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刚刚进犯朝鲜,越过三八线时,国内便在1950年7月10日成立了“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但这个委员会的成立并非一帆风顺,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的,也是经过多次会议商量的。

彼时的新中国国内仍然对出兵和不出兵的问题争论不休,基于此,毛主席决定委托主持日常工作的周总理召开中央军委会议。

会议主要是讨论如何加强东北边防和如果时局一旦恶化是否要出兵的议题,参加会议的人也要与国防有关,周总理召集了时任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任军委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和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东北野战军司令林彪,以及李涛、肖劲光、肖华等有关人员也出席了这次军委会议。

但在是否出兵的问题上,与毛主席不一样,林彪的态度一直是不支持的。

在后来再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林彪曾说:“为了救一个几百万人的朝鲜,而打烂一个五亿人口的中国是划不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彪的不同意主要来自两点:首先,美国是工业强国,各种军事装备都十分先进,现役军人也打过多年的仗,素质都很高,美国国内也有充足的资金可以支撑美国人打这场战役,而我国打了多年的仗才刚刚建国,正是要好好发展的时候,尽量不和其他国家起冲突,尤其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一旦打起拉锯战会拖垮新中国的经济;

其次,苏联方面也并不愿意在正面战场与美军相遇,斯大林方面想让中国帮助朝鲜,但毛泽东却认为中国出兵,苏联应该给予军事援助,而苏联以“转场不便”为理由,不出动苏联的空军,这样制空权全在美军手里,如果出兵于新中国形势大大不利,于是最终没有达成共识。

但林彪也认为面对美军的挑衅新中国也不能熟视无睹,所以建议成立一个边防军守卫东北的边防。林彪的意思很明确,为了守卫新中国的和平,需要在边境屯兵,但不能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正面冲突。

但毛主席的话最终还是说服了林彪:“朝鲜是我们的邻居,我们不能坐视朝鲜被侵略而不管。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我们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唇亡齿寒,毛主席说的很对。入侵朝鲜的美军其实并不认为中国会出兵,但依然选择派出飞机前往新中国领空挑衅,并对周总理的:“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的警告置若罔闻,派出飞机轰炸丹东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还没有预想要侵略中国时美军便已经如此嚣张,一旦美军统一朝鲜半岛,那对于我国来说可能是永无宁日了。

在知道毛主席的意见后,林彪也逐渐开始转变思维,在7月7日中南海居仁堂的军委会议展开时,林彪便和其余人一同商量东北边防军的成立,和应该由谁指挥。

在会上,众人都同意继续使用东北野战军,四野的人数多,参加过多次战役,都有十足的战斗经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四野常年驻扎在东北,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接壤,想必会比别的部队更加适应朝鲜的天气,因此,决定调在中原地区的13兵团来到东北组成边防军。

林彪对此也表示同意,并提议,由粟裕担任东北边防军的总司令。

这个人选其实也是毛泽东心里的首选,因此,会议过后不久粟裕便担任东北边防军总司令。但随即,林彪又提出一个令人惊讶的意见——建议将13兵团司令黄永胜更换成15兵团司令邓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永胜和邓华都是解放军的高级将领,1955年授勋时同被授予上将军衔,且都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在林彪的指挥下参加指挥了多个重要战役,可以说,在资历和战功方面,邓华和黄永胜两个人是不相上下的。

那么,林彪为何会提出更换司令呢?同样熟读兵法的林彪也不可能不知道阵前换将是大忌。

历史上因临阵更换主帅失败的例子有很多,如长平之战时本来由廉颇率领赵军抵抗秦军,但赵国认为廉颇善守不善攻,应该更换主帅,便选上了赵括作为主将替换廉颇的位置,长平之战的结果我们都一清二楚——赵国大败,前后共诛杀了赵国45万士兵,只留下二百余名娃娃兵回国。

