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王、张、江、姚阴谋集团被粉碎后,华主席的个人威望达到巅峰,也成为集党政军最高领导职务于一身的中央领导人。

当时,国内外形势复杂,尤其是国内一大堆棘手的问题摆在面前亟待解决, 如拨乱反正、老干部复出、统一人们思想。

当时的中央领导人也在尽力想办法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解决问题,但是在恢复老干部工作时,提出了“两个凡是”,这个方针是非常不利于一些老干部复出参加工作的,如邓公。

邓公的一生有“三起三落”,第一次“落”是在中央苏区时,因为赞成毛主席的正确主张,被以王明“左”倾思想的势力打压,被撤职、遭批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遵义会议后,邓公的情况才有所好转。第二次是“落”市在特殊时期,邓公被下放至江西劳动,林总出事后,邓公向中央写信表达想出来工作的愿望,得到毛主席的肯定性批示,邓公得以出来工作,一度代替病重的周总理主持工作。

第三“落”市在特殊时期快结束时,当时“王、张、江、姚”加快了篡夺权力的步伐,对邓公更是恨之入骨,就借助一些事情兴风作浪,诬陷邓公,不妥协的邓公再次靠边站。

在今天看来,邓公三“落”后,似乎很快就又“起来”了。实际上,这也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华本身是不反对邓公复出的,但因为有伟人的批示,他从大局考虑,建议待时机成熟,再让邓公复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两个凡是”,党内外也有反对的声音。在中央,就有陈永贵、汪东兴、苏振华反对邓公复出。

陈永贵在一次四人谈话中,劝诫邓公:“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不然容易接着犯错误,您现在岁数也不小了,就别折腾了,还是按毛主席的指示办吧!”

陈永贵当时是主管全国农业的副总理,说话也有一定的份量,他是不赞成邓公复出的,还多次劝说华不要“解放”邓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东兴在公开场合说的话就更直白了,他曾说:

“如今有人要请邓出来,说他如何如何能干,他这个人我还是熟悉的,能力嘛确实有,但错误更多。毛主席75年想让他当总理,结果呢?试了试还是不行嘛,他那两把刷子比华同志差远了,所以毛主席最后才选了华同志当接班人。”

这话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不同意。汪东兴当时的职务是中央副主席,还是政治局委员,位高权重。

苏振华是开国上将,还曾是邓公的属下,但他也曾公开表态:我们对待华主席的态度,应该像对待毛主席一样,紧跟他的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三个人可都不是普通人,公开场合说的话也不仅仅代表个人,他们的态度能影响很多人。

幸运的是,支持邓公复出的人更多,其中不乏我党的元老级人物,代表人物有陈云、王震、李先念、叶剑英。

叶剑英是开国元帅、王震是开国上将,陈云和李先念也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德高望重,在党内外的话语权更重,更有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支持,邓公1977年7月恢复了职务,复出参加工作,逐渐成为引导中国发展方向的“总设计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起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