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鑫杨小燕通讯员万晓宇
近日,一篇名为《建言丨让历史记忆在老城复活—浅议信阳老城街区改造历史文化保护》的文章爆火网络,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3月17日下午,文章作者,信阳市浉河区政府办副主任朱德顺牵头,浉河区政协文史委主任杨林、浉河区住建局副局长陈沉、浉河区文物局局长张秋菊、老城办事处人大主席杨贵远和市、区部分文史撰稿员及上海新建设设计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起现场考察信阳古街巷、古桥、古遗存,并召开信阳市胜利南路改造工程历史文化传承座谈会。
胜利南路区域是信阳古城核心区。信阳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800年前曹魏时期的仁顺城。历经千年风雨,信阳古城流传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城市记忆。活动当天,一行人由古申塔遗址(现胜利路与建设路交叉口)出发途经古龙泉巷,夏家井胡同,朱氏胡同、凯旋胡同、道德胡同、书院胡同等信阳古街道,沿途不断交流沟通,老城记忆随着交流于眼前浮现。
“申塔始建于隋代,是信阳古城唯一一个带有'申'字的古建筑,是城如船型的信阳古城一根桅杆。我们希望能凝聚各界力量,在老城改造的过程中,留下信阳记忆重建古申塔。”朱德顺说,注重申塔遗址立碑及重建申塔是对信阳文化自信的提升,让信阳人民近距离感受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文史撰稿员一行又先后走访了信阳大南门、永嘉桥、小南门、南汝光淅道署遗址。
座谈会上市各相关单位代表与上海新建设设计公司规划主任鲁含情深度交换意见,提出以下几点改造建议:
1.古街巷路口设立镌刻街道历史及风土人情的石碑做标识。
2.恢复并改造古龙泉巷,永嘉桥修复改造。
3.在老城区重要路口设立醒目的告示标志标识牌,标注各古街道的具体位置。
4.结合文献尽最大可能在改造的基础上复原部分老街巷。
5.避免“穿靴戴帽”式改造工程的出现,“以旧修旧”让复原后的古街道能更长时间地留存下去。
6.中华胡同更名老汤锅胡同,与南门夜市餐饮连接融合,打造明清文化特色商业餐饮一条街。
7.将部分街道重新命名使其更加具有历史文脉。如依据古文献对大、小南门详细地址的记载将申桥旁下桥小路命名为小南门南、北小巷。依据“南汝光淅道署”的历史记载,将清洁胡同更名为“道衙口”或“道署胡同”等。
鲁含情在听取多方意见建议后表示:设计施工的过程中阅读了许多关于古城历史的文献,收获颇丰,也希望在改造过程中能让历史记忆得以保留。会议后将综合多方意见建议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尽最大努力将信阳古城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融入到老城街区改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