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长平之战,赵国屡战屡败,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国力不济还是朝堂之争致使战局节节败退?在分析这场战争时,笔者认为,赵国的失利并非单单是因为国力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朝堂上的纷争。根据当时的形势来看,廉颇被撤换已经成为必然,即使不以赵括取代廉颇,其他将领也可能接替他的职责。这一决定并非源于赵国国力不足,而是因为朝廷已决定采用主攻的策略,而一旦陷入野战,不管派遣何将领带兵,都难以匹敌白起的威力。
对于长平之战的持续时间,史学界存在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一旦秦赵双方进入对峙阶段,赵国首当其冲地陷入困境,这不仅仅是国力上的问题,更在于朝堂上的纷争。秦赵双方的前线军队庞大,每天的开销都是惊人的数字,即便秦国国力相对较强,也会感到经济的紧张。而赵国之所以率先提出求和,然后换帅,根本原因还是在朝堂内部的分歧。在朝堂上,赵国一分为二,一派支持廉颇的坚守,另一派主张更换主帅,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而赵孝成王明显倾向于支持主动出击的一方。在商议对策时,他曾言:“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何如?”这表明他甚至考虑亲自率兵与秦军决战。然而,在谋士楼昌的建议下,赵孝成王最终放弃了亲自出征的打算,改派郑朱前往秦国进行和谈。
然而,赵国在派遣使者郑朱进行和谈时,却遭遇了失败,导致赵国面临“五国不救”的窘境。在国内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赵孝成王无疑感到了朝臣的强大压力,于是决定换帅已成为势在必行的举措。秦国的反间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赵孝成王的选择,但更多地是让他在选择继任者时倾向了赵括。即使没有赵括,赵国在朝堂决定换帅后,不论由何人带兵,都难以在正面野战中击败秦军。这一点从长平之战前期的战况便可窥见端倪。在赵国将长平郡交给秦国时,他们早已料定秦国必定会派白起进攻。在赵孝成王向群臣询问“秦国必定派武安君白起来进攻,谁能来抵挡?”时,平原君赵胜回答“廉颇勇猛善战、爱惜将士”可以为帅,理由是“(廉颇)野战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胜任”(《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引严尤《三将叙》)。然而,实际战事证明,廉颇率领的赵军在面对秦将王纥时屡次战败。
这也印证了当时即使不换上赵括,赵国依然难以在战局中取胜,或许只是不如赵括战败得那么彻底。赵括的责任在长平之战中无法推卸,但笔者认为,赵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并非在国力等客观因素上,而是因为朝堂内部的分歧。在这场充满权谋与决策的战争中,赵国君臣的统一与团结是取得胜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