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请关注陈历杰并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更新!
沙白白因为红斑狼疮的折磨而选择去瑞士“安乐死”的新闻尽管过去了几天,但讨论的热度还在。
作为第一个选择去瑞士合法“安乐死”的中国人来说,她带给了我们太多的冲击,也带给了我们许多的思考。
首先介绍一下沙白白,这个年纪和我差不多的上海女孩,81生人,同为水瓶座,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自信洒脱,青春阳光,真实有趣。
她成长于一个上海的中产家庭,小时候就表现出了学霸的特质,父母也给了她足够好的资源和支持,让她的才华横溢得以彰显。
尤其是她的父亲,让很多人感动落泪,他对这个女儿的支持可以说是全身心的爱与自由,他不仅给了女儿最好的照顾和关心,更给了他无限的尊重和自由。在每一个生命的节点上,他从来不干涉女儿的决定。
不管是她在医院被折磨的受不了不想治疗了,干脆放弃治疗承担风险。还是在生活中根本不遵医嘱,该吃吃该喝喝,到处旅游冒险,完全不按一个病人的方式严格要求自己,自律生活,她爸爸也是全然接纳。
还有就是她的婚恋的开放态度,还是根本不打算结婚生子,爸爸也是全然支持,即使到最后实在不堪忍受尿毒症透析的痛苦,而选择去瑞士安乐死,尽管可以看到爸爸的舍不得(眼睛红了),但是他还是笑着支持女儿的决定,即使是含着泪花的微笑。
这是伟大的父亲!不用自己的爱去绑架女儿,他给了女儿最大的自由,即使这个自由的代价其实很大,但他相信自己的女儿能够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并且由衷地为女儿骄傲!
而沙白在父亲面前的顽皮与可爱也足以看出她在父亲这里是一种全然的安全和放松,所以她能够说出“孩子都不欠父母的”这样反传统的话,我相信她父亲也完全认同。
她的一些主要观点的视频我都浏览了一遍,印象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强调人生的自主权,包括自己的身体与死亡。她不想去干涉别人,也不希望被别人干涉。包括那些打着关心名义的网友建议她投靠某个宗教信仰,她都非常不客气的予以回击,可见她对自己自主意志的看重。
她觉得死亡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就像性一样,需要用平常心对待,而不是讳莫如深,或者哭天抢地,这都是对死亡的曲解,和对死者的不尊重。
她在意生命的质量远远重于长度。所以,当20岁知道有红斑狼疮后,她选择了非常潇洒肆意的人生,她觉得自己活了非常精彩的一生,这也是她为什么在43岁时选择安乐死而不会觉得遗憾。
她并不认为孩子天然对父母有亏欠,她更不在乎那些用传统捆绑的孝道。她和母亲一直没有和解,她也拒绝理解母亲的借口,因为她了解到自己的红斑狼疮其实来源于母亲的遗传,但是母亲矢口否认,并且没有表示任何歉意,她母亲也拒绝在她身心最脆弱的时候给她照顾和关爱,这也成了她难以释怀的伤痛。可能这也是她认为孩子并不欠父母什么的原因吧。
她的很多观点都引发了大量的争议,不过也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趟死亡课。借此机会,我也说说我的生死观,包括对沙白认同和保留的地方。
1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我觉得这八个字足以很好概括沙白短暂但却绚烂的一生。
她确实充分地体验过生命的美好。不管是足迹踏遍世界各地,还是拥有强烈的好奇与开放去拥抱各种文化和体验,抑或是大胆挑战传统禁忌甚至极限冒险,这些经历让她确实有足够丰富的体验和思考,也让她比同龄人有了深刻得多的领悟和豁达。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愿意相信“好死不如赖活着”,是因为我们其实从来没有好好活过,一个充分活过的人,反而对死亡不会有那么多莫名的恐惧与执念。
在这一点上,我很欣赏沙白白的豁达与洒脱,尽管我并不认为她已经领悟了死亡的本质,也不太赞成她在健康的自我管理方面的任性和放纵(她基本不遵守医嘱,很多需要注意的风险点都懒得管),她自己也坦然承认并不算完全通透(很欣赏她的自知之明),但是她在自己有限的认知里是自洽的,也是言行一致的。
当她认为目前的生命质量已经不值得她再坚持继续的时候,她非常果断地选择赴死,而不是苟延残喘,这足以证明她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认知和行动的协调性很高。
在这一点上,她的知行合一已经足以碾压绝大多数人,也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其实对于死亡,我也一直强调“未知死,焉知生”。我们需要“向死而生”的智慧与勇气,就像乔布斯说的那样,经常想想假如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是否还会这样度过。
之所以建议大家把“死亡”纳入到我们生活的常态之中,是因为“生命无常”本来就是人生的常态。正因为我们会死,所以很多的事情的考量才需要重新定义。所以外在的功名利禄才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到最后我们还是会赤条条地走,所有外在的东西并不能真正为我们的生命赋予特别的意义,唯有体验本身,唯有我们此生是否在每一个当下认真而深情的投入,才真的有价值。
我相信沙白录视频已经没有了世俗意义的需求而为之,因为她已经决定赴死。她用一己之力,掀起了一场全社会对于“死亡”“孝道” 和“生活”讨论的滔天巨浪,尤其是对于死亡的讨论,我觉得这是对死亡讳莫如深的国人一次很好的“死亡教育”。
这里的教育并不是告诉大家什么才是标准的对待死亡的态度,而是让我们自己去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墓志铭想怎么写,以及如何更好地过这一生的哲学问题。
2
直面创痛,与自己和解
沙白还有一点特别让我欣赏的是,她对于自己原生家庭的创伤和幸福没有任何的遮掩与修饰,而是非常坦诚的说出来,并且也明确了自己对于父母的感情与态度,即使可能这样的表达会遭来非议。
沙白对父母的态度是爱憎分明的。
