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人空间团队探访博物馆里的文人空间——上海博物馆东馆今年启幕江南文化主题展厅“江南造物馆”。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陈设布局,本次展览在展出一系列珍贵文物的同时,还复原了文人书房与庭院的场景,让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人日常生活之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尚美的民族,从室庐雅器陈设,到园林叠山理水,衣食住行,阳春白雪,无一不透露出对美的追求。南宋《梦梁录》有记:“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将风雅演绎成生活的日常,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与诗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杨木雕东方朔臂搁

此件黄杨木雕呈扁长形,沿中轴微隆起,平放时可作臂搁。它以圆雕和镂雕工艺雕刻了《汉武故事》中“东方朔偷桃”的传说。黄杨木雕属于雅而不俗的品类,质地坚韧,表面光洁润滑,纹理紧密清晰,色泽光亮,质感如牙雕制品,结实耐用,非常适合精细雕刻,这使得黄杨木雕在雕刻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经》书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中国人的器物审美观里,器与道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文人将自身的意趣与修养,延伸至器物的创作之中,从而通达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是谓以物言情,以物言志。展览以江南工艺文化为背景,陈列一系列珍贵的文物,如茶器、香具、扇骨、文房、赏石、盆景......这些美好的器物,它们含光、温润、静雅,穿越了时空的华光,向观者传递着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美学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西凤留青菊石图笔筒

所谓留青,即利用竹皮与竹肌色泽的差别进行装饰雕刻。该筒身雕饰有洞石一块、菊花三朵、青竹二枝并杂草数茎,青筠去留得当,薄厚恰到好处。潘西凤是明代“金陵派”著名竹雕家濮仲谦之后的第一人,他的竹根印也享誉印坛。他的作品在当时备受推崇,被视为士大夫们追捧的雅玩之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节庵制西湖十景诗彩硃墨

这十色墨,均由各种天然矿物原料制成。每锭墨的一面为乾隆御制诗,另一面为对应的西湖景色图画,搭配着不同的造型和颜色,可谓是匠心独运。汪节庵是安徽歙县人,是乾隆、嘉庆年间歙派制墨业的代表人物,与曹素功、汪近圣、胡开文并称“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他制的墨品被选为江南大使的贡品,成为一时之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过一道暗门,即见书屋一间。几案之上,陈法帖墨宝,以物格致;斋璧之间,悬金石之书,以接古贤。茶炉书卷、兰草山石、文房雅玩,随方置象,各有所宜,清简之中,得一方无尘无垢之境。恰如古人书:“余尝净一室,置一几,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幽幽草木,历来为文人所钟。汪曾祺说:“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草木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赏玩之物,更是一种心性的寄托。深深庭院里,桂馥兰馨,花木扶疏,清风徐来,携来缕缕桂香,更添一份秋意。行过小桥,迎面可见一株枫树立于石栏的一侧,红叶杂从,如锦似霞,旁置赏石一方,山林之气自来。院中多陈松、兰、顽石,一步一景,各有其乐。须臾间,游山玩水,万古一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崂山绿石案供“小方壶”

此石作平冈层叠之山形,其形如绘,画意宛然,色泽苍中含翠,有墨彩淋漓之趣,石质坚凝润泽,如同碧玉,墨绿如黛。传说中方壶是东海中三座仙山之一,而小方壶是一方崂山绿石文房赏石,由于历史上有众多名人收藏,后有吴湖帆为其刻铭作画,谢稚柳补题因而闻名于当今赏石界。

审美,是一种自觉。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先人曾坚守过的美的信仰;当我们在生活之中,对美好的事物潆心注目,便可周全生活中的繁嚣,获得内心的安宁与自在,正如朱光潜说:“慢慢走,欣赏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說明|本文为诗意生活美学编撰,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