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总科—蜾蠃科(下):方蜾蠃
6.方蜾蠃
方蜾蠃(学名:Eumenes quadratus),蜾蠃科蜾蠃属的一种昆虫。头部正面观宽大于高,但窄于胸部宽。
(1)形态特征 ①雌蜂
额部呈黑色,两触角窝之间隆起处为1黄斑,额沟不明显,两复眼内缘,由唇基上端开始,至复眼上部1/3~1/4的明显凹陷内,有1窄条状黄斑,额部密布粗糙刻点,颅顶部不甚隆起,亦密布刻点,均覆有短毛,单眼呈倒三角形排列于两复眼顶部之间,单眼褐色,前单眼略大于后单眼。颊部黑色,仅于两复眼后缘靠上部,各有1邻接复眼的窄条状短黄斑,颊部刻色较浅,覆有短毛。触角支角突、柄节均呈黑色,鞭节外侧呈黑棕色,内侧为锈色。唇基为黑色,布有较大的刻点,覆有短毛,高大于宽,唇基端缘凹陷明显,唇基上部中间时有黄斑。上唇暗褐色。上颚基部黑褐色,端部近棕色,端部齿尖锐,内缘有3个较尖的齿。
胸部 背面观近卵形。前胸背板前缘基本截形,中央略凸起,肩角不明显,背板呈黑色,密布粗大刻点,覆有短毛,仅沿前缘两端常各有1黄色极窄的斑,后缘中央沿与中胸背板相联处有1黄色带,较窄。中胸背板长大于宽,中间自基部起,隐约可见一窄的纵隆线,背板全为黑色,密布粗大刻点,覆以短毛。小盾片长方形,全呈黑色,密布粗糙大刻点,覆有短毛。后小盾片为五边形,密布粗糙刻点,覆有短毛,中央两侧常各有1对称的黄色小横斑。并胸腹节全为黑色,背部中央有1较浅的纵沟,背部和两侧部均布有粗糙的刻点,覆有短毛,后端部无明显的两侧角状突起。中胸侧板亦全为黑色,布有粗糙刻点,覆有短毛。后胸侧板全为黑色,较光滑,仅沿边缘有些刻点。翅基片呈棕色,基部色近黑褐,光滑无刻点。翅呈棕色略浅。各足均呈黑色,仅在各足股节端部和胫节基部的膝部处及胫节内侧大部为棕色。各足爪明显有齿。
腹部 第一节基部仅为端部粗的1/4,柄状,第一节背板密布粗糙刻点,覆有短毛,全为黑色,仅端部有1沿边缘的中央两侧各有1小突起的窄黄带状斑,近端部中央处略凹陷,两侧瘤不明显,略呈丘状突起,第一节腹板黑色,极光滑几无刻点。腹部第2节背板隆起甚明显,密布粗糙大刻点,覆以短毛,全为黑色,仅沿端部边缘有1中央略凹,两侧隆起的带状黄斑,在黄斑中央,小凹陷之下有1棕色小横斑,背板中部刻点粗大,两侧渐变浅而稀,第二节腹板平坦、光滑几无刻点,腹部第二节从侧面观的宽度大于从正面观的宽度,在第二节端部形成一棕色、光滑的褶状檐。腹部第三至五各节背板均明显隆起,全为黑色,各节沿端半部布有较浅的刻点,覆有短毛,各节之腹板亦全为黑色,布有极浅的刻点及短毛,第六节背、腹板近三角形,全为黑色,布有浅刻点及短毛。第三至六节经常缩入硕大的第二节内。
体长约15毫米。
②雄蜂
极近似于雌蜂。唇基为黄色。触角鞭节端部呈钩状。腹部7节。体形较小。
体长约13毫米。
(2)地理分布
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四川。
7.断带黄斑蜾蠃
断带黄斑蜾蠃(学名:Katamenes sesquicinctus)属于膜翅目蜾蠃蜂科。
(1)形态特征 ①雌蜂