对于父亲,她是全然地依赖与相信,她是可以放肆在父亲的怀里撒娇,会在镜头前扮鬼脸。会让父亲陪着一起去瑞士,会在镜头前当着父亲的面非常坦诚说出自己的话,而没有任何会被父亲judge的担心。所以她说,如果她的红斑狼疮的基因来自父亲,她无怨无悔,来生还会选择和父亲做父女,因为她遇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她对父亲有一份深深的感恩与眷念。
但对于母亲,她的情感是很复杂的。尽管和母亲的感情一直不如父亲这么深厚,但是在她最后因为尿毒症而需要透析之前,其实还好。她甚至因为母亲得了鼻咽癌害怕母亲离开而去找过心理医生,并且坦言自己舍不得母亲离开并不是母亲的需要,而是自己的需要,自己渴望亲人的陪伴。所以,当母亲在她最脆弱的时候直接抱怨女儿给她带来了很多麻烦,并且拒绝为红斑狼疮的基因传给女儿而表达任何的歉意,她确实伤了心。
不过她也说生命是一场体验,去观察就好,足可以看到她其实还是有释怀的。
尽管我们在沙白身上还是会看到不少的愤怒,尤其是面对被误解被指责被干涉的时候,她的愤怒会表现得尤为激烈,甚至用各种语言全骂了一遍,不过我们甚至还是能感知这个灵魂的真实与直率,她从不伪装,也不讨好,更不会卖惨。正如她说,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世界,深情活过,敢爱敢恨,潇洒离去。
她有一句话非常打动我,她说她并不相信完全的命定论,也不相信绝对的自由意志论,她是折中派。她认为人生大的境遇很可能是注定的,比如她会得红斑狼疮这件事情,但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她觉得我们是有自由选择的,也就是说,我们始终是有自由的,即使面对最糟糕最极端的情形,我们也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
这句话像极了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说的,
“任何人就是处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上都可以凭他个人的意志和精神,来决定他要成为什么样子。即使是置身于集中营,他仍可以保有他的人性尊严。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过:”我只害怕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这句话,在我结识营中那些烈士以后,时时萦绕在我心头。他们的痛苦和死亡,在在都证明了一个事实:人最后的内在自由,绝不可以失丧。
可以说,他们配得上他们所受的苦;他们承受痛苦的方式,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正是这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使得生命充满意义并由其目的。”
3
如何才能向死而生,此生无憾?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我也在探索的过程中,这也是我为什么如此关注沙白之死以及引发探讨的原因。
有几本书我很想推荐给大家,因为在我一直无法摆脱对死亡恐惧,和不断去找寻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好的启发。
第一本当然是《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也是我推荐给所有想探寻人生意义的小伙伴们值得反复读的枕边书。
这本书是意义疗法的创始人弗兰克尔的代表作,是他在人生最绝境的时候写作完成,可以说,正是因为这本书的写作,让他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极度残酷的环境中顽强生存下来,目睹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通过写作这本书,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境中继续生活下去的意义和勇气,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他用他传奇的一生真的诠释了什么叫做终极的自由,那就是不管面对怎样的绝境,我们永远都有选择自己心态的自由。
第二本是《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是在我大学期间读到的,当时给我的震撼现在还记忆犹新。
一个罹患重病(好像有点像霍金的渐冻症)的年过七旬的老人莫里,作为社会学心理教授,1994年,当他知道自己即将因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与自己的学生,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相约,每个星期二给学生上最后一门课,课程的名字是人生,课程的内容是这位社会学教授对人生宝贵的思考,课程总共上了十四周,最后一堂是老人的葬礼。
老人谢世后,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出版,定名为《相约星期二》。书中涉及有关世界与死亡,家庭与感情,金钱与永恒的爱等人生永远的话题。
每一堂课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也让我一遍遍去思索自己人生的意义,更开启了自己“向死而生”的旅程。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些好书的陪伴,我很早就开启了为自己而活的心灵之旅,也真正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想书中这样一段话分享给大家,与大家共勉!
“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像佛教徒那样。每天,放一只小鸟在你的肩膀上问,’是今天吗?我准备好了吗?能生而无悔,死而无憾了?’…… 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我们不需要对死亡太过畏惧,但一定也不是草率地对待死亡。向死而生,活在当下,在每一个当下的瞬间,忠于内心,活出喜悦,那么,在死亡大考来临之前,相信我们能够坦然面对,然后自信地和自己说一句,我过了极好的一生,此生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