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现在,张艳婷也依旧把自己的成绩归结为运气。

“我觉得自己运气还是不错的,跑了大概也有80来场比赛,一半以上都能站台,跟运气是很有关的,是老天比较眷顾我。”

但她也明白,成绩可以被总结被解读,但日复一日训练的坚持,是抹不去的,正如256的全马成绩之于一个跑龄6年的业余女跑者,那是不消用多余的言语去描述和证明的事。

在安徽宁国,张艳婷是目前马拉松跑得最快的女跑者,她称自己为“宁国皮皮”,跑友们也都喊她“皮皮”。最近恰逢比赛季,皮皮接二连三收到伙伴们发来的消息:谁在哪个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谁去云南训练成绩突飞猛进了......

不过,在跑步这件事儿上,皮皮的目标即是超越宁国皮皮,“我每次出去比赛,敌人都是自己,战胜了自己之后会觉得有喜悦、有兴奋,但是没有想过把谁树成敌人,也没有假想敌,每个人的生活观是不一样的。”

在跑者身份之前,她把母亲这个角色放在第一位。从清晨5点半起床,直到正在读初一的女儿晚上做完功课,皮皮每天的时间被严丝合缝地卡在一个接一个的具体事务里。而后,才是跑步。

那,家庭和工作是她跑步的阻力吗,不,更是她的底气吧。

在皮皮的世界里,跑步只是跑步,和跑步相处的时间是一天当中的最大放松。跑步始终是自由、悦己、积极的,不是谋生工具,也跟尊严、地位、生存压力无关。

01.

做体育生那些年,不爱跑步

皮皮早在读小学时,就是运动会跑步比赛中的常胜将军。上中学时,因为跑得快,便被体育老师拉去训练,再去比赛,再拉去集训,再参加比赛,“有点莫名其妙,很蒙圈的那种。”

她对这个起点的描述是,“那个时候小,也不懂事,觉得不上课还挺好的,就跟全红婵讲的是一样的,只要不上课,都行。”

那时,皮皮在镇上读书,因为跑步成绩出众,被镇上的老师们都知晓,被同学们当成小明星崇拜,她也为此感到光荣。 这份荣耀,叠加上从课堂里被解放出来的自由,推着她最终做出决定——去上体校,“就想着去搞体育,不上学。 ”

考取安徽体院后,皮皮学的是运动训练专业,专项练800米,那会儿去省里参加比赛,也曾以2分20秒的成绩拿过800米第三名,达标国家二级运动员。

“我属于那种特别轴的,特别愿意吃苦的,训练的时候就会很拼,一次训练时尿血了,医生说我练的有点虚脱,让我先停一阵子。”

停下之后,皮皮突然不太想练了。

她回头思索踏上体育这条路,多少有些一头雾水的滋味,“有点懵,不太知道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路,其实我当时是不爱好跑步的,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爱跑步。”

毕业后,她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在一所中学担任体育老师。然而,由于缺乏正式编制,不仅工作辛苦,而且收入微薄,这让她感到自己多年的学习似乎并未转化为实际的价值,反而仍在依赖家庭的经济支持。

短短两年时间内,皮皮对自己的状况愈发感到不安,狭窄的就业面迫使她不得不决定离开学校,转而寻求企业的工作机会。

2008年,她加入了中鼎集团,一家汽车密封件制造全国非轮胎制品50强的企业,从此与体育不再沾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末送孩子去上课后,偶尔皮皮也会去骑车兜兜风。

这些年,她在不同的岗位上不断精进业务,也在生活中为人妻,为人母。远离多年的跑步,似是一段插曲,停留在了她的大学时代。

02.

