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看,那个房子里还关着一只猪......”

34岁的萧某下班刚进门,就看到家中网络电视正播放着一集名为《小猪佩奇发生诡异事件》的配音视频,4岁的小宝和7岁的大宝正看得津津有味。当动画中的猪爸爸撞上屋顶时,大儿子跟着喊,“丸辣、丸辣,芭比Q了,这个老6!” 并配上一个“电摇”的手势。回忆这个场景,萧某不由得向南都记者感慨道:“挺出乎意料的,真的是有那味儿了……”

随着青少年的触网和用网,网言网语和各色网梗因其戏谑、夸张、跳跃的风格,在中小学生群体中也颇为流行,已隐隐形成一种规模效应。“鸡你太美”“你个老六”“我没K”……中小学生满嘴跑“梗”,让人一头雾水;“奥利给”“嘎了”“我真的会谢”……课堂上甚至作业中不时闪现的网梗热词,更让语文老师哭笑不得。

客观来看,部分网络热梗的兴起,高度浓缩了社会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风貌;但与此同时,一些低俗恶劣的网络烂梗也伺机渗透,以色情、暴力、歧视等负面内容为卖点,不仅污染着网络空间,也侵蚀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采访中,不少中小学语文老师和教育专家、语言学者都谈到对网络语言流变中这一趋势的担忧,而这在近日也上升为行业内的部分群体共识,乃至国家行动。如近日武汉市育才小学、光谷第五小学等多所小学的语文教师推出了网络词汇“禁用令”,包括部分中英文混合的网络流行语、首字母缩写组成的词汇,粗俗、谐音词汇及表意不明的词汇等。

日前,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更是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从公开信息来看,这是中央部委层面首次针对编造网络黑话和烂梗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话烂梗“包围”中小学生

一禁了之管用吗?

黑话其实本是古已有之的语言文化现象。在古代,一些行业或群体出于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创制了一些以遁辞隐义为特征的隐语,因此黑话也被称为社群隐语。网络黑话通常产生于电竞圈、动漫圈、追星族等亚文化或次文化群体。

在“圈内”,网络黑话可以提升表达效率和身份认同感。但在“圈外人”看来,那些数字、拼音就如同神秘符号、摩斯密码,看上去“稀奇古怪”。“圈内人”能够心领神会,“圈外人”却往往云里雾里。

比如,那些密码般的拼音缩写或数字组合。“XSWL”代表“笑死我了”,“YYDS”是“永远的神”,“DDDD”则是“懂得都懂”。又如一些奇奇怪怪的“谐音梗”:“丸辣”代替“完了”,“尊嘟假嘟”代替“真的假的”,“雨女无瓜”其实就是“与你无关”……当孩子在家庭群聊中打出的“基操勿6”,在日常生活中蹦出句“鸡你太美”,父母听不懂,更理解不了背后包含的戏谑意味。

网络黑话已经筑起了一道代际交流、圈层交流的语言屏障和文化“围墙”,让本应承载沟通功能的语言成了交流中的“堵点”。如果说上述“黑话”还勉强算无伤大雅、无碍公序良俗,更有甚者则是一些日常的文字词汇,在被扭曲异化后成为“黑化一切”的网络烂梗,如“茶”“媛”等。

近几年,黑话烂梗在互联网空间更是一度呈泛滥之势,对人际交往、文化价值观、文字语言等都开始产生一定影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徐默凡就曾公开指出,之所以到了要专项整治的地步,是因为“网络黑话产生了破圈现象,不分场合,不分人群,不分交际目的地滥用,甚至用这些黑话来引流。”

而恰恰也是破圈后的不断变种,让不少“黑话烂梗”迎合上了孩子求新求异的心理。采访中,一位江西某地级市的小学语文老师告诉记者,她观察到班级中很多孩子是出于彰显个性、追逐前卫而拿“黑话烂梗”当口头禅,“觉得自己很牛,紧跟潮流,走在时代前沿”。班中只要有一两个孩子开始说,从众心态下其他孩子就会竞相跟进,久而久之形成校园潮流。

而中小学生正处在语言文字学习的关键时期,在她看来,过度使用网络黑话和“玩梗”将破坏他们语言表达的完整度与丰富度,甚至会对他们的人文素养、思维方式、道德边界形成隐性侵蚀

