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中国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却处在军阀混战之中,面对国家存亡、民族独立的危亡时刻,每个有着热血的青年都走上了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毛泽东在1910年已快18岁的时候,读到一本《盛世危言》的书,开始对韶山以外的世界有所认识,他开始感慨中国不能一成不变,而自己都18岁了,从未走出过韶山冲,于是他发誓决不能守着韶山冲过一辈子,必须寻求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0年秋天,毛泽东改写了日本著名政治家西乡隆盛的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离开韶山冲前往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读书。这首诗就是广为传颂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同样,1901年出生在贵州荔波的邓恩铭,家庭情况和毛泽东极为相似,不同的是邓恩铭有个叔叔在山东任县官,从小就聪明伶俐的邓恩民,1916年正在当地念小学的时候,通过与行医卖药的父亲走乡串寨,看到当地群众所过的悲惨生活后,编唱了这样一首歌谣:种田之人吃不饱,纺纱之人穿不好,坐轿之人唱高调,抬轿之人满地跑。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现状。

1917年16岁的邓恩铭跟随婶母前往山东求学,临行前也和毛泽东一样改写了西乡隆盛的诗,决心出去闯出一条光明的人生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行前,有同学劝他世道太乱,何必大老远的跑到山东去求学,他随口说道: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

同学们问他什么时候回来时,他慨然挥毫写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

回首乡关甚依依。

春雷一声震天地,

捷报频传是归期。

他和毛泽东年龄相差8岁,两人有着同样的家庭背景,在此之前从未谋面,在同样的年龄阶段体现出来的豪情壮志何其相似,无独有偶,都一样改写了同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人身大志。

邓恩铭到山东济南一中念书期间,热心各种社会活动,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新思想,毅然摒弃了“读书救国”的思想,与第一师范的王尽美等人在山东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山东共产主义小组,邓恩铭和王尽美是核心领导成员。

1921年7月,作为山东代表的邓恩铭和王尽美前往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刚满二十岁的邓恩铭成了十三位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还是唯一的少数民族。

前来参加会议的邓恩铭与所有参会人员一样,都是自觉承担起历史使命的热血青年。而他和毛泽东更是一见如故,他们怀着对剥削阶级的憎恨,对劳动人民同情的阶级情感相谈甚欢。毛泽东激动地说:“如果没有帝国主义,如果没有封建主义,我们的中国——我们的中国男耕女织,夫妻双双,那日子比红辣椒还红火呢!”而对社会现状也极度不满的邓恩铭说道:“从贵州到山东的投亲路上,我见惯了尸横遍野的饿殍,见惯了乞讨的老妪儿童,我的祖国必须富强,没有道理不富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大”结束后,邓恩铭和王尽美回到山东继续发动工人运动和传播革命思想,毛泽东则回到湖南开展农民运动。邓恩铭与毛泽东相处时间虽短,但两人却结下了长久的革命友谊。

不幸的是作为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邓恩铭在领导山东开展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期间,被叛徒出卖,两度入狱,第一次虽经党营救成功,但却在敌人的折磨下患了淋巴结核。而第二次被捕入狱,他曾组织难友一起越狱,在逃跑过程中腿被跌伤,逃避不及,不幸又被捕回,打入死牢。

在死牢中,邓恩铭写下了人生中最后一封家书,家书中有一首诗:

三一年华转瞬间,壮士未酬奈何天;

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1931年4月5日与20名男友一起被敌人杀害于济南高埠,时年三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