头部 宽大于长.略窄于胸部宽。额部至颅顶及颊部均黑色,唯两复眼后缘上部,各有1窄带状黄斑,紧邻复眼。额部密布刻点及短毛。两复眼内缘,紧邻复眼,各有1窄长黄斑。触角窝之间明显隆起,有1近长方形的小黄斑。单眼呈倒三角形排列于两复眼顶部之间,前单眼略大。颅顶密布刻点及短毛。颊部刻点浅,覆有短毛。唇基黄色,上半部隆起,两侧边缘黑色,中央有1近弧形的黑色暗斑,无明显刻点,但覆有短毛,端部边缘基本截形,仅略凸起。上唇呈暗黄色。上颚黄褐色,内缘3齿大而较钝,端部齿尖锐。触角支角突和柄节上半侧黑色,下半侧黄色,梗节和鞭节背面黑色,腹面橙黄色,向端部黑色区渐大。
胸部 背面观近长椭圆形,底色黑上有黄斑。前胸背板前半部黄色,后两侧为黑色,背板密布刻点及短毛,前缘平截状,有肩角。中胸背板黑色,密布刻点及短毛,中间有1细纵隆线,背板中部隆起。小盾片矩形,黑色,布有刻点及短毛,前面有1对相靠拢的黄色、矩形小斑。后小盾片横带状,后缘呈弧形,布有刻点及短毛,中央黄色,周边黑色。并胸腹节中央有1向端部渐加深的沟,其上部有刻点及短毛,后部两侧无角状突,中央沟及沟两侧为黑色,节侧面呈黄色。中胸侧板全部黑色,其上密布刻点及短毛。后胸侧板全为黑色,其上侧片刻点密布,覆有短毛,下侧片刻点稀,较光滑,但有较短毛覆盖。翅基片黄色,中间有1模糊的褐色小斑。翅呈浅褐色。前、中、后足的基节和转节均为黑色,股节全呈黑色,但端部为黄色,前、中足胫节呈黄色,跗节均呈棕色,后足胫节为深黄色,端部色加深呈棕色。爪均有齿。
腹部 第一节柄状,基部细,中部开始加粗,端部粗约为基部的4倍,背板中央有1较深的纵沟,密布刻点及短毛,节呈黑色,仅于端部有1中间略凹的黄色斑,腹板光滑,端部有黄色边缘,节中部两侧瘤呈丘状突起。腹部第二节大,背板黑色,具黄斑,端缘有1中央略凹陷的带状黄斑,中部两侧各有1内端向基部倾斜的带状黄斑,背板光滑,中间隆起,向下包覆平坦而光滑的腹板,腹板黑色,但端缘中部有1中央有小凹陷的近矩形的黄色斑,中部两侧各有1内端向端部倾斜的、基部与背板中部带状黄斑相连的带形黄斑。第三至六各节之背、腹板均呈黑色,并均较光滑,第六节背、腹板端部尖,成角状。第三节背板端部中央两侧有时各有1环状黄斑。
体长约17—20毫米。
②雄蜂
近似于雌蜂,但头部唇基为黄色,中间无暗色斑。上颚黄色,端部近棕色。前足股节背面隆起较粗壮,腹面平坦。各足爪上齿细小。腹部第三节背板端缘常有1类似第二节背板端缘的黄斑。腹部第三至六节腹板中间,自端缘起均有1中央有小凹陷的、近梯形的浅黄色斑。腹部第七节背、腹板均呈黑色。
体长约15—18毫米。
(2)地理分布
河北、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
8.前旁喙蜾蠃
前旁喙蜾蠃(学名:Pararrhynchium ornatum),头部宽略窄于胸部,头宽大于高。额部黑色,仅于额沟处有1黄斑,密布粗糙刻点,覆有浅色短毛。单眼暗褐色,呈倒三角形排列于两复眼顶部之间。两触角窝之间隆起,支角突黑色,触角柄节前缘黄色,后缘黑色,梗节和鞭节背面黑色,腹面锈色。颅顶部及颊部亦呈黑色,仅于颊上部左右各有1小黄斑,布有较浅的刻点,覆有浅色短毛。唇基略隆起,宽大于高,呈黄色,但端部中央有1叉形黑斑,端部两侧呈2齿状突,中间凹陷呈弧形。布有浅刻点及短毛。上唇黑褐色。上颚黑褐色,端部近棕色,齿较钝。
