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自由”这个词放在以前,对韩国人来说是那是简单的事情,谁让在他们那里吃泡菜,像喝水一样普遍,但谁会想到有一天,现在连吃泡菜都成了奢侈?
魔幻的场景真真切切地在韩国上演了,一向被视为国民美食的泡菜,价格一路狂飙,涨到了让人咋舌的地步。
原本国民美食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现在它却成了难以触及的梦。
01
韩国“泡菜自由”,还能实现吗
那些每天都要来上几口泡菜,才算完满的“老泡菜”们,看着“泡菜危机”,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有人开始怀念起以前泡菜自由的日子,那一碟碟泡菜免费供应,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哪像现在还得掂量着钱包,数着叶子吃。
追寻过去的味道,人们尝试用各色蔬菜为原料,制作新派泡菜,在市场上也小有名气,却无法触及大白菜在韩国人心中的特殊位置。
可以说泡菜对他们不只是一道小菜,它承载着浓厚深情,还有独特生活方式,2024 年的夏天,他们经历了干旱的煎熬。
持续的酷热和少雨,让大白菜的生长环境,变得异常的恶劣,作为一种喜凉爽气候的蔬菜,它在高温环境下,很容易出现生长缓慢、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等问题。
他们专家们预估,在这种极端气候下,今年的收成,将至少减少达四成,产量急剧下降,市场上的价格也跟着急剧攀升。
九月的时候,他们的批发价高出去年一半还多,零售价格更的让他们的来百姓咋舌,在首尔地区,超市里的大白菜标价,高达每公斤120元人民币,是平常价格的两倍还要多。
高昂的白菜价格,不少韩国的民众直呼“吃不起”,纷纷减少了泡菜的消费量,价格的飙升仅是“泡菜危机”的导火索。
韩国地狭人稠,农地更是稀少,生产向来规模有限,城市化的迅速推进,更多青年投身城市,劳动力严重匮乏,生产者年岁渐长。
目前他们50%以上的农业人口,是6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他们的农业长期以来以单一种植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自然灾害或市场变化的冲击下,他们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当地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水平也有限,这些因素都让他们农业发展,愈加的艰难。
02
“救急者”还是“搅局者”
我国是白菜生产的泱泱大国,种植技艺娴熟,产业链条完备,足以向韩国提供稳定的供货量。
我们的白菜价格低廉,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可韩国民众的反对声浪没减退,他们怀疑白菜的质量安全,还视为对本土农业的威胁,情感上难以接受。
在一些韩国人看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白菜的种植过程中,可能会使用过多的农药化肥,残留超标存在安全隐患。
长期依赖种植白菜为生的韩国农民,对中国白菜的进口,他们担心白菜价格走低,行业萎缩,更焦虑自身的生计,担忧与恐惧交织,让他们对进口政策强烈抵触。
他们认为我们产品质量低劣,不安全,不愿意购买和食用,就算我们的白菜价格更便宜,他们也不愿意买单。
在韩国社会,这种对“国产”的执着,和对“进口”的排斥,已形成了一种根深的“身土不二”的观念。
传统的“身土不二”思想的熏陶下,进口白菜被部分韩国民众,看做文化上的侵略,他们认为这损害了韩国的文化尊严,是无法忍受的。
03
公开抵制vs暗中接受
对进口白菜,他们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质疑,还有抵触情绪,但在高昂的价格面前,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在坚持和现实选择之间摇摆不定。
迫于生活成本的压力,他们择价格更便宜的中国白菜,但他们又不想被贴上“不爱国”的标签,在公开场合仍坚持抵制的立场。
这种“公开抵制,暗中接受”的两面性,成为了一道耐人寻味的社会景观,一些韩国媒体和网络平台,也参与到这场舆论战中,他们有的煽动民族情绪,将中国白菜妖魔化,称为“毒白菜”、“垃圾白菜”。
有的试图引导理性讨论,呼吁民众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白菜,不要被偏见和谣言所左右,他们最大的搜索引擎Naver上,关于“中国白菜”的搜索量一度飙升至到榜首,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混杂在一起,让民众无所适从。
一些商家也开始利用民众的复杂心理,玩起了“文字游戏”,他们大量采购中国白菜,来降低成本,又在产品包装和宣传上,刻意淡化隐瞒白菜的产地,或者使用“进口白菜”、“优质白菜”等模糊的字眼来代替。
还有一些商家反道而行,打出“100%韩国产白菜”的旗号,来吸引那些坚持“身土不二”的消费者,价格也比平时高出一大截。
“身土不二”作为他们一种传统的文化观念,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都影响着韩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商品、信息、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趋势不可阻挡。
一些人认为,要倡导开放包容,对外来文化,汲取他国之长,可以增进本国的太多好。
应对未来的挑战,韩国需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多元化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
要继承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外来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共同发展。
信源:凤凰网2024年10月21日,关于韩媒终于承认,已被中国超过!韩国人:中国白菜永远比不上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