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在边境讲和并脱离接触之际,一批中国空军战机飞越雪域高原,前往邻国巴基斯坦参加联合军演。
此举证明,解放军对印方向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没有因为中印关系出现好转迹象而彻底停止,而是依旧留了不少战略后手。
由巴基斯坦军队主办,中国、沙特、土耳其等23个国家的军队参加的“印度河之盾-24”空军联合演习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等地举行。中国空军派出了歼16、歼10C以及空警-500预警机与巴基斯坦空军一道参加了系列军演中的“印度河之盾-C”演训。
尽管中巴两军都没有明确此次军演中的“假想敌”是谁,但考虑到中巴两国的现实国防需求以及南亚方向的地缘态势,中巴空军现在强化联合作战能力的主要目的,恐怕还是要防备印度方向的战略威胁。
这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尽管中印在边境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中国对于中印关系的未来走向仍旧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
在经过4年多的艰难谈判后,中国与印度刚刚达成协议,确定了双方在中印边境西段停止军事对峙,双方一线部队脱离接触后撤。最新的卫星图显示,相关的后撤工作已经开始。
就在双方达成协议后,中印高层在金砖峰会期间举行了面对面会晤。中印关系确实出现了缓和迹象。
可我们也必须清楚,中印现在能够实现边境脱离接触,缓和双边关系事实上是双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各退了一步,完成了一次阶段性的战术调整,在战略层面,中印之间的矛盾仍旧没有得到解决。
简单来说,在今年早些时候的印度大选中虽胜犹败后,莫迪领导的印人党政府更多地将精力放到了解决国内发展问题上,印度比以往更加需要缓和与中国的关系,通过与中国在经济上的合作,来推进自身的工业发展计划。中国则是需要将主要精力转向东方,解决台海等问题。
双方现阶段都不想继续在边境方向保持对抗,这才有了此次两国顺势而为,趁着金砖峰会的机会达成暂时和解,为后续全面军事降级,恢复中印关系正常化打下基础。
但从长远角度上看,中印在边境等问题上的矛盾仍旧没有彻底解决,且国际局势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中印关系的发展。
首先,中印在边境西段只是暂时脱离了接触,为后续恢复这一方向局势的基本稳定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基础。中印之间数千公里边境线的正式划界仍旧是无从谈起,尤其是在藏南问题上,中国不可能放弃对藏南的主权诉求,印度也不可能主动退出藏南。
其次,印度上下仍旧将中国视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试图在制造业等领域与中国展开竞争,取代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这就决定了,中印在经济等领域也会有着诸多矛盾与冲突,印度方面很有可能再次挑起事端,借助边境问题增加自己手中的谈判筹码。
最后,莫迪政府的外交战略仍旧是利用印度在国际地缘格局中的特殊地位,以较为“灵活”的身段为自己争取筹码,在很多领域,印度恰恰需要与西方保持合作。只要华盛顿方面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好处,印度仍有可能通过在边境挑起事端,来巩固美印的合作关系。
这些现实问题,便决定了中印在边境问题上再度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将会持续存在。这就要求中国不能停止自身在对印方向的战略布局,必须继续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军事、外交等多领域行动,强化自身的对印战略优势。
在军事上,除了与巴基斯坦方面强化军事合作,提升协同作战能力,解放军仍旧会保持西部战区部队的新锐装备更换速度,一面在双方现有协议允许的范围内,在一线维持常态化的巡逻警戒,一面在二线地带保留足够的机动力量。
在基建领域,之前西藏自治区等地政府确定的公路、铁路以及机场建设计划仍将按部就班进行,确保内陆地区的作战部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抵达中印边境一线。
在外交上,中国需要维持并发展与印度周边邻国的关系,利用莫迪政府的邻国优先政策失效,周边国家普遍出现“印度退出”浪潮的机会,打造对印外交包围圈,以便在未来处理地区事务时,获得更多外部助力。
整体而言,中国不想破坏中印间来之不易的友好沟通氛围,打断两国关系好转的进程,但也不会忽视两国关系发展中存在的现实战略问题,放弃自身的长远布局,给印度方面可乘之机。中国现在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在军事等领域行动,恰恰就是在为中印关系的长远发展打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