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印之间的最大好消息就是两国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就中印边境的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目前双方已就有关问题达成解决方案。

外交部对此表态,肯定了这一说法,予以积极评价。下一步,中印双方落实好上述解决方案。

不过,方案细节目前并没有公开,这让人有点费解。

以我对中印问题的长期研究,对一些情况的掌握,和曾经在边防军分区任职的经历和经验,也只能从要素方面进行推论了。

首先,目前两国肯定没有正式划定边界,这需要两国达成重大共识,并进行详细的勘界、谈判商定之后才能确定。

我估计,中印双方应该主要是以当下的实际控制线作为边界管控的暂定分界线。在这个基础上,商定管控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中印就边境问题达成解决方案,最主要的原则应该是两军脱离接触,避免再次爆发冲突。具体一点说,那就是边防部队的部署保持足够的距离,巡逻的路线不会出现两军面对面接触的情况。

因此,两军脱离接触的根本措施,应该是在经常出现两军面对面接触的地段,划出了“禁区”,双方边防部队都不得进入。

第三,还应该签署了两军在边界地区活动的种种条款,比如对飞行器活动、演习活动、地面部署等多方面的限定。

第四,建立中印边境地区两军联络热线,组建了常态化的沟通联络机构,及时交流沟通,解决问题,化解危机。

那么,这一结果是怎样得到的呢?

我看了一篇很长的报道,记者通过采访多名了解情况的学者,披露了很多的细节。这些细节说来说去就是两国外交和两军之间的种种洽谈,甚至印度方面为了尽可能达成协议,还让相对“亲中”、地位优先于外长的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先出来宣布消息,称中印双边就边境的巡逻问题达成一致方案。随后才让相对“亲美”的印度外长苏杰生再出来发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我并不赞同这一报道的诸多看法,中印之间达成边界问题的解决方案,的确离不开谈的过程。

但是,中印之间的边界问题方案,那是能够谈得出来的吗?如果仅仅是依靠谈就能解决问题,中印之间的边界早就划定了,哪里还会有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哪里还会有这几十年来的紧张局势?

解放军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打败印军之后,我军元帅就说过,这一仗可以让印度老实30年。果不其然,中印边境获得了30年的平静。

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印度,坐井观天的一些印度政客盲目自大,自以为印度取得了快速发展,实力大大增强。于是开始对中印边境地区中方领土的蚕食,中印边界再次进入紧张时期,两国边防巡逻部队的对峙和“肉搏战”频繁发生。

到了2017年6月,爆发了中印两军严重对峙的“洞朗危机”。西部战区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强力军事行动,借着这一危机,极大地加强了边防基础设施和阵地建设,部队前推部署,做好了大战一场的准备。印方最终发现形势不妙,乖乖撤回,才平息了事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死心的印度又把重点转移到了阿克赛钦方向,频频越界挑衅,蚕食中方领土,结果多次被狠揍。吃亏多次的印军为了挽回面子,于2020年6月15日,在上校团长巴布的亲自带队下,600余人冲击中方控制一侧,双方爆发震惊中外的“加勒万河谷冲突”。结果是什么呢?在一场双方都没有开枪的“拳脚棍棒石块”冲突中,印军死亡超过20人,包括了上校团长巴布。还有数十人被俘,300余人受伤。而我方牺牲4人,15人受伤。

面对如此耻辱性的惨败,印方大举增兵,结果却发现,面对解放军西部战区的快速应急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现状,印军真要开战,结果只能是重蹈1962年惨败的覆辙。不得不一改初衷,寻求谈判。

这就是中印两军能够最终达成边界问题解决方案的根本前提——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怎么可能得到?

这就是我们的重大启示,应该成为涉及领土主权领域外交工作的根本指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