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恐生”“不敢生”“不愿生”。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力和社会发展,而我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压力逐渐显现。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从四个方面提出一系列生育支持措施,以增强人们的生育意愿。那么,这些政策能否带来改变?为何人们不愿生孩子,问题的根源又在哪里?
在这次的《若干措施》中,国务院针对生育问题提出了“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核心就是要减轻人们在生育、育儿方面的压力。措施的具体内容涵盖了四个方面:
1. 强化生育服务支持:政策着重于完善生育保险和生育假期保障。比如,将更多灵活就业者和农民工纳入生育保险范围,确保产假、育儿假等假期能真正落地,并增加生育补贴和分娩镇痛等生殖健康服务。这些措施都是在为父母提供更多的经济和心理保障。
2. 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在育儿服务方面,政策提出了发展托育服务,推动托幼一体化,鼓励社区办托、企业办托等多种托育模式的发展。这些措施旨在减轻家庭育儿的负担,让父母不再因为无人照顾孩子而焦虑不安。
3. 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在住房支持上,鼓励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的购房支持;在教育方面,鼓励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并方便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在同校就读。同时,还鼓励企业建立弹性工作机制,让父母在育儿和工作中更好地平衡。
4. 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政策提出倡导积极的婚恋、生育观念,进行生育高质量发展宣传,向全社会营造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改变当前“生育焦虑”普遍存在的现状。
这些政策覆盖面广泛,旨在从方方面面优化生育环境,为每个家庭营造一个有保障、可持续、友好的生育氛围。但这些措施究竟能不能解决“不想生”这个根本问题?
生育率下降的深层次原因在哪里?
1. 育儿成本高昂
育儿成本高是当今阻碍生育意愿的主要原因之一。孩子的成长不仅涉及日常生活开支、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等支出,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教育费用会呈现爆炸式增长。
尤其在大城市,父母要为孩子的教育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高中,甚至在高考升学压力之下,很多家长还会选择补习班等昂贵的课外教育。庞大的育儿成本让年轻人望而却步,即便有心生孩子,也要三思而行。
2. 住房压力大
住房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许多年轻人担负着高额的房贷,生育意味着他们还需要额外的空间,这无疑让住房压力更大。
即便政策支持多子女家庭购房,但大城市的房价高企,购房依然是大多数家庭的沉重负担。此外,孩子的教育资源也与居住地紧密挂钩,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很多父母不得不购买学区房,这更让住房成本居高不下。
3. 工作与家庭难以平衡
在如今的职场中,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生育意味着可能的职场瓶颈。女性在生育和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面临职位晋升的困难,还可能被排挤或遭遇隐性歧视。
即便有了陪产假、育儿假,但职场压力和社会观念并没有完全改变,育儿在许多情况下还是被视为女性的“责任”,这也导致了许多职场女性对生育持观望态度。
4. 个人价值观的变化
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个人成长、自由和兴趣放在了优先位置。许多人认为拥有自己的生活才是更重要的,他们不愿意因孩子而改变既有生活。
此外,独生子女的一代人也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经验,生育观念相对淡薄,他们并不认为必须要有孩子,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政策能否带来改变?可能的影响和面临的挑战。
1. 生育服务支持是否能减少生育压力?
将更多人群纳入生育保险、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等措施,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育压力,但这些措施主要缓解的是生育过程中的部分经济和时间压力。
实际操作中,补贴是否能覆盖真正的育儿成本,休假制度是否能够充分落实,仍然需要观察和不断完善。
2. 育幼服务体系建设能否“解放”家长?
政策提出要增加普惠托育服务、鼓励社区和企业办托育服务,从根本上看,这样的举措能有效减轻育儿的实际负担,尤其对于二胎、三胎家庭而言,托育的支持尤为重要。通过让孩子在本地托育中心得到照料,家长不再需要全职陪伴,节省下的时间也可以用于事业和生活。
但在现实中,要实现“托育全覆盖”需要投入大量的公共资源,这对经济发达地区可能更容易落实,而对于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来说,推动这些政策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
3. 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供给和住房支持力度够不够?
教育和住房支持政策将会直接影响生育意愿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我国已经加大了教育公平的力度,但实际中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导致很多家庭拼尽全力去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
如果这些政策能逐步缩小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真正减少家庭的教育焦虑,那么人们生育的顾虑会有所降低。
住房支持政策虽然对多子女家庭购房有帮助,但如何落实还需进一步探讨,特别是对于城市房价较高地区,补贴力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政策效果。
4. 社会氛围的转变能否改变观念?
构建积极的生育观和婚恋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政府提出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中小学和高等教育融入相关内容,让年轻人对婚姻和生育有更加理性、积极的认知,这对于改变“不婚、不育”观念的年轻人或许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单靠宣传难以短期见效,真正的生育氛围的改变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共同构建。
我能应该从生育、育儿、教育、住房等多方面完善支持政策,不仅需要政府出台政策,也需要企业和社会共同配合。
比如,对于企业而言,建立弹性工作制度、提供托育支持,能进一步缓解父母的压力。尤其是对女性员工而言,职场支持尤为重要。
托育和教育资源的优化是解决生育问题的核心。政府可以鼓励地方财政加大投入,支持发展普惠托育和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并推动建立更加灵活、包容的育儿环境。
直接的经济激励或许可以在短期内提振生育意愿,政府可以根据家庭收入等因素制定差异化补贴方案,让生育成本尽可能得到补偿,减轻育儿负担。
将积极的婚恋、生育观念融入到文化宣传中,形成家庭友好的文化氛围。
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和公共文化活动,加强对婚恋、生育的积极引导,让人们认识到家庭生活的多样价值,逐渐改变对“生育”的负面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