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会是西宁,不过青海省1928年才成立,清朝时西宁还属甘肃,却已经掌管青海的事务,这是怎么回事呢?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东西长1240.6千米,南北宽844.5千米,总面积72.23万平方千米,居我国第四位。
青海地貌复杂多样,西部为高原和盆地,东部多山,分布冰川、戈壁、沙漠、草地、水域、林地、耕地等。
青海山脉纵横,峰峦重叠,自北往南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等横亘,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青海最高峰是西部昆仑山脉的布喀达坂峰,海拔约6860米。
青海省会西宁市,古称鄯州、西平郡、青唐城,北靠达坂山,西依日月山,南抵拉脊山,顶在河西走廊的“腰眼”上。西宁西通西域,东接秦、陇,北护甘、凉,南交川、藏,自古为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
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河湟谷地,湟水及其三条支流的交汇处。
河湟地区主要有三大河谷,从北往南包括大通河、湟水、黄河的河谷地区。河湟地区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壤之处,也是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结合部,更是中原与青藏高原的流通孔道。
河湟地区平均海拔在1500米-2400米之间,山河交错,形成高山、峡谷、盆地共同构成的高原河谷。三条河当中,大通河与黄河两侧陡峭,河谷很窄,适合游牧的地方很少。湟水河谷较宽,而且东西有三百多千米,两侧有大片牧场,由于地处三河中间位置,湟水流域又称湟中地区。
以湟中地区的西宁为例,海拔在2200米-2400米之间,由于有大片河谷平原,人口达到青海省的一半。再加上湟水上的海东、民和等地,湟水流域人口占到青海的七成,整个河湟地区人口占到青海的八成。
西宁市区四周群山环抱,呈东西条带状,海拔约2261米,黄河支流湟水自西向东横城而过,市中心纬度是北纬36°37′01″。
西宁属大陆性高原半旱气候,高原高山寒温性气候,夏季平均气温17℃-19℃,气候宜人。
西汉武帝时,霍去病率军沿湟水谷地向西,打败羌人,修建西平亭,以彰其功,西平就是西宁最早的地名。
205年(东汉献帝建安十年),分金城郡西部设西平郡,首府就在今西宁市区。三国时期,西平郡属曹魏。
五胡十六国时,甘凉地区征伐不断,先后出现了五个凉国,凡是在河西立国图王者,都要争夺西宁。
609年(隋炀帝大业五年)三月,帝从京城出巡,四月大猎于陇西,至狄道(今甘肃临洮),出临津关(今甘肃永靖)至西平(今青海西宁),陈兵讲武,进攻吐谷浑。
隋军在覆袁川大败吐谷浑,可汗伏允率数十骑西奔党项,其地皆空,今青海大部、新疆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西北一带地方,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皆为隋有。
唐朝时,西宁称鄯城,鄯州治所在湟水县。
北宋初,西宁称青唐城,吐蕃首领唃厮啰在今青海北部建立了王国,臣服北宋,1033年把都城迁到青唐城,分为二城,西是王城,东是商城。
1104年(北宋徽宗崇宁三年),宋军收复河湟地区,改鄯州为西宁州,取西部安宁之意,为西宁之名始。元朝沿袭,明朝改称西宁卫。
清朝时期,雍正皇帝打败罗卜藏丹津,青藏地区面积太大,为了更好地管理,将青、藏分开管理。
1724年(清世宗雍正二年),置青海办事大臣,驻地青海湖东南岸的察罕托洛亥,虽然还不是省,地位已经差不多。青海办事大臣主要管理青海地区的蒙、藏事宜,代表朝廷对青海进行管理。
察罕托洛亥只是个小镇,衙门驻地迁至西宁府。西宁府当时则归甘肃管辖。当时青海人口少,青海办事大臣事务比较少,驻地放在外省,也没太大影响。青海办事大臣长时间驻西宁府,青海和西宁就脱不开关系了。
1928年,成立青海省后,人口和规模越来越大,在甘肃西宁处理青海的事务就有些不合时宜了。于是西宁地区划归青海,成为青海的省会,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文:姜狼,著《五代十国风云录》《三国原来是这样》《血溅江东》《五朝宰相》《逐鹿天下》《柴荣是个好皇帝》等二十余部历史书籍,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