对于武汉的同行们自发推出的网梗“禁用令”,她很是赞同,并表示自己班上也是这样要求的,奈何效果不佳。“在班上只要我们听到了一般都会管我,尤其是在写作中会明确要求杜绝。但管不住,尤其是课后,他们还是会说,说多了我们也累。”这位年轻的语文老师无奈地表示。

“网络流行语平时是个人就会接触到吧,大部分网梗不当回事儿自然就消亡了。”一位北京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对此则不以为意,她认为只需要引导学生在书面表达中规范文字表达、杜绝网梗热词即可,日常班级中孩子们网梗社交很正常,“网梗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是社交语言流变的正常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

“不赞成一禁了之,应该是适当引导。对于口语化的热词,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就无伤大雅,热词中不乏一些具有时代气息及审美情趣的一些新词,连有关词典都能与时俱进,更何况我们老师、学校呢?”一位快退休的县城语文教师亦持同样观点。

“还是有必要纠正,这类不良的口头禅容易给孩子之间带来误会,对孩子写作、课堂教学也是有影响的。就比如一些简单的词,可可爱爱、一丢丢,口语说说没什么,但在规范表达中能算正确吗?”另一位支持在小学生中严禁网梗的语文老师正带课二年级,她向记者举了个“误会”的例子,“低年级的小朋友之间说句‘嘎了’,孩子会告状,‘老师他咒我死了’。老师怎么去解释?”

监管思路:

首抓平台治理、秉承开放心态

南都记者在对部分家庭的调研中发现,一些网络“黑话烂梗”在孩子之中流传,起源和传播环节多是网络游戏和短视频平台。如前述的海淀家长萧某在那次“出乎意料”之后,就为家中网络电视上的各类APP开启了青少年模式或设了密码,以监管孩子日常观看的视频。“说实话,很多网络用语已经泛日常化了,信息时代也很难给孩子做到完全的隔绝,能过滤一点是一点吧。”

这也揭示了治理网络黑话烂梗一个关键施力点,即除了有赖于相关部门的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行动,更呼唤网站平台自身的价值选择。

“少些流量冲动就好办了。只要网络平台这一关能够把住,就能大幅挤压黑话烂梗的流行空间、降低传播速率。”一位长期跟踪平台治理的网信办人士向记者分析,在平台层面有很多可以操作落地的路径,比如对一些明显有歧义,歪曲音、形、义的词汇,直接上技术屏蔽机制,阻断流行传播的机会;又比如,认真审核把关,通过大数据分析、AI识别等手段,优化算法推荐机制,将热搜、首页首屏等重点区域留给真正有重点价值的内容。此外,针对群众反映集中、呼声强烈的意见建议,建立起快速响应和纠错的机制渠道等。

“这是一道难解的三角谜题,家校、政府、平台,都要负起责任,才能共管共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补充说。

而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孙佳山看来,网梗“入侵”只不过是移动互联网正常媒介迭代周期初始阶段的必经阶段和阵痛,“根源还是我国正处在移动互联网的媒介迭代周期。中国接入互联网30年来,物理意义上的不同形态的互联网基建已经完成,但社会认知层面,移动互联网迭代周期的影响和反应在这些年才进一步释放出来,并产生深层次影响。中小学生遭遇黑话烂梗,是其中非常具体鲜活的一个显现。”他认为,对“网言网语”不宜一棒子打死,不能二元对立,也要从汉语进化的角度辩证来看,将具有创新性和正面价值的网络用语,与低俗有害的烂梗黑话明确区分开。

“这个范围(指低俗的黑话烂梗)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不能一刀切,但诸如那些色情暴力、人身攻击、人格侮辱等这些违背社会基本价值观的,那自然是在这个范围内。归根结底,对网络语言的定性,守住公序良俗的底线是最基本前提。”他同时强调,对发展中的问题要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当然肯定要积极引导,合理有效整治,但没必要过度应激反应。关键还是要适应媒介迭代周期的客观规律,治理思路要落到实处,同时尤其不应简单扩大化,更不应抽象地空谈。”孙佳山剖析。

熊丙奇亦对南都记者直言,对待网言网语应秉承更开放的心态,“没必要过分担忧,这是时代和环境中孩子自然呈现的表达方式。”他向记者指出,那些充满机趣、活泼生动的网络语言,恰恰是汉语生命力和创新性的体现,“真正要反对的只是很小一部分的恶俗烂梗,乌烟瘴气的网络表达。”

文字失语症如何防治?