(1)形态特征 ①雌蜂
胸部:前胸背板前缘截状,肩角明显,前缘中部两侧各有1对称三角形黄斑,余均黑色,密布刻点,密覆浅色短毛。中胸背板全呈黑色,有纵沟4条,布有较浅刻点,覆浅色短毛。小盾片矩形,两侧上部有凹陷,中间有纵沟,全呈黑色,唯中部两侧各有1对称点状黄斑,布有刻点及浅色短毛。后小盾片横带状,两侧下凹,全呈黑色,刻点粗大,覆短毛。并胸腹节全呈黑色,中部略凹陷,有横皱褶,两侧刻点粗糙,密覆浅色短毛。中胸侧板中部有1三叉状凹沟,全呈黑色,仅于上部中央有1黄色点状斑,刻点浅,覆浅色短毛。后胸侧板较窄,全呈黑色,刻点浅,覆较稀的短毛。翅基片光滑,棕色,翅亦呈棕色。各足均黑色,仅前足胫节内侧,中、后足胫节基部前侧及各足跗节腹面近棕色。爪有齿,爪垫明显。
腹部:第一节背板前侧面黑色,背面黄色,刻点较密,覆浅色毛,第一节腹板全呈黑色,近三角形,刻点粗大,覆短毛。第二节背板黄色,但自基部向中部延伸1黑色圆形斑,近基部两侧亦呈黑色,刻点极浅,仅近端部边缘刻点略深,稀覆浅色短毛,第二节腹板除端部边缘呈黄色外,余均黑色,刻点稀而浅,稀布短毛。第三、四节背板黑色,仅端部边缘黄色,刻点浅,覆短毛。第五节背板及第三至五节腹板均黑色,但沿端部边缘呈棕色,刻点稀而浅,覆短毛。第六节背、腹板全呈黑色,几无刻点,稀有短毛。
体长约14.5毫米。
②雄蜂
腹部7节。触角13节。
体长约11毫米。
(2)地理分布
河北。
9.马费蜾蠃
马费蜾蠃(学名:Phiflavopuncfatum continentale),是蜾蠃科马费蜾蠃属节肢动物。其成虫平时无巢,营自由生活,仅于雌蜂产卵时,才衔泥建巢,或利用空竹管做巢,每巢产一卵,以丝悬于巢内侧,并外出捕捉鳞翅目幼虫等,经蜇剌麻醉后贮于巢室内,以供其幼虫孵化后食用,一室常贮20-30条之多,封口后,成虫即它飞。其巢多筑于树枝、树干、石上、地上及建筑物等处。蜾蠃有寄生习性,我国浙江省曾在农田悬挂竹管,诱其产卵借以防治农田害虫。成虫体长约18毫米。
10.黄缘蜾蠃
黄缘蜾蠃(学名:Anterhynchium flavomarginatum),是蜾蠃科节肢动物。
(1)生活习性
或利用空竹管做巢,每巢产一卵,以丝悬于巢内侧,并外出捕捉鳞翅目幼虫等,经蜇剌麻醉后贮于巢室内,以供其幼虫孵化后食用,一室常贮20-30条之多,封口后,成虫即它飞。其巢多筑于树枝、树干、石上、地上及建筑物等处。蜾蠃有寄生习性,我国浙江省曾在农田悬挂竹管,诱其产卵借以防治农田害虫。成虫体长约18毫米。
(2)分布地区
北京、浙江、江西、四川、广西、福建等地。
11.川沟蜾蠃
川沟蜾蠃(学名:Ancistrocerus parietum),蜾蠃科蜾蠃属的一个物种。
(1)寄生范围
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幼虫。
(2)地理分布
法国、欧洲、北美;东北、四川;庆阳(镇原)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