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每个政府机关和公司门口,都会挂有显示身份的牌匾,方便群众识别。

但在中央领导人办公的中南海,牌匾上挂着的却不是“中央人民政府”,而是“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事实上,当初工作人员已经制作了相关牌匾,但在周总理的强烈反对下只能被弃用。

至于其中缘由,毛主席也是一语道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人员积极整修中南海,毛主席却拒绝入住

1949年1月,政务院秘书齐燕铭接到周总理命令,为中央机关进北平打前站。

周总理特别指示,要首先接收北京饭店和中南海。

从这个安排中,不难发现,当时中央已经有意将中南海当作中央政府驻地。

当他们风尘仆仆地赶来这个昔日的皇家园林,却被其破败不堪的景象震惊到了。

到处都是一人多高的杂草、池塘里是散发着恶臭的污水。

房屋还因为年久失修已经变成危房,实在很难想象,它曾是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能让中央领导安全地住进去,同时将这里定为第一次政协会议的举办地。

齐燕铭和时任北平警备司令的程子华等人商量,要对中南海重新整修。

征得周总理的同意后,程子华专门调来一支卡车队伍,及几百名战士负责清理杂草和池塘清淤,房屋修缮工作则由梁思成负责。

经过三个月的辛勤劳作,中南海重新恢复了皇家园林的风采,屋舍俨然、草木旺盛。

尤其是曾经被慈禧太后当作戏园子的怀仁堂,更是被加盖了一个大屋顶、改建成一个可供政协开会的大会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工作人员翘首以盼毛主席等领导人入住之时,毛主席却直接拒绝了。

一方面,在毛主席看来,中南海是昔日皇帝们住过的地方,他很忌讳这一点。

他在进城前就曾多次劝诫全党,要认真总结李自成等人是如何从北京城败退而回的。

另一方面,毛主席很喜欢香山相对幽静的环境,还能进行他最爱的爬山运动。

周总理却不这么认为,毕竟双清别墅的安保情况不容乐观,而且筹备政协会议的话需要两边跑,太不方便。

所以就劝说毛主席:“咱们现在住的地方连个围墙都没有,实在太不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仍旧不搭话,只是自顾自地处理着手里的文件。

这时旁边的朱老总也开口道:“主席,每天坐车去城里开会,既不安全又不方便,你还是住进中南海吧。”

眼见两位老战友都这么说,一向尊重民主的毛主席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在1949年6月份搬进了中南海的菊香书屋。

不过,虽然搬进了中南海,毛主席还是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风格。

不仅拒绝花工用花美化房子的建议,还不让别人清理院子里的杂草,只为了保留那一抹自然绿。

此外,屋里的陈设也非常简单,只有书桌、床和书架等办公必备用品,并无其他奢侈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和他一同搬进来的周总理,则多次让出自己的住所,最终住到了种满海棠的西花厅。

随着领导人们的入住,中南海正式成为党中央驻地。

不久后,升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齐燕铭,却因为一块牌匾,遭到了周总理的严肃批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周总理叫停牌匾,毛主席指出缘由

随着各级政府的相继成立,很多政府门口都挂上本单位的牌匾,受到了群众们的鼓掌称快。

可作为我国政治的“心脏地带”,中南海的新华门上始终空空荡荡。

齐燕铭和同事们觉得,这样不能显示出党中央的权威,于是大家一致认为要搞个牌匾挂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齐燕铭特地从故宫的库房里找来一块金丝楠木,之后又请书法大家阎梦周题写牌匾。

看着气势磅礴的牌匾,齐燕铭第一时间将它放置到新华门内的影壁之上。

1950年2月时,又在其他同事的建议下,将其悬挂于新华门上。

然而,当周总理注意到这个牌匾后却非常不满意,特地让齐燕铭将其取下来。

当年9月国徽被设计出来不久,周总理又安排将国徽放到挂牌匾的地方。

至于“中央人民政府”的牌匾,周总理明确指示不能再往新华门挂了,就连影壁处也不能再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得知此事,也是非常赞同周总理的做法,对身边人说到:

新中国是由人民建立的国家,中央人民政府也是为人民当家做主的地方,而不是像古代的衙门那样,让人民感到害怕和敬畏的地方。

这块牌匾一放,就像是一道无形的墙壁将人民政府与人民分割开来,这是绝对不可取的。

但周总理觉得,影壁上空空荡荡地不太合适,于是1967年时,影壁上多了几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理念,是抗战时期,毛主席在祭奠张思德同志的演讲稿中提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1年,为纪念建党40周年,毛主席特意用书法将其写了下来,这也是毛主席一生中最引以为傲的书法作品。

而影壁上的几个大字,也是根据毛主席书法拓印而来,而在影壁的内侧还有着毛主席书写的“艰苦朴素”几个大字。

这些字迹如同警钟一般,时刻提醒工作人员们要不忘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路过的群众看到这几个大字,内心也都觉得无比地温暖。

至于齐燕铭设计的牌匾也并未被废弃,而是被北京博物馆收藏起来,向后人诉说着老一代革命家舍己为公、一心为民的革命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历经几十年的历史变迁,中南海的新华门尽管多次整修,可依旧保持着当初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的安排。

尽管门上没有中央人民政府的牌匾,可在国徽和“为人民服务”的映衬下,不仅显得庄严肃重,还让人多了一丝亲切之感。

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也如同指路明灯一般指引着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将人民和国家放在第一位。

参考资料:

北晚在线:《1949年,毛泽东搬进中南海时为何不情愿?他的理由很简单》

济宁市政协文史馆:《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何不挂牌子?其实是这个原因!》

人民网:《党中央进驻中南海遭毛泽东反对:我不做皇帝》

人民政协网:《新华门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