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话题#教师不是什么大冤种不该如此背刺#上了热搜第二。

据西南某基层教育局提供的台账显示,今年1至8月,该局共收到128条举报教师的信息,经调查,仅7起举报基本属实。其余不属实的举报中,不乏恶意举报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时间,教师困于不实举报,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我不理解;

年轻教师:真的,好多举报投诉简直莫名其妙啊;

老教师:习惯了,反正惹到我算是惹到棉花了。习惯被举报投诉,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必修课,教师的自我修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对教师的不实举报,已经不是新问题了。

曾经,就有一新闻让人看后无语到想笑:

一学生丢了块橡皮,家长因此见了两次校长,打了两次“12345”,警察来了三次……

老师:离谱吗?离谱的还多着呢。

1

听到被举报投诉理由

老师:我笑了

不开玩笑,很多老师听到自己被举报投诉理由,真的无语到笑了。

一老师说,自己被举报天天进出酒店私生活不检点。

而实际情况是:酒店在校门口对面,酒店前台在一楼,她天天从一楼进去二三楼去健身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老师则是在教师节当天,在别的老师有的收到了祝福,有的收到了鲜花时:

刚上两节课、还是新老师的他,喜提投诉。理由:讲课听不懂。

从开学到现在,他满打满算上了两节课。为了让学生适应,他第一节的进度已经放慢了。第一节课讲了一点单位换算和刻度尺使用,第二节课讲了时间测量和如何读停表。

结果接到投诉,说有学生打12345反应上课讲不明白,他听不懂。

而他在第一节课时,已经明确说了如果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都可以来问老师,没想到,直接喜提举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老师分别因“要求严”“要求不严”各获得举报一次,不知如何是好,离职走人:

因为非常负责任,对学生要求很严格,被学生家长打12346举报了,理由是过于严格,危害学生心理健康。

接着就是大家熟悉的流程,老师被批评,给学生和家长道歉,请求原谅,直到撤销投诉。

然后一个月以后又被举报了,理由是:没有责任心,按常理又要走一遍上述流程。

?严也不行,不严也不行,老师:情况还是太复杂了,失去所有力气和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知暖是个历史老师

不仅老师无语,投诉举报热线的接线员也很无奈:

一位家长认为“老师工作没有做到位”,因为成都正在举办一个作文比赛,但老师却没有在班上通知。而她在网上查了以后,把报名信息和地址告诉了家长,也和他解释,这是市级比赛,班主任没有义务通知。但在电话挂断前,家长还是叮嘱要把投诉记录下来。

接线员:心疼当事老师N秒……

学校的家校沟通部门老师也没闲着:

一老师粗略计算,只去年一年,几乎每周都要处理一到两起举报,其中,扩大化举报能占到他处理举报事务的一半以上。

我们当然不是要剥夺家长对老师及学校的监督权,但监督应该是建立在尊重事实、教学规律基础上。

随时大小举报,甚至恶意歪曲事实,诽谤诋毁教师,显然是走向了监督的反面。

没有推动问题解决,反而消解可能的沟通渠道,最终受损的还是孩子、是家长、是整个教育生态。

2

为何反手就是举报?

问题只能通过举报解决吗?

举报渠道的设置当然是有必要的,可现在为何大家动不动反手就是一个举报?

简单快速易操作、不实也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倒是真的:

调查发现,家长、学生主要通过拨打市民服务热线、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举报电话,以及在政务服务平台留言等方式举报教师。

号码一拨、留言一写,就完事,而且被核查不属实后也“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不过更主要的,是一些家长的观念。

他们把对子女未来的高期望转移给了学校和教师;

同时又把孩子捧在手里,说不得教不得,怕打击孩子、怕孩子学累了,还要孩子成绩好、卷过别人、多面发展、快乐成长。

这种既要又要且要还要,这不能那不行这不可那不干的,对老师们无疑是不能承受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有位老师分享,自己开了一场怼家长的家长会,明明白白指出家长不能把所有问题都丢给学校和老师,当老师需要家长配合的时候玩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小张班班