单一的例子也许并不能证明这点,但在解放战争中华东战场上连出昏招,更换数次主帅的蒋介石也证明这的确是个兵家大忌。

本来,在华东战场上,国民党军队是徐州绥靖公署指挥的,原本是抗日名将薛岳坐镇,但在解放战争中连吃几场败仗,大怒的蒋介石将换来了刘峙,刘峙虽有“福将”一称,但却根本不会打仗,最终面对华野和中野的进攻,只能靠匆忙派到徐州的杜聿明指挥。

而杜聿明本就是因刘峙不管事而临时派到徐州行军打仗的,与徐州的国民党军队根本没有一同作战的经验,彼此不熟悉,徐州的将士与自己也毫无默契感,又因刘峙对杜聿明毫无信任感,最终被粟裕所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林彪向来沉稳,以他平素的性格来说,没有足够的把握基本不会出手。林彪对他手下这些战将的指挥风格都一清二楚,是有资格评判的,而战术一向稳健的林彪突然提出这个建议也定然是有他的考量:

与邓华相比,黄永胜其实更能完成命令,稳扎稳打,无疑是一名相当出色的将领,但他并没有邓华具有全局观念,也没有他善于思考,因此,林彪提议换成邓华,而这个提议得到了曾经都在四野任职的罗荣桓和刘亚楼的认同。

罗荣桓和刘亚楼都认为邓华比黄永胜强:“黄永胜性子粗,风评也不好,而邓华是个儒将,善于动脑子,文化水平也高。”

有林彪等,同在四野任职过的三人的推荐,会议结束后邓华便被调任成了13军团的总司令。

其实,林彪之所以更看重邓华,是因为在一次战役中林彪意外的失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四平攻坚战,四平地处吉林省,交通便捷物资丰富,是个必争之地。而此前我军已经发动夏季攻势,一路胜利所向披靡,将士们士气正旺,而四平也成了一个四面皆被包围的“孤城”。

如此大好时机,林彪当然也不会放弃这个必争之地,在派出侦查员查探出四平守城的兵将总数后,林彪开始制定战斗方案,决定用两个纵队六个师去攻打四平城。但在军队士气大增,敌军守军人数只有三万,且援兵来不及救助的大好形势下,四平攻坚战最终失败了。

诚然,导致这次失败的原因非常多。比如守城的国民党将领是抗日名将陈明仁,黄埔一期学员,战斗经验丰富,才干谋略都在线上。陈明仁宣称城破人亡,甚至把自己的棺材拉出来用于宣布自己守城的决心;四平城城池坚实,防御工程十分优秀,火炮也很难轰开城门,最主要的是,林彪对四平城内的守军人数认知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最开始传来的战线侦查消息,林彪认为城中守军不到两万人,派出六个师足够打下四平,但林彪却忽略了城中还有装备齐全的保安团和许多青壮年公职人员,把这些人算在守军里的话可达三万人。而邓华则在通过研究城防和城中情况后认为两个纵队并不够打下四平,应该再派一个纵队,可惜未被采纳。

由于陈明仁和守军的殊死搏斗,让攻城的两个纵队浪费了太多时间,国民党援军趁此机会和守军汇合,东北民主联军被迫撤出四平。

而失败后的林彪也重新想起了邓华的建议 ,认为如果听从邓华的建议四平攻坚战就能胜利 ,因此在战斗总结会上检讨说:“这都是我的问题,这个城市没打下来,我要负全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因为这次四平攻坚战的失败,林彪开始注意到邓华,逐渐看出他优秀的战斗素养,开始对他青睐有加,并最终选择让他代替黄永胜前往朝鲜。

事实也证明邓华并没有辜负林彪的期望,由于本身的作战能力十分优秀,邓华很快被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赏识,被提拔到了志愿军副司令。而在彭德怀因病回国以后,邓华一度成为志愿军代司令,指挥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在朝鲜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威望也如日中天。

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邓华最后因彭德怀受到牵连,回国后没有多大的建树。

林彪用事实证明了“临阵换帅”并非一定是错的,由于将帅性格和战场实际情况,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而导致现实也远远比理论复杂的多,理论并非能够代表一切,而唯一能够代表一切的,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