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10月25日《科技日报》7版

10月15日,河北省葫芦客商邱啸林带着一堆葫芦制品来到相邻的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在当地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江北水城·两河明珠(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葫芦艺术节”)上,他的葫芦被抢购一空。“我来参加葫芦艺术节六年了,每年的销售额有十几万元,我感觉这个艺术节的氛围特别好!”邱啸林说。

当天,与邱啸林一同来到东昌府区参加葫芦艺术节的还有国内18个省(区、市)的7000余名葫芦客商、种植户、艺术家。尽管本届艺术节只有三天,但据相关数据统计,与葫芦有关的产品成交额达到了2.9亿元。这一令人惊喜的数据,反映了当地葫芦产业的蓬勃发展。

科技与艺术兼备

一年四季,村民忙着种葫芦、画葫芦、卖葫芦;随处可见的商铺里,迷你葫芦、“大肚”葫芦、异形葫芦依次排开……这是东昌府区堂邑镇上的寻常景象。

东昌府区堂邑镇党委书记段先锋告诉记者,在这里,家家户户种葫芦,“玩”葫芦,他们“玩”出了8亿元年产值,“玩”出了七成全国市场占有率。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葫芦以其独特形态和‘福禄’寓意在市场上颇受认可。”东昌府区副区长胡瑞恒向记者透露,目前,该区种植30余种葫芦,产业年综合效益达16亿元,销售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5%,已成为国内“买天下葫芦、卖天下葫芦”的最大集散地。

种葫芦,是当地葫芦产业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方面,当地陆续从外地引入了附加值高的葫芦新品种,结合先进的种植技术,获得了较高收益;另一方面,该区葫芦种植专家团队以现有葫芦种植基地为依托,通过葫芦基因提纯,积极开展葫芦新品种的培育、种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研发。科技,成为了推动当地葫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东昌府区人会种葫芦,更会“玩”葫芦。

小巧的文玩葫芦、天鹅造型的范制葫芦、纹饰精美的大漆葫芦、图案各异的烙画葫芦……在东昌府区,记者走进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葫芦文化博物馆——中国葫芦艺术博物馆看到,在一个个精雕细琢的葫芦上,厚重的历史与精湛的技艺令人惊叹。

东昌葫芦雕刻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传承人的手中,一只普通的葫芦经过雕刻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

“尖货”走向全国市场

记者见到包泽楠时,这位来自浙江绍兴的“90后”小伙正骑着从村民家里租来的电动车,挨家挨户“串门”,挑“尖货”。

包泽楠所挑的“尖货”,指的是品相好、器型佳、未经雕饰的高品质葫芦。当然,这类“尖货”的价格也相对较高。“我已经在这里订了80万元的葫芦。”包泽楠说,他把首站选在了堂邑镇路庄新村,看中的就是这里的葫芦品质和良好信誉。

记者走进路庄新村发现,这里的街道两旁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段先锋说,东昌府葫芦正迎来全国客商,并走向全国市场。“路庄新村家家种葫芦、户户搞电商。全村在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共开设300多家网店,年均网络销售工艺葫芦700万个,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并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他说。

胡瑞恒介绍,当地坚持把培育葫芦特色产业作为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了“种子研发—葫芦种植—葫芦文创及加工—全生态旅游”的绿色循环全产业链条,让“土特产”变成了“金名片”。

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王忠友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