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便利的乘坐工具,每天穿梭在钢铁中,承载着如潮的人流,它的安全性关乎每一条生命,每一颗心。
繁忙的地下世界,因人潮汹涌、空间封闭,不幸成为了某些恶意者的目标,世界各地的地铁袭击事件,对我们都是一个个沉重的警示。
01
地铁安检的必要性。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我国相关部门在公共安全领域,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其中就包括在地铁系统中,实施严格的安检措施。
从2007年北京地铁首次实行安检以来,铁系统内发生的恶性安全事件,数量大幅下降,有社会治安环境整体向好的因素,但地铁安检所起到的“过滤”作用,也不可忽视。
它的存在,就像是一道无形的防线,将危险拒之门外,它能有效防止爆炸物、化学物品等危险物品,进入到密集的地方,更能对潜在的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降低作案的可能性。
所以安全从来都不是免费的,为了维持这道“安全线”,我国每年都要投入巨额的资金,用于安检设备的购置、维护以及安检人员的培训等等。
部分成本也会通过票价等形式,转嫁到乘客身上,对大多数国人来说,安全是无价的,他们愿意为了安全付出一定的代价,因为安全才是最大的幸福。
更何况与欧美国家高昂的医疗费用,和社会治安成本相比,我国安检的成本,其实并不算高。
02
地铁安检的争议点。
在拥挤的地铁安检口,警报声偶尔发出警告,人群也如长龙般缓缓前行,有的焦虑时间,担心耽误工作,有的抱怨程序繁琐,效率低下。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有时安检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期,安检口的长队,成了城市中的“独特风景”,网络上也时有质疑的声。
的确地铁安检的效率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反对者认为,中国地铁安检的效率与高昂的成本不匹配,在一些人流量较小的车站,安检设备和人员的配置有些“大材小用”。
而在一些人流量巨大的车站,就算增加安检设备和人员,也难以完全满足乘客的需求,一些安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也饱受诟病。
他们机械地重复着“打开包,拿出水”,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应该成为一种形式主义,他们认为在地铁站设置一道道关卡,不如加强对地铁线路、车辆的维护保养,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
我们也需要依赖科技手段,提高安检的效率和准确性,在地铁站设立不同级别的检查通道。
可运用人脸识别、智能识别等技术,来缩短乘客候车时长,提升安检精准度,同时加强巡逻,排查可疑者,从根本上防范犯罪。
03
多元化的地铁安全模式。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世界,会发现地铁安检并不是全球通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地铁安检并不常见。
他们没有严肃的安检员,乘客自由进出,享受便捷的出行,那这些国家是难道就不担心恐怖袭击、暴力犯罪等安全事件,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和安全形势,也都有自己的一套安全保障体系。
日本经历过“沙林毒气事件”,但他们地铁还没有全面实施安检,是因为他们社会普遍认为国民素质较高,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定,不需要像中国一样进行强制性的安检。
也是因为他们的地铁多为私营,负担不起安检成本,所以只能采取其他措施,增派警力,安装监控摄像头,以及强化乘客的安全教育。
欧美的地铁安全模式与日本类似,也更加注重“软实力”的建设,加强情报收集和分析,提前预防恐怖袭击,加强对地铁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地铁站内设置紧急求助装置,方便乘客在遇到危险时及时报警等,这些“软实力”的建设需要长期积累,短期内难以见效。
安检除了现实的安保功能外,还承担着一种微妙的心理作用,它为乘客提供了一种安全感,“一切尽在掌握”的错觉。
当你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步履匆匆地走进地铁站,对熙熙攘攘的人群,你是否会感到一丝不安,发出的“嘀”的一声,工作人员检查你的背包,反而会让你感到安心。
这种安全感,源于一种心理暗示,有人在保护我,我可以放心乘坐地铁,就算我们都知道,并不能完全杜绝安全隐患,但它至少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慰藉,让我们在面对未知的风险时,能够更加从容淡定。
发生地铁安全事件,总会有网友感叹,还好我们有安检,安检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能够抵挡一切危险,也可能成为一种“依赖”。
人们已经习惯了地铁安检的存在,视为安全乘坐体验的一部分,一旦安检消失,人们可能会感到不安,担心地铁的安全保障降低。
从而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可导致一些不法分子趁机作案,所以地铁安检的去留,是一个安全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心理问题。
保障安全的同时,消除人们的焦虑,让他们在没有安检的情况下,还能够安心乘坐,这需要政府、地铁运营部门、媒体以及每一位乘客的共同努力。
地铁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一个社会的缩影,安检是一道安全防线,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一种文明的象征。
信源:央广网2023年11月29日,关于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至少29人受伤,已被定性为恐怖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