建萍通过自己的作品做了有益的尝试。姚建萍的苏绣艺术不仅融进中国山水画的境界,还成功借鉴了油画、摄影、水彩画的元素。最值得一提的是,融进莫奈、梵高等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手段,做到了洋为中用,为苏绣创造了无限的可能。

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局一级文物鉴定专家张朋川认为,进入21世纪,工艺美术开始面向市场,贴近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姚建萍在当时选择成立刺绣研究所,将生产与研发并重,提高技艺与加强学养并重。她认识到刺绣艺术市场的消费群体和需求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刺绣品必须要时尚化和生活化,开发了许多新产品。同时,她还将家庭作坊生产、店铺营销的旧经营方式,转变为科研、策划、生产、营销、服务多方面人才聚集的现代企业发展模式。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设计家研究会原副秘书长、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朱龙泉回顾了与姚建萍共同工作二十多年的经历,肯定她为振兴苏绣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他表示,姚建萍不但自己在实践中认真学习西洋画中的轮廓、色彩、透视、光影、虚实等技法,同时高度重视对七八十名创作团队成员的培训。十多年中,他与姚建萍共同现场授课200多次,逐步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为创作大幅的原创作品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衡正安认为,当下,提倡工匠精神尤为重要。所谓工匠,不仅要有技术和技巧,还要有综合素质和社会历练,长期耐得住寂寞,之后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和成就。他表示,姚建萍的刺绣带来了艺术上的审美享受,同时,她几十年的奋斗历程和不断探索的艺术精神更加可贵,对当下艺术界,特别是青年艺术家极具启发意义。

南京大学教授、省青年艺术家协会尚荣认为,姚建萍的苏绣作品,从传统绘画艺术作品、从自然物象风景中去发现美,更从古诗意境和人文情怀中去体味美,再加以对画面整体的把握、格调的掌控,才能在赏心悦目的同时又引发共情,深入人心。更可贵的是,这些被发现的美的元素,化为美的形式,还能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传承延续美,创造新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姚建萍、姚兰苏绣作品《荷光掠影》系列(局部)

姚绣品牌创始人、全国优秀中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师姚兰称母亲姚建萍是自己的老师和榜样。她提出了属于青年一代的“小小梦想”,那就是学习包括母亲姚建萍在内的前辈们,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像工匠一样劳作的精神,从而将姚绣打造成一个能够屹立于世界的知名品牌。

南京图书馆原党委书记、省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韩显红,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焕,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省艺研会副会长陈国欢,省文联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江南时报社社长、总编辑管云林,南京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庆等参加研讨会。

会前,与会的专家学者前往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观看了运河非遗系列之“姚建萍苏绣艺术展”。展览展出了姚建萍刺绣艺术馆、苏州博物馆的刺绣艺术品62件套,涵盖苏绣传统、创新以及破界联动的艺术作品,展现苏绣流动的风采神韵。姚建萍从萌生灵感、构思技法、作品特点等多个方面,现场作了详尽介绍。从栩栩如生的动物绣、生动再现的仿古绣、光影变幻的静物绣、气势恢宏的主题绣,再到跨界联动的文创产品……专家学者们跟随姚建萍的指引,共同感受“若无云间月,谁可比光辉”的苏绣之美。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 通讯员 姚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