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解丽)继开展两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后,昨日,北京市西城区发布第三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据了解,此次面向社会公开推出活化利用的文物建筑共有7处,分别为砖塔胡同关帝庙、真武庙、永泉庵、婺源会馆、秦良玉屯兵处、西单饭店旧址、聚顺合栈南货老店旧址。

这7处建筑分布在什刹海街道、大栅栏街道、椿树街道、金融街街道等区域内,周边文商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像真武庙、永泉庵与德胜桥组成的“一桥两庙”,是德胜门内大街上的地标性历史文化景观,地处什刹海地区的西海东沿,地理位置优越;砖塔胡同关帝庙坐落于具有700多年历史、被称为“北京最古老的胡同”砖塔胡同中,该建筑始建于清代,院落坐北朝南,三进院,格局保存完整;秦良玉屯兵处是为纪念明末著名四川籍女将领秦良玉两次率军北上,抵抗女真人入侵,并成功保卫京城,将秦良玉驻军处命名为“四川营”,并在此建造“石芝庵”以作祭祀之用。

“与前两批项目不同的是,在第三批项目中,西城区又拓展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从中选取了秦良玉屯兵处,试行从修缮阶段就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出资,按文物部门批复的方案进行修缮。”西城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勒真介绍,这种活化利用的模式,可以引导社会力量提早介入,利于修缮和后期合理利用的衔接。

勒真表示,西城区是北京营城建都的肇始之地,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北京的“文物大区”。目前,辖区内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72处。“十三五”时期,西城区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区属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至今,37处已经实现完全腾退,其中18处完成修缮,实现对外开放7处。

对于腾退后的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西城区坚持“系统谋划、整体布局”的原则,服务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据文物历史价值和区域特色,从点到线再到聚落,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片区。向社会发布的前两批文物建筑中,已开放3处,即将开放1处。勒真表示,所有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是必须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建议在投标前要对该建筑的历史价值充分了解,这样做出的活化利用方式才能更契合其文化属性。”同时,勒真表示,目前国家对于文物的活化利用给予了更开放、更支持的态度,“可以通过配套的商业服务、研学、沙龙等形式持续经营。”

据悉,第三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所有社会机构均需通过公开竞争方式获取西城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拟参与本次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的社会机构可按照流程渐次推进。相关信息在西城区人民政府官网https://www.bjxch.gov.cn/、国家文物局官网https://www.ncha.gov.cn/、北京市文物局官网https://wwj.beijing.gov.cn/、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官网https://www.bjinvest.com.cn/等渠道同步发布。

摄影/本报记者魏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