工作重压下,重拾跑步

然而,人生在2018那一年拐了弯。

赶上又一次岗位调动,皮皮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工作压力,由于对新工作不熟悉且缺乏经验丰富的师父指导,加班至深夜12点成了常态。

彼时,皮皮的先生“大蚂蚁”,是家里最爱跑步的人。按照皮皮的说法,“他是属于那种养生的、慢摇的跑法,之前都是我带着孩子陪他出去跑。”

“他跟我说,跑步其实是很解压的,然后就拉我入坑了。”

当焦虑与压力急需一个出口,皮皮重返跑道,竟意外发现,封腿多年,跑起来的感觉却不赖,她开始享受跑步,或是在清晨,或是在周末,跑个三公里,让自己稍微找找状态,提点精气神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开始跑步那会儿,皮皮和先生“大蚂蚁”带着女儿“小蚂蚁”参加了不少亲子跑的比赛。

她借机加入了公司的跑团,开始与同事们一起跑步。

第一次参加公司跑团的集体半马活动,这个距离 于她而言是个未知数,关于具体的路线细节她也不曾留意,皮皮当时脑子一热,就做了简单的决定,“我就试试跟你们后面去玩吧,我想,既然有那么多人参与我们中鼎跑团的活动,和大家一起去跑步应该不成问题。 我觉得我的体力足以应对。 ”

结果在皮皮的意料之外,第一个21.0975公里,用时1小时59分。从日常3公里突然跳到一次20+公里,身体被透支的感觉支配着她,“跑完后感觉我的两条腿都不会走路了,我先生赶忙搞了护膝给我裹。”

作为一个长距离初跑者,同事夸她厉害,跑姿好看,“大蚂蚁”称她为潜力股,一开始看不上这个成绩的皮皮笑言:“不停地夸我,这该死的虚荣心就上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4月7日,皮皮第一场正式的半马比赛——江苏宜兴马拉松半程组。

C区起跑的皮皮,和后面的跑友们挤成一团,跑了很久才冲出人群。她一边跑一边不停地看表,试图判断自己的表现如何,但因为和全马选手同在一条跑道,她对自己的位置并无概念。

直到冲过终点线后,1小时35分,她惊讶地发现:“我竟然能跑到第五名?”跑友跟她解释,“除了三个黑人选手外,你是国内组第二名。”

“当时,我觉得自己好厉害,这又是给我无限信心的一场。”

但最让皮皮激动的并非比赛本身,而是这次出行的特殊意义。这是她产后第一次离开女儿,单独和朋友们一起外出。当她快要冲线时,“大蚂蚁”和女儿“小蚂蚁”意外地出现在了赛道旁,大声为她加油,那一刻,眼泪夺眶而出。

每逢马拉松比赛,酒店预订总是一大难题。但这次,“大蚂蚁”想出了一个绝妙主意:他带着女儿驱车前往宜兴,将车停在一个风景不错的湖边,晚上就盖着被子在车上过夜,为的就是能够第二天一早出现在赛道上为皮皮加油。

初尝甜头后,皮皮跑半马的第一年,就站台了4次。冲线时被直播车聚焦的激动和站台的喜悦,作用在她身上的反射即是——她越来越喜欢跑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宁国,与皮皮(左二)水平相当的基本都是男跑者,不管是训练还是平时跟他们沟通交流,身边的跑友都喊她“大兄弟”。

“我觉得她是一项最纯粹的运动,你的成绩是直接可见的,它不像其他一些运动项目那样含有许多技术成分,有时还会遭遇裁判不公正的判罚。跑步的结果直观明了——你在前面,你就赢了;你在后面,你就输了。”

原本只是为了解压的跑步,给了皮皮发挥余热的空间,竟也慢慢跑出了成绩,去年年底的婺源马拉松,她已将半马PB提升至01:21: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全家总动员

如今,皮皮热爱跑步,但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一直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孩子、家庭给我训练的时间根本就不多,我也不想跟别人放在一起比较。”

交谈过程中的她,视女儿“小蚂蚁”为最大的骄傲,也把对伴侣“大蚂蚁”的感恩挂在嘴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儿“小蚂蚁”一直是皮皮最大的骄傲,社交网络的置顶内容,便是“小蚂蚁”主持安徽春晚时的视频。

今年9月,“小蚂蚁”升入初一。皮皮家的一天是从清晨5点半开始的:

为全家人准备早餐;

叫女儿起床;

爸爸送女儿去上学;

皮皮简单整理家务再去上班;

下午5:10下班,5:40接女儿放学;

回家做晚餐吃饭,晾晒洗过的衣物;

陪女儿学习,听写抽背;

当这一天所有的待办事项都一一完成,皮皮才腾得出时间考虑:今天的时间够跑几公里?

