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余吾煤业公司矿压治理研究中心传来喜讯,在井下S5205回顺首次试验迎头煤层注水卸压技术,卸压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这一新技术不仅降低了矿压影响,还有效减少了煤尘,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前段时间,该公司井下S5205回顺受采空区顶板来压影响,出现连续响煤炮的情况,为保障工作面安全高效掘进,需采取施工迎头大直径卸压孔措施进行卸压,这样每天需施工4-5小时,每班需6人施工,劳动强度大,用时长,卸压工作整体效率不高,同时也影响了掘进进度。
为此,该公司矿压治理研究中心把问题当课题解,首先应用“望-闻-问-切-疗-验”矿压治理六步法,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迎头卸压施工情况进行细致地数据分析,通过系统化诊断和研讨,决定试验迎头煤层注水卸压技术,解决公司面临的实际问题。

紧接着,他们开始在S5205回顺试验煤层注水卸压技术,该技术使用增压泵、封孔器及加长杆进行注水,通过软化煤体使煤体由弹性转化为塑性,达到卸压目的。
为确保煤层注水试验顺利进行,该公司矿压治理研究中心派专人负责技术措施的制定、现场实施及效果评估等工作,在现场跟班写实,如果在注水过程中发生注水困难,效果不佳的情况,及时汇报,通过研究实际情况来改进施工工艺。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反馈,注水钻孔施工和注水工艺最终采用梯次实施,即施工一个钻孔注水完成后施工下一个。通过详细记录不同钻孔深度钻屑水分情况,以此判定注水影响范围,指导钻孔布孔位置和注水效果。注水达到“邻孔出水或顶底板煤壁出水”的效果后,方可停止注水。
“为了第一时间掌握试验数据,我们负责注水卸压试验的人员三班倒,在井下现场指导、现场记录,虽然辛苦了一点,但是能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性;我们还积极联系河南理工大学相关领域的教授,补充完善理论知识,到现场指导注水工作,从而更好地完成试验。”该公司矿压治理研究中心技术人员杨阳在采访中说。

与此同时,该公司矿压治理研究中心还组织掘进队组员工进行迎头煤层注水技术培训,系统讲解煤层注水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安全规范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使参训人员对该技术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加深了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结合现场实践,逐步掌握了关键技术和操作要领。
正是因为有了科室和队组的精诚合作,全力打通了注水卸压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协调有序推进试验,使得试验取得了可喜进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和观察,煤层注水卸压这项新技术达到了预期效果。在试验煤层注水前,工作面采取施工卸压孔措施,每班施工卸压孔15个,需6人作业,用时约4-5小时;采用煤层注水后,不需要施工卸压孔,仅需3人作业,用时约1.5—2小时,节省人工的同时,还节省了卸压孔的施工费用,减人提效成效显著。
“在采取煤层注水卸压后,有效减少了响煤炮次数,卸压效果较好,提高了现场安全系数,提高了掘进效率,在矿压显现的掘进工作面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此项试验为公司探索实施新的卸压措施提供了借鉴,优化了卸压手段,增强了矿压治理能力。”该公司矿压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师芦盛亮高兴地说。
意外之喜的是,煤层注水卸压技术通过向煤层裂隙中注入水分,使煤尘得到有效湿润,从而大幅减少煤尘。结果显示,注水后的煤层在回采过程中煤尘同比下降40%以上,从摄像头能够清晰看到割煤情况,作业人员工作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探索,永无止境。未来,余吾煤业公司矿压治理研究中心将进一步完善煤层注水卸压技术方案和操作流程,在其他地点推广应用,不断探索和创新煤层注水技术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丰富和完善卸压治理模式,提高矿压综合治理水平,为矿井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