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种更加猖獗的传染病高发,大家需要提高警惕”!
不仅它的传播速度之快,之迅速,让人防不胜防。
甚至,根本就不用人与人见面,这个病毒就会悄无声息的传染。
更可怕的,这种传染病在全国范围内仍然没有特效药,连可预防的疫苗也不曾有。
如今,仅仅7天的时间,广东已经新增2029例,严重可致死,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重视的地步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传染病?而又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传染病不容小觑
这种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传染病名字叫“登革热”,想必很多北方的朋友都是第一次听说。
但是这种传染病却是一直存在的,特别是在南方,以及东南亚地区的人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可为什么原来大家却对它见怪不怪,突然在今年开始多地提醒,紧绷了神经?
那是因为,之前那些年,这种传染病不高发,一个城市可能也就几例,但是在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传播的人数呈直线上升。
特别是在今年的10月14日到10月20日,这七天里,广东地区就新增了2029个感染病例。
而得了这种病的患者们,用亲身经历表述,什么叫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起初,症状就是发烧乏力,大家还以为就是普通的感冒,可是体温会突然飙升到40度的高温,全身剧痛,甚至感觉骨头都快断的感觉,让人苦不堪言。
而后虽然吃完药烧退了,但是不久就迎来了第二次高烧,这也是这个传染病不同于其他疾病的地方。
而如果去到医院检查,就会发现自己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低到离谱,也就意味着你的免疫力正在被这个传染病侵蚀,对肝脏等器官会有损伤。
如果你发现的及时,让大医院的医生经过医治,慢慢恢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不过高烧过后的后遗症也逐渐显现。
首先就在胳膊、手脚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疹,奇痒难耐。
其次,就是会有出血症状,其中包含皮肤、鼻腔、牙龈等地。
而就算好了之后,也不能过于松懈,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多补充营养,多休息,才能逐渐好转。
感染过“登革热”,而后又康复的患者,都不约而同的对那段时间记忆尤深,好了之后,更有劫后余生的感觉,谁都不想体验第二遍。
而这是幸运的,如果不幸,患上的“登革热”达到了极期,也就是医治不及时,或者本身的免疫力就低的人群,很可能会引起休克,甚至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那么它到底是怎么被传染的呢?
不见面也能传染
“登革热”其实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而它主要的传染渠道,竟然是无处不在的蚊子。
不过,这个携带体可不是一种普通的蚊子,而是一种叫“伊蚊”的蚊子,其实它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就是咱们平时夏天见到的,那种身上带着黑白相间花纹的“花蚊子”,平时它就喜欢在浅一些的水坑繁衍生息。
而它把人体内含有登革病毒的血液吸收后,又复制成多份,传播到下一个被它“叮上的人”。
也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快速的传播和感染,让人防不胜防。
特别是我国南方的地区,那里的环境和温度,较为适合这种“伊蚊”的生长。
在广东地区,这种病毒性传染病一直在呈增长的趋势,如果不加以控制,蔓延开来不容小觑。
而在其他地区的人也不要掉以轻心,因为这个病毒并不需要人传人,只需要一个带有病毒传染病的人去到你待的城市,然后由“伊蚊”传播。
且得过一次好了,身体是没有抗体的,下次还会依旧被传染,病情也会越来越重。
而每年的8到10月份,更是这种传染病发病的高峰期,才导致感染人数不断增加。
而根据专家所言,在咱们国内,还没有可以完全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和疫苗,这一点也是让大家十分担忧的。
那么到底该如何防患于未然,而不小心得了这种传染病以后,又该怎么做呢?
预防和治疗小妙招
首先如果要预防,就是要从源头做起,家里不要留适合让它们生长的地方,特别是积水的瓶罐、以及潮湿的卫生间等地,要保持干爽。
还有就是要注意家里的卫生,及时打扫与通风,从源头上让“伊蚊”无处可藏。
其次就是在“登革热”的高发期,大家出门尽量还是长袖长裤为好,这样裸露的皮肤面积减少,也从根本上减少了“伊蚊”的叮咬。
而裸露在外的皮肤,最好是喷上驱蚊水,做到万无一失。
还有就是出门在外,一定减少在树荫、草丛等“伊蚊”较多的地方做过多的停留,希望大家都不要感染了这个可怕的“登革热”。
而如果不小心感染了,也希望大家能第一时间,根据文中提到的那些症状,及时判断是否得了“登革热”。
也不要过于地慌张,还是要保持头脑清醒,及时就医。
只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离康复的可能性就近了一步。
切记,一定不要在家里自己用药,因为,这种传染病是病毒性传染病,和以往大家发烧的那种细菌感染是不一样的。
如果用错药,很可能病没治好,反而有反作用力,一定要遵医嘱。
如今,广东多地已经设置了“登革热”处理中心,大家如果拿不定把握,可以去咨询和治疗。
希望大家能携手共渡难关,争取能把疾病控制住,并且希望患者们也能痊愈,不增加一例死亡病例。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信息源:
[1].官方媒体每日经济新闻《广东一周新增2029例,不见面也能传染,没特效药也没疫苗》2024.10.28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