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无仅有的好时代,父母努力工作,只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在这背景下,心理问题、自残、自杀现象却创下新高。
青少年问题越发严重,专家发现,一切都因“四无”在作祟。
矛盾中的合理
调查数据证明,我国将近25%的青少年,自评认为存在轻度或者严重抑郁问题,而至少3000万名17岁以下的儿童,面临着情绪或者行为问题。
有些家长不太能理解,缺吃少喝的时候,孩子都健健康康的,为何衣食无忧了,心理却开始不健康?
有些过激的父母,更是认为孩子不识好歹,整个家庭如此辛劳的工作,都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优质的生活,孩子整天什么都不用干,到家就能吃热饭,吃完饭了就可以回屋里看书,一点家务活都不做,生活到底在“不开心”些什么?
“四无”心理的关键之一,就出在学习上,调查发现,超30%的学生都存在厌学情绪,在孩子们的视角,他们并不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诡异的是,之前这种想法大多都出在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近几年,越是成绩好的却越是厌学。
拥有名牌大学期待的,是这些孩子们的家长,人生固化在进入名牌大学,这并非他们追求的学习意义,追求与现实的的碰撞,很容易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幕后推手,很多家长会下意识的将孩子的学习成绩当做平衡一切的参照物,成绩进步了,最近一段时间就好好努力了,不过还有进步空间,成绩下滑了,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偷懒了,不管孩子怎么做,好似都不能达到父母的期待。
“四无”心理的又一种表达,源自无聊的真实世界。
互联网成就了一批人,也让很多人愿意将自己的日常琐碎分享到网络上,可分享渐渐变质,恶化成了依赖,没了网络,世界好似一瞬间成了索然无味。
有个孩子,因为父母砸了自己最喜欢的游戏机,选择自杀,遗言中写:我赖以生存的动力,在我父母的眼中什么都不是。
如此事件并非偶然,网络的高普及,越发让人沉浸其中,继而逃避在真实世界中的心理需求,一旦网线被切断,心中的那根弦也随之松开,“空心病”的典型症状,正在麻痹一个又一个的孩子。
丰富中的空虚
19岁考上北大的状元,却选择自杀,未遂,他的疑惑,很多人都有。
“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得到什么,19年时间,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或者说,从来没有活过”。
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浓浓的“无价值感”,明明生命还年轻,枯竭感却早早到来。
荣成四无心理之一,家长以为孩子是幸福的,可这高压的生存环境,鲜少有人会想,孩子是否能够适应?
物质层面的富足填补不了精神上的空虚,很多孩子都在被推着走,麻木不仁中,供养不足的精神世界让孩子失衡,除了被动,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四无”心理中的最后一个,落在无能的社交上。
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是永远存在于社会上的状况,可偏偏,越来越多的人,退化了社交的能力。
独生子女、独居青年,相关存在演化出了孤独经济,有条件的年轻人,主动选择封闭自己的社交圈,当然,也不排除有被迫接受的。
忙于工作的父母,主动为孩子寻找网络替代品,一系列的语音机器人横空出世,渐渐的,对机器人的依赖甚至超过了父母,而从幼时就习惯的生活状态,也让孩子长大后,选择比较“宅”的生活。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心理十分敏感,家长需要重视,也需要改变不恰当的教养模式,给孩子机会从繁重的课业中抽身,去体验真实的生活,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去找寻和培养自己的热爱。
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人间拴住孩子的羁绊,让精神世界开出鲜花,需要的不是很多钱,而是很多爱,想拥有一个优秀的孩子,前提是,这个孩子是健康的。
虚无的内心,走不了远路,结实的脚印,才是人生的红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