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在中国家喻户晓,凭借着在三国时期的谋略,协助刘备开疆扩土,在《三国演义》的剧中更是将诸葛亮塑造成一个忠诚之至,能力超群的英雄,后人们甚至将孔明先生奉上了神坛,无一不对其赞誉。
诸葛孔明
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将朝中事全交予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禅的期望,因治国有方,整个国家欣欣向荣。但在曹魏的扩张下,为报答刘备的伯乐之恩,也为给刘禅打下一片稳定的江山,最终诸葛亮挥师北上。北伐伊始,战事顺利,甚至让整个曹魏陷入到了巨大的恐慌中,后兵败街亭,不得已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了。
街亭之战
这段历史可谓是人尽皆知,挥泪斩马谡就是出自于第一次北伐失败的典故,而马谡则是折兵街亭的第一责任人,当人们还在为诸葛亮的北伐失利连连惋惜的时候,眼光独到的毛主席却就此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出自于第一次北伐失败的典故
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众所周知,毛主席博览群书,精通历史,对史书记载的事件更是反复推敲,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毛主席也时常告知其身边的陪同人员“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毛主席与人谈论到诸葛亮的时候,却非常独到地指出了诸葛亮的三个错误,也是因为这三个错误,直接导致了诸葛亮的失败。
毛主席博览群书
诸葛亮留守荆州时,刘备将其调往巴蜀,诸葛亮临走前将关羽留至荆州。毛主席在此指出,让关羽留荆是第一个巨大的错误,关羽生性傲慢瞧不上东吴,定不会认真执行联吴抗曹的命令,果不其然荆州丢失,关羽也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此后诸葛亮错用马谡致街亭失守的后果更加严重,这样的失败足以撬动整个战局。
如此看来主席独特的观点是有道理的,知人善用是行军打仗中必不可少的指挥素质。这方面毛主席在解放战争中给出了教科书般的案例:1945年11月,主席和中央任命粟裕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这一时间我军资历和声名远在粟裕之上的将领数不胜数。但粟裕不负众望,在苏中七战七捷,成就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段传奇。在1948年6月,豫东战役爆发前夕,粟裕被命为华野代理司令,淮海战役从谋划到决战,粟裕凭借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指挥,创造了我军六十万吃掉八十万蒋军的奇迹。
战神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成就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段传奇
除了粟裕,另一位将领也得到了主席的破格重用,时间回到1946年的东北战场,彼时蒋军气势汹汹,我军且战且退,战局一度十分被动。到4月16日,主席和中央决定,任命林彪为东北局书记和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这是集党、政、军权于一身的职务,而在当时,林彪的资历仅是七届中央委员,也是因为这次不平凡的人事调动,两年以后,我东北野战军在关外兵强马壮,势如破竹,而林帅麾下的部队在塔山的表现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在解放东北全境后,林帅百万大军挥师入关,成为了在解放战争中极具战斗力的生力军。这样看来毛主席在用人方面完全汲取了历史上的失败案例,做到了用人不疑,以决胜千里。
林帅百万大军挥师入关
毛主席还发现在街亭之战的时候,诸葛亮应亲自率军向北突进,解马谡被围困之被动局面,寻求敌主力与之展开决战,而不是将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交由别人执行,这也是毛主席口中的“亮宜亲自临阵”,早在红军时期,毛主席就深知,指挥员要时刻观察战场态势,若战局陷入极端危险中,要有站出来打出去的魄力。
在1935年1月下旬,红军因情报有误错估了川军的兵力,使战局陷入了被动中,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战况,毛主席临危受命,根据战场态势变化,汲取战斗教训,在川黔滇边境地区大胆迂回穿插国民党重兵集团,灵巧的指挥方式和多变的作战方向,让国民党军极为不适应,此战中红军在运动战中歼灭了大量敌军,战场的主动权被红军牢牢掌握,这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1935年1月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从1935年1月遵义会议之后,到1935年5月渡过金沙江,三个月间,红军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的同时也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作战计划,对长征的胜利有决定性的意义。
遵义会议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毛主席再次尖锐地指出,诸葛亮最后一个在于军事战略的巨大失误是“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在我军的作战历史中,集中兵力歼灭敌有生力量是核心的指导思想,这样的思想时至今日在大兵团的运动作战中依然具有极高的战役价值,而毛主席也是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人,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这样的战役理论。
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在抗战胜利后的初期,我军总兵力约为一百万,而蒋军却有四百万之众并装备美械,同时还能够执行步坦和空地协同作战,这样的战斗力对比放在今天都让人觉得无获胜希望。其实在红军时期,我军凭借着战术灵活,机动性强,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周旋也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但到了解放战争,毛主席不仅没有发扬我军分兵致胜的传统,反而提出“击溃敌人十个师,不如歼灭敌人一个师”的战略方针。
在现在看来,当时的蒋军通过美械加强了自身的单兵作战、机动运输和协同配合的能力,若是轻易分兵实施穿插,会增加被空中侦察发现的概率,此外分散的部队将不利于对抗蒋军的重装部队。这一时期不论在哪条战线上,我军的兵力都是不及蒋军的,但是对于进攻方来说,集结进攻中的拳头部队,对敌某个成建制的防守区域进行打击,后快速机动寻找突破,这一种运动中的歼灭战是我军的拿手好戏,这种战法的好处是可以成建制的敌人歼灭,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打击敌方士气。
红军围剿国民党的画面
而毛主席对于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的打法是非常热衷的,在多次的作战会议中,毛主席总是说“我们的战略方针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方针是以十当一”。总结来看,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以集中优势兵力为主,分散敌人兵力为辅使我军在局部战线形成绝对优势,得以对蒋军实施成建制的歼灭,在获得第一个战果后,还会以优势兵力发动更多的歼灭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补充自身实力。
古语有云人无完人
在上面提到的三点错误中我们也能看到,即使是被后人奉为神灵的诸葛亮,也会在历史的关键时期出现决策失误,而当下我们要做的则是以史为鉴,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分析判断,并对古人的观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毛主席曾对身边的人说过,如果要看前途,就一定要看历史。在这一点上,不仅主席自己重视读史,博览史书,而且还号召全党学习历史,汲取经验以避免重蹈覆辙,开历史的倒车。
当代的中国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上,我们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是应该要拨开迷雾看得更远,而不是躺在功劳薄上裹足不前。面对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历史时刻,正视历史面向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华夏儿女一贯的优良传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