只是当动不动都是反手一个举报,当举报被滥用:

老师疲于自证清白,有限的精力被分散,影响正常教学教研;

学校收到的举报内容哪怕明显不实或牵强,也必须作出回应或处理,也浪费了大量行政资源;

围观的家长学生也被新闻影响,师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感进一步被削弱。老师不敢管、不愿管、被迫躺平;

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最后,有谁是赢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解决频频举报问题,我们确实需要从机制入手:

明确举报主体权责:

去年8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明确指出,对教师的不实举报要及时澄清,公开正名;对恶意歪曲事实、诽谤诋毁教师的蹭流量行为坚决回击,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需要切实提升举报成本,让各种无厘头举报、不实举报付出应有代价。同时,完善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等机制,保护好教师合法权益与教书育人积极性。

完善举报流程机制:

而受理投诉的部门、教育主管部门、12345热线等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也可以先通过外围人员了解情况,而不是直接反馈给被投诉教师。

如此,在教师和家长之间设置一个缓冲地带,若投诉失实,或者虽然属实但明显不合理,就没必要反馈给当事人,尽可能减少对教师的干扰。

但更重要的,是从源头入手,让家长学生和老师,不是站在彼此的对立面。

3

一起把教育整好

比啥都强

现在很多老师有一个相同的感受:

教书不是最难的事情,跟学生家长的沟通才是。

很多老师教着教着:

没啥工作热情了,每次做事情都会下意识斟酌,不是很敢教育学生,尤其之前被举报过的,更是不敢管。

挂在嘴边最多的话,从“学生都是国家未来,不能放弃任何一位”,变成“我佛只渡有缘人”。

当教师群体因为被举报打成“筛子”,最终“漏风”的,还是我们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妨借鉴国外学校是如何做的。

NO.1

英国:聘请家长担任教学助手

近年来,英国部分学校专门从家长中招聘课堂教学的协助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学习专业课程,以协助教师工作,经考试取得从业资格后受聘。

NO.2

德国:家校合作离不开制度的保障

德国以法律的形式,把家校合作确定为学校办学的基本原则。家庭和学校,都应该尽可能获得相关的知识和培训,以提升家校合作的质量。

在德国,家校合作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第一,教师与父母可以通过正式的家校沟通机制进行沟通;

第二,各州《学校法》赋予了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的权利;

第三,父母为学校提供各种志愿服务。第四,学校为父母提供各种信息和咨询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NO.3

法国:家长培训计划

为了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法国政府曾经专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国性的学校家长培训计划。

学校在每学年初,都会召开全体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会议。

NO.4

新加坡:建设“学校-家庭-社区”

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伙伴合作准则》,明晰了教育部、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应尽的教育职责;并指出:

教育是一项责任共担的事业,学校与家庭、社会要各司其职,遵循”营造协作的氛围,合作目标明确,可持续发展”原则。

NO.5

日本:建立家长教师联合会

为了提高家长与校方在教育方面的素养,促进两者之间的密切合作,日本建立了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学校的三级PTA(家长教师联合会)组织

作为合作的基础,学校需要理解家庭教育的思维方式和实际状态,并发挥学校的指导作用;而家长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传达给学校,理解学校的指导方针,并努力与学校合作。

最后,说了那么多可借鉴的措施,关键还是“人”本身,是大家共同合力。

学校和老师、家长和学生,大家可能站在两个对跖点(地球表面上关于地心对称的位于地球直径两端的点)上。

而在抵达教育的路上,走心是离彼此最近、不走心则是离彼此最远的路线。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评论:被大量不实举报困扰,教师如何安心教学?

[2]澎湃新闻:被“投诉”的老师们:学生丢失了块橡皮,警察来了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