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文 | 陈夕 编辑|马青竹

前两天外媒爆料,说几周前的Robotaxi Day,之所以不到20分钟就结束,因为马斯克临时删了很多页PPT。

CyberCab很多的细节,马斯克最后一刻为什么选择避而不谈?

或是心里没底,说得越多投资人问号越多;或是技术太牛,怕被对手逐帧解密。不得而知。

特斯拉一路下跌的股价,证明无人车发布会不够性感。 毕竟这台特斯拉2024年10月才亮相,已经跳票了4年,而且距离量产还有2年。

可类似的车极氪三年半前已经造出来了。

2021年4月,极氪刚刚成立,就依托浩瀚-M架构为谷歌Waymo打造了定制无人车极氪RT。这款同样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车,眼下正搭载着Waymo第六代无人驾驶系统,在美国跑路测。

当然这个项目里,极氪只负责造壳,Waymo负责智驾,与软硬一体的CyberCab本质并不同。

但是极氪“一年磨三剑”的名声在外,也是敢为人先。更何况特斯拉惯于跳票,马斯克还要忙于助力大选和造火箭。

至少这一次,极氪MIX上市,某些方面比特斯拉的步子迈得更大。

造一个新物种

Robotaxi的标配,是没方向盘+没踏板。极氪MIX上市后,全球首个量产的电动旋转座椅先走入了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造新物种的代价是巨大的,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自己都说,“能把MIX如期交付,是吉利造车近三十年来,最具挑战工程研发项目。 ”

别人在人车交互的智舱概念里内卷时,极氪玩起了人与人面对交互的超级座舱。

跳出硬件的同质化,意味着付出极高的研发成本。安聪慧说,开发一款极氪MIX的投入,是中大型SUV的2.8倍。

站在做生意的角度,这么做值不值,不同车企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有一个细节,当初理想MEGA参数图片)上市的时候,不少人认为外形如此超前的车,和旋转座椅很配,但是李想走了常规路线。

今年北京车展上,美团CEO王兴特意去极氪展台看了MIX的旋转座椅,转头去问李想为什么做不到。李想便特意过来找安聪慧,两个人聊了20分钟的设计问题。

对“成本杀手”李想来说,量产旋转座椅在现阶段肯定不是个好生意,投效比太低。这也应该是过去几十年,没有国际大厂选择把这一概念落地的原因之一。

但是放在极氪身上,又很合理,因为这个品牌在吉利集团内部的人设,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负责思考未来的极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氪这个品牌,对整个吉利来说,就应该更加前瞻,这是战略性思考,不是短期行为。”安聪慧认为,在现有细分市场获得更高占有率的同时,极氪还要探索和布局未来。

把想象落地,要多花钱

如果说,目前车企普遍比拼的“冰箱彩电大沙发”,算是软装的话,极氪MIX这次直接在硬装层面进行了颠覆性创新。

“看着不大,坐进去不小”,是人们对极氪MIX的第一印象。为了让一台4.7米的车,实现超3米的轴距,获得超过93%的有效乘坐空间,极氪选择了前EX麦弗逊+后多连杆机构,再加上创新的斜置防火墙和独特的减震避让设计,实现更短的前后悬架布局。

独特的悬浮对开电动车门,是另一个让人惊艳,同时也饱受争议的设计,因为B柱“消失了”。

安聪慧说,这个车门设计的灵感源自飞机外摆门,更大的敞口可以解决进出便捷性问题,而飞机的安全可靠又是有口皆碑的。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和不少飞机工程师及制造商进行过探讨,认为取消传统B柱的做法放在极氪MIX上可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仿照飞机舱门原理,极氪MIX将传统汽车的固定式B柱,改为了集成在车门内的隐藏式B柱——四根直径约70mm的一体成型热气胀钢柱。

结果是,极氪MIX在保证高安全性的同时,拥有了史上最宽的近1.5米的进出空间,代价则是为了两扇门,付出超4亿的研发成本,和普通车门5倍的制造成本。

当然,花费成本最高的,还是可以滑动旋转的座椅。

主副驾座椅能270°电动无级悬停,配合移动中岛,意味着灵活多变的车内布局,也意味着传统固定在B柱的安全带,不再适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杨大成说,他们专门为这套座椅建立了虚拟实验室,模拟各种空间布局和相应参数。

而把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再叠加上滑轨和转盘后,相当于给普通座椅的强度叠加了三层Buff,所以为了保证碰撞安全性不打折,极氪MIX的座椅强度比传统座椅增加了四倍。

“从最开始的硬件概念台架,到后面的安全、耐久实验,一共经历了五轮台架,一个座椅的开发成本是常规座椅的3倍以上。”

创新的代价,叫好不叫座?

把颠覆性创新落地的过程,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最终极氪MIX推出了两个续航版本,售价27.99万元和29.99万。有人认为对于一款中型纯电跨界车来说,这个价格不便宜,但是从成本角度来看,这个定价已经让极氪管理层“心在滴血”了。

如果讨巧一点,极氪可以选择把旋转座椅作为营销噱头,然后再推出更便宜的低配版,拉低价格门槛。

但是极氪没有这样做,延续了此前001、7X等产品的策略,只区分续航和电驱,其他配置全部拉满。

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林金文说,极氪的经营逻辑,就是SKU必须足够少,版型足够标准,不让用户为高低配纠结。

安聪慧进一步补充,极氪MIX就是要给用户极致的体验,不给用户留遗憾,“极氪不造无聊的电动车”。

但是销量,依然是极氪MIX无法回避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积极的一面,极氪MIX这样的新物种,不缺关注度和话题,而这种热度能否转化为订单,是另一个问题。 理想MEGA是前车之鉴。

“创新当然可能会付出代价,”安聪慧坦言,“我觉得只要这款车对未来出行的理解,能给行业带来积极作用,就足够了。做到了这些,销量也会有更好的表现。”

必须承认,创新并不意味着小众和销量差,而且在通过大胆的品类创新,收获好口碑和高销量方面,极氪有过不少成功的经验。

比如,极氪001在猎装车市场创造了销量神话,极氪009在40万以上的豪华MPV市场做到了第一。这两条赛道,原本都不被看好。

可能正是这些成功的经验,给了极氪信心,有勇气把步子迈得更大一点。

安聪慧再次提及特斯拉,“特斯拉当时也是一样的态度。企业要有战略高度,对未来有更多的思考和准备,这点很重要。”

谁都无法评判,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哪个更重要。未来的事,还是交给未来给出答案吧。

—THE END—

出行百人会 | AutocarMax

追踪汽⻋出行产业链进化,关注新产品、新科技、商业逻辑与商业人物,影响圈层中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