“如果今天孩子作业做完得早,就多跑一点,跑完之后来几个冲刺刺激一下心肺,如果今天孩子作业写得晚,就少跑一点,或者直接不跑了。”

但就在这并不轻松的生活节奏里,一家三口还是保留了他们对于跑步最大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边,皮皮在马拉松的赛道上释放压力,频频PB;

那边,“小蚂蚁”在800、1500、3000米的市运会比赛中接连夺冠。

而曾经的跑者“大蚂蚁”,则退居幕后,成了家里的“后勤部长”。

每个周末,皮皮家就仿佛变成了一个战场。“小蚂蚁”不仅要参加英语、编程、拳击、主持等多种课程,还经常需要参与橄榄球和跑步比赛。皮皮的周末,也常被训练和各种比赛填满,这样一来,家中的大部分责任就落在了爸爸的肩上。

这个周末,皮皮原本计划与“大蚂蚁”一起去高淳,一人跑半马,一人参与迷你跑,但突然接到“小蚂蚁”要去参加市运会的通知,“大蚂蚁”便主动弃赛去陪孩子比赛。

说到家庭分工,皮皮实言相告,“爸爸在家里承担了比较重要的角色”,既能在皮皮训练比赛时担起家里的事儿,又是在三人中最有耐心的沟通担当。

有了这般能够放心交付一切的“队友”,皮皮在跑道上也愈发尽兴。

每到周末,她都会和跑友们一起去跑皖南川藏线,进山后弯多坡虐,但在发挥良好的状况下,都能让皮皮感受到一种痛苦与快乐并行的生命律动。

去年11月的天目湖马拉松,皮皮又挑选了一条并不好跑的赛道。

在选择报名比赛时,除了离家近、交通方便,皮皮偏好于去选择那些有挑战的赛道,在她看来,同一条赛道,如果人家能坚持,你也能坚持的话,你顶一下就胜利了,她说: 这样的赛道更能将马拉松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出发去天目湖前,皮皮已收到组委会的短信提示,赛道位于景区,坡多难跑。忍着严重的咳嗽,含着止咳糖,起跑后,皮皮意外地觉得状态不错,上坡下坡都比较匀速,甚至后程还留有加速的余力,跑得非常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56:40,跨过破三门槛,皮皮和跑完半程的闺蜜抱在一起哭了,“就好像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的确,皮皮的坐标系上,一直都只有自己。

她理性评估自己的成绩和训练质量,不管是121的半马PB,还是256的全马PB,都是不具备竞争力的,但她的初心,素来都是尽全力,如若能够PB,如若能够幸运站台,那都是意外之喜。

“ 小蚂蚁”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在年级排前几,朗诵和体育也从没让父母失望过。

她常常拿跑马的心态与女儿沟通,“想象一下,今天我没有全力去跑跑,结果我只差两秒就能拿到第四名,是不是很遗憾?但如果我尽了全力,哪怕我只拿第五名,我也不会有任何遗憾。”

全力以赴是她想要传递给女儿的学习态度,而这也是她对于跑步的态度,“我不会去在意名次,而是享受这个全力去奔跑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条内容创作团队

作者:vv

编辑:槠洲

制图:东海 设计:viuviu

图片:受访者提供

乘风破三的姐姐系列报道】

(点击姓名阅读相关人物报道)

你还想在这个栏目看到哪些跑者的故事

留言告诉我们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