学者:多吃“精粮”,锻造内生免疫力

“5G青少年”怎样顺着网线获取成长营养,而非精神“垃圾食品”,也是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从现实来看,网络用语在丰富现代语料的同时,也让不少教育和语言学者开始担忧社会群体中日益凸显的“文字失语症”。

“你认为《雷雨》是一部怎样的作品?”“狗血。”

“你认为鲁侍萍有什么特点?”“弱鸡。”

一个教育自媒体作者曾如是描述过高中语文课堂上师生间的一段对话。

现实生活中,其实不仅仅是未成年人,很多成年人也沉湎于“网言网语”不能自拔,开心激动就高喊“YYDS”,赞美就说“绝绝子”,语言干瘪、词汇贫乏,患上“文字失语症”,与孩子沟通一张口蹦出的就是网络热梗,带来不良的负面示范。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

“事实上,一些中英混杂缩写、谐音烂梗式的网言网语,简化的不只是我们语言和表达的多样性,也在简化我们思维的复杂性。”一位北京高校的社会语言学者就向记者谈到,“哈哈哈式直率”表面是语言储备的不足,实则是思维和表达能力的下降。

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

“语言发展是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一些好的语言表达会保留下来,一些坏的语言表达会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说语言在走向堕落贫乏,有些危言耸听。”武汉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旭公开谈到,很多网络黑话因在发音和书写上违背了汉字规范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故而加剧了语言不规范使用的情况,“但换一种角度来看,网络语言多样变异、激情碰撞,证明了汉语强烈的生命力,只有死亡或趋于死亡的语言才会一成不变、故步自封。”他举例称,汉语也吸纳了很多外语词汇,比如音译词“咖啡”“沙发”“摩登”,这类词一开始也经历了中英混用的不规范阶段,但最后都被汉语同化。

成人世界中关于网络话语的探讨尺度还尚为宽松,但当网梗黑话包围到中小学生时,对他们也可能成为“语言贫乏者”的担忧已然令家长教师坐不住了,武汉多所小学的网络词禁令正是这种情绪的急先锋。但正如前述部分语文教师和教育学者的观点所指,在教育层面堵不如疏,对网络表达“一刀切”、搞“禁用令”,也许无法起到根本的禁绝作用,反而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和逆反心理。

采访中,多位中小学语文老师都谈到,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通过文字、视频、有声读物等载体获取大量词汇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谁的内容能够让孩子发掘语言之美与词汇之妙,谁就掌握了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主动权。

中国传统文化沉淀了无数优美、准确、浪漫的语言元素,诗歌、散文、小说等等经典文学中,蕴含着强大的文字吸引力。“如何以更适合当代孩子心智的方式,将这些好东西,输送到孩子们的眼中心间?你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否具备与网络语言进行竞争的魅力?相比网语禁令,这是当下语文老师更该多思考的。”前述临近退休的老教师直言,汉语言的美在音韵、在词汇、在意境,“就比如,像唐诗宋词这些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经典瑰宝,就要多弘扬,多通过绘声绘色的现代教育方式让孩子熟知欣赏,才能在语文素养引领上达到‘良币驱逐劣币’效应。”

在和记者的微信交流中,他发来一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孩子想描绘美,给他们多念这类词,不比什么‘绝绝子’表达得美多了?要相信孩子有分辨吸收的能力,要有文化自信,关键在引导。”

作为世界上唯一历经数千年而没有中断的表意性文字,汉字需要继承,也需要创新。采访中,多位教育学人都谈到一个共识:及时吸纳蕴含时代精神、具有时代印记、适合审美意蕴的网络用语很有必要。要在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破旧立新中,充实汉语言文字的丰富宝库,赋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唯此,才能从内部建立孩子们对网络黑话烂梗的“免疫力”。

采写:南都记者吕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