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今年某211大学突然取消了跨专业研究生的招考,我们孩子大学读的是工业设计,毕业后想报考农学,一直复习这所大学的资料,突然不能报了。”
对此,该校回应指出学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并未取消跨学科专业研究生的招考。“我校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允许考生跨专业报考,但从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考虑,专业跨度太大且无相关基础知识的学生难以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学业,因此,部分专业对少数核心课程有修读要求是合理的。”
跨考生,被“背刺”?
10月4日,该校研究生院官网发布了《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招生简章显示,该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中,对同等学力和跨学科门类报考的考生有另外要求的,考生还需符合该专业的报考要求。
例如,网友所提到的农学门类中,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要求跨学科门类考生需在本科阶段完成植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课程学习,并合计获得不少于2学分才可报考。
每年考研,对本科专业认同度低或希望通过换专业拓宽学术视野,从而选择跨考的同学不在少数。但同时,他们也面临被“上难度”的情况。部分高校明确要求不招收跨考生,例如,《吉林大学202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明确外国语学院的全日制学术学位、体育学院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等均不招收跨学科考生。
即使没有明确不招收跨考生,考生们也可能面临限制前置专业,以及普遍需要加试的情形。去年8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23年修订版)》发布,其中明确报考人员前置专业应与所报考专业领域(方向)密切相关。多所高校随后官宣教育硕士前置专业要求,限制跨专业考研。同时,教育部在历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也一直有规定,跨学科专业报考的考生是否需要加试,由招生单位自主确定。
但需要明确的是,以上种种看起来对跨考生“不友好”的情况并非是因为学科、专业歧视,而是考虑到对应学科、专业的专业性较强,跨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等。此外,“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在2022年6月举行的“教育这十年”发布会提出,将会在有针对性地、差别化地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对学位授权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准入门槛。
提高准入门槛≠拒绝跨考生
跨学科考研意味着“从无到有,从有到通”,其难度可想而知,但近年来,跨考日益成为重要的升学选择之一。根据研招网对2019年考研数据的统计,其中只有52%的同学选择了本专业,26%的同学选择了跨相近专业,而有22%的同学则跨考到了其他专业。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包含学科门类14个、一级学科117个。常说的跨学科考研指两个阶段所学学科不属于同一一级学科,这同时也包含了跨门类(比同一门类下跨学科的难度更高)的情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对15名跨学科考研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中5名学生为“管理学跨法学”,这就属于跨门类考研。
尽管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对教育质量提出的新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限制跨考,但更多的高校和专业仍持开放态度。例如,武汉大学哲学院欢迎跨学科考生报考,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学院、系部)均明确招收跨学科考生且不加试。
一边是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愈发强烈的跨学科“呼声”,另一边则是为严格把控研究生培养质量将跨考生“拒之门外”,尽管不经论证与考察就全盘接收并非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良方”,但毫无理由的“关门大吉”也确是“顾此失彼”。
提高研究生准入门槛和拒绝跨考生之间不能“划等号”。法学教育领域自世纪之交就专门设置法律硕士(非法学),只招收本科专业非法学的本科生,与本科专业为法学的学生进行分流培养,针对接受专业教育程度的不同,进行有区分度的培养。对具体的学科、专业而言,对跨考生的严格考察与分流都是为了选拔并培养高质量人才。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叶中曾在《关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思考》一文中鼓励和支持学生跨学科、跨专业报考,要求各学科专业不得人为设置门槛,歧视跨学科考生,或者有意将跨学科考生拒之门外。
但现实的困难是很具体的,不管是“理工跨文”“人文社科互跨”“理工互跨”甚至是传说中的“文跨理”,跨考生们都面临着庞大的学科鸿沟,在短暂的1-2年的备考时间里,如何弥合专业、学科甚至门类之间的学习基础差距,这关乎勇气,更关乎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