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沂市临沭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片区化思维统筹城乡融合发展,聚焦建设实力的、农民的、活力的、宜居的、奋进的“五个乡村”,突出抓好“四雁工程”、特色产业、精深加工、“百千工程”、循环经济五项重点工作,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全县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市九县第一。
创建“世界手工艺城市——柳编之都”
白羽鸡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
2024年,临沭县粮食面积稳定在78万余亩,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30万吨以上。2024年全县夏粮面积55万亩、产量22.3万吨、单产405.6公斤/亩,分别增长0.41%、1.85%、1.43%。持续实现夏粮“三增”(播种面积、单产、总产)。
临沭县立足区域资源禀赋,推动特色产业链式培育、集群发展,截至9月份,共培育涉农规上企业6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市级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16家,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98.6亿元、同比增长10.96%,食品产业产值66.5亿元,同比增长3.15%;签约农业项目31个,总投资73.4亿元,其中重点建设了山东薯合甘薯产业园、世界500强百事项目、鹿茸菇项目、民和牧业、丰园禽业等9个项目,逐步形成“北瓜、南豆、东莓、西栗、中间食用菌、全域白羽鸡”产业布局。
同时,临沭县坚持“扩规模、促增值、强品牌”,重点推动地瓜、白羽鸡等特色产业品牌建设,新认证绿色产品4个,续展登记3个,申请“产自临沂”标识25个,成功创建“世界手工艺城市——柳编之都”,白羽鸡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入选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和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发放“四雁振兴类”贷款27.8亿元
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住宅)121宗
临沭县健全完善科技、金融、土地等要素支持政策在内的“60+”具体措施,建设“四雁孵化园区”“四雁孵化中心”各1处,四雁联盟9个,评定四星级以上村党组织书记146名,大专以上学历支部书记占比突破55%,4名支部书记被评为全市“王传喜式好支书”、4个党支部被评为全市“代村式好支部”,培育“三青”人才1200名,招引院士教授等“归雁”人才83人,培训鸿雁人才2355人。
同时,临沭县实施“清源、强基、培优、创品”“四大行动”,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2115家(市级以上示范社116家),经营收入达到1.57亿元,累计增加村集体总收入1330万元,增加社员收入达2342万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82家;发展完善“双社联合”“多社联合”等新模式,培育发展“双社联合”村65个,实现“小田”变“大田”土地29.27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7%。
据了解,临沭县探索“四雁融合创富”路径,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等金融产品助力归雁工程实施。截至9月底,临沭县共发放“四雁振兴类”贷款27.8亿元。同时,临沭县开展农村村民住宅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需求统计和宅基地审批,引导村民积极参与闲置宅基地、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目前已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住宅)121宗。
推动“一镇街一片区”建设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67亿元
临沭县推动“一镇街一片区”建设,扎实推进“沂蒙好栗”“薯香茶韵”等14个示范片区建设;开展“‘百千工程’深化提升年”活动,实施百千项目436个,整合市县资金1.1亿元,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向镇村拓展;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夏爽行动”等专项行动,持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累计建设省级和美乡村31个。
今年来,临沭县新改建农村公路177公里;推进自来水“村村通”,目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供水率分别达到99%、100%;实施新改造无害化厕所50户;顺利完成全县5100户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隐患排查工作,第一批63户改造户已开工建设;新增农村清洁取暖改造3600户;行政村5G基站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光纤入户率达100%;农膜回收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
同时,临沭县深化实施“头雁工程”,建立“评星定旗”制度,评定四星级以上书记148名;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评选表扬25名“好婆婆”、66名“好媳妇”、9个“美在农家”示范村、200户四星级示范户;办好节庆活动和文体赛事活动,举办“村BA”、村超、“四季村晚”、村运会等群众性文体赛事活动500余次,开展“我们的节日”、普法宣传、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1200余次,坚持三级联动,服务群众达12万余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6万个,服务时长29.4万小时。
此外,临沭县深挖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红色资源,精心打造“红色研学润廉”精品线路。加快夹谷关冰雪温泉度假区、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夜游冠山项目建设,培育提升乡遇·冠山、花漾山里等精品民宿和户外营地。1-9月,临沭县接待游客50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