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高常生 通讯员 党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走进黄陵县的校园,孩子们将剪纸、麻绣、纺织和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融入日常学习,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生根发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黄陵县河西小学教育集团总校,一堂剪纸社团课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着。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稚嫩的小手学习着剪纸的要领,“不描、不画,一把剪刀,一张纸,剪世界万物”,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就呈现在了眼前。“我从二年级就开始学习剪纸,我喜欢剪纸,现在都能剪鹅和许多其他动植物了。”剪纸这项传统技艺正在学生王锦瑶的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学校坚持开设面花课和传统剪纸课,将非物质文化引入校园,与学校原有的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非物质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这对学生的心智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让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的成长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更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河西小学教育集团总校学生教学副校长寇晓莉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河西幼儿园,这里的麻绣、面花、剪纸作品也让人眼前一亮。小小孩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颗童心游离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中,不一会就制作出各种图案和装饰品。5岁的王怡轩是麻绣班的小小成员,拿起针线的她化身稚气未脱的能工巧匠,绣线在小手中变化出各种图样,顷刻间一只栩栩如生的蜜蜂浮现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传统的手工艺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是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河西幼儿园业务副园长樊芳芳说,“我们开设麻绣、剪纸、面花等诸多领域的特色非遗文化课程,旨在引导孩子们在欣赏、分析、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各类技艺,传承非遗文化的精华。”

在黄陵县的各个校园内,非遗文化的传承正在开花结果。从剪纸到麻绣,从纺织到面花,陶艺、版画每一项传统艺术都在孩子们的手中得到了新生。在提高了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也牵拉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弦,把传承思想融入日常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