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深夜,崇明岛的寂静被打破,警灯闪烁,警笛声鸣,一对夫妇在警察的重重包围之下被带走。
而他们此时人赃俱获,旁边还放着121只癞蛤蟆和8.92克蟾酥。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很多人纳闷了,癞蛤蟆什么时候也抓不得了?
«——【·癞蛤蟆·】——»
癞蛤蟆这种生物因为奇丑的外表遭到了很多人的嫌弃,但即便是它已经长得这么丑了,还是有人盯上了它们。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2022年6月15日,北青网报道,在上海崇明有一对夫妇深夜潜入树林当中,欲对癞蛤蟆行不轨之事,恰好有人路过,发现了这对鬼鬼祟祟的夫妻,并且通知了警察。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警察到的时候,夫妻中的男子还在拿着金属的夹子捉癞蛤蟆,而女子正拿着塑料桶,戴着头灯,四处寻找癞蛤蟆的身影。
警察一看,他们的桶里至少也有上百只癞蛤蟆了,于是当场将人抓捕,人赃并获。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之后这对夫妻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他们抓癞蛤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是为了从癞蛤蟆的身上刮取蟾酥进行非法售卖。
经过称重,他们已经刮取了8.92克的蟾酥,而蟾酥的非法交易价格可以达到上万元一斤,这才引得了心怀不轨之人对癞蛤蟆下手。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但是癞蛤蟆为什么不能抓呢,蟾酥又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能卖如此天价?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癞蛤蟆学名叫做中华蟾蜍,这种看似平凡的两栖动物,正是其中之一。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它其貌不扬,皮肤粗糙,甚至被冠以“癞蛤蟆”的俗称,却默默守护着农田和森林的健康,它们是害虫的克星,吃起害虫来非常厉害,简直是保护庄稼的小能手。
一只蟾蜍一年能吃掉上万只害虫,相当于数倍于青蛙的捕食量,有效控制了农业害虫的数量,保障了农作物的产量。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它们的存在,维持着生态平衡,如同一道看不见的防线,守护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蟾蜍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如同一个天然的警报器,能够预示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因此,国家早已把它列为了“三有”动物,禁止捕猎,而蟾蜍不仅对生态有重要作用,它身上的蟾酥和蟾衣还是宝贵的中药材。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蟾酥·】——»
蟾酥其实是从蟾蜍身上提取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主要存在于它的耳后腺和皮肤腺之中,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中医里用得比较多,因为量非常小,提取复杂,因此它的价格也很高。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除了蟾酥,蟾蜍身上还有一宝,就是它自然脱落下来的一层角质膜,被称为蟾衣,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正因如此,蟾蜍成了某些人眼中的“摇钱树”,有些人为了赚钱,非法捕猎蟾蜍,这导致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据报道,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蟾酥,不惜残忍地刮取活蟾蜍身上的分泌物,导致蟾蜍大量死亡。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这种涸泽而渔的行为,不仅是对野生动物的残害,更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非法捕猎和食用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除了蟾蜍之外,野鸡、野兔、麻雀和壁虎等野生动物也常常被猎人盯上。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这些生物虽然有的长得丑,有的默默无闻,但是它们都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员,缺少了谁都不行。
除此之外,食用野生动物也是有极大的安全风险的,它们身上很有可能携带着一些人畜共患的疾病,如果不小心沾染上,很有可能会丧命。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2023年10月17日,央视新闻报道,三名村民在自家饭店食用了自行捕捉的蟾蜍,随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其中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而这样的案例还不在少数,很多人觉得癞蛤蟆的表皮是有毒的,它们身上大大小小的疙瘩里藏满了毒液,只要将其剥离就能食用,其实不然。
蟾蜍的毒素不仅仅在耳后腺和皮肤腺里,它的肌肉、内脏和卵巢等部位也有毒素,就算是经过高温烹煮,这些毒素也去不干净。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即便蟾蜍真的能食用,它们长期生活在野外,身上也必然会携带很多的病菌,很有可能会通过食用传染给人类,也同样会对自身的安全造成威胁。
误食蟾蜍后,轻则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则导致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此外,生吃泥鳅、吞食鱼胆等行为,也存在感染寄生虫和中毒的风险,泥鳅里可能有寄生虫,生吃容易感染,可能会得肠道寄生虫病或细菌性肠炎。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还有鱼胆,高温都杀不灭其中的毒素,轻的时候可能会恶心、呕吐、拉肚子,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多个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人们如果再杀鱼的时候,鱼肉不小心沾到了鱼胆汁,也会有中毒的风险。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拒绝野味·】——»
人们总会因为猎奇的心理想要尝一尝这些野味,但实际上它们除了“没吃过”之外,食用对人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曾经人们追求吃鱼翅,这道菜也是卖上了天价,为了满足这部分人的口腹之欲,多少鱼类遭了殃,生生忍受着疼痛慢慢死去,而鱼翅里面的营养价值甚至还比不上一个鸡蛋。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食用野味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威胁,也会威胁到动物本身,还有我们的生态环境。
人们最先要做的就是要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很多人对野生动物的价值和生态重要性缺乏了解,甚至将野生动物视为可随意捕猎和食用的资源。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最重要的是改变观念,别再相信“野味滋补”的说法,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很多人觉得野生动物有特别的营养,甚至认为吃它们能大补,这种观念毫无科学依据,反而会给自身健康带来巨大风险。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我们要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挑选安全、营养的食物,不吃野生动物,既保护自己,也维护生态平衡。
地球不止是人类的家,也是所有生物的家,野生动物对生态平衡很重要,它们的存在和人类的未来紧密相连。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保护野生动物,既是在保护它们,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人和动物之间应该要和谐相处。
参考:
北青网《一晚抓121只癞蛤蟆?上海一对夫妇涉嫌非法狩猎被抓获》,2022-6-15
头条辟谣《抓癞蛤蟆刮蟾酥被捕上热搜!一斤上万元的蟾酥是抗癌良药?》,2022-6-10
济南时报《夫妻因抓“癞蛤蟆”被采取强制措施,新黄河调查:新鲜蟾酥市场价高达2万元/斤》,2022-6-17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5847065171966533&wfr=spider&for=pc
- 央视新闻《食用后1人身亡、2人抢救中……哪种野味有如此毒性?》,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