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于星际漫游的向往,如同候鸟追寻星辰,而当下,我们的太阳系家园中,尚有星球不宜居。谈及火星这颗荒凉的邻居,它似乎与我们生活的地球相去甚远。真的要将这颗星球变为我们的新家,我们势必要实施一场旷日持久的环境变革。

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种种条件——如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气温等——皆是地球生命漫长历史中的产物。如今,我们能否借用微生物的力量,在火星上重现地球的变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溯到30亿年前,那时的地球并非我们今日所见的乐园。它身处火山活跃之境,喷薄而出的是硫磺蒸汽和二氧化碳。在那简单的生命体中,它们忍受着恶劣的环境,在硫磺的养育下维生。而当时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为主,对现今的我们和大多数生命体而言,几乎是致命的存在。

然而,时间之轮继续转动,大约在25亿年前,地球迎来了转折点。在地质时间尺度内,大气层逐渐被氧气充满,我们称之为“大氧化事件”。氧气的出现,意味着生命的舞台迎来了新的可能,例如真核生物的崛起。经过数亿年的时光,像我们这样复杂多细胞的生命得以在地球这片沃土上孕育。

问题是,这些氧气究竟源自何处?如今,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上的氧气绝大部分是由一种名为蓝藻的微小生物所产生。蓝藻拥有利用阳光将水分解并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质的能力,也就是光合作用。这个过程的“副产品”,正是氧气,被蓝藻无用武之地地排放至周遭环境。

每一次呼吸的空气,都归功于这些微小的蓝藻;而这些氧气,也正是地球对于生命友好的根本所在。然而,面临气候变化、核战威胁、全球疫情或未知灾难,我们终将需要新的栖息地。而火星,虽然它缺乏氧气,或许能成为我们的新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家们正试图在火星上重现“大氧化事件”,利用微生物为我们营造适居环境。

虽然火星在诸多方面与早期的地球有所不同,但它确实具备微生物工程所需的关键条件。火星的大气由95%的二氧化碳构成,这正好提供了光合作用所需的一半成分。而火星上水的稀缺,尽管是个问题,但已发现的证据表明,火星上确实存在过水资源。我们知晓火星极地的冰层,若融化,足以覆盖整个星球,形成平均深度达5.5米的海洋。

火星地表形态的构想图

火星上已有的液态水虽不多,但无疑存在。通过观察火星上的周期性坡线——即随季节变化而出现和消失的暗线——我们可知水流的存在。

这张显示火星陨石坑侧面的图像,揭示了周期性坡线随着季节更替的变化,这可能是液态水流动的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改造火星,我们应从已知液态水存在的区域着手,并在此区域大量引入蓝藻。当然,这个操作的复杂程度远超表面描述,但这是整个构想的核心。此外,我们还需引入能够产生温室气体的微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星面临的问题与地球相反:我们需要让其变得更温暖,大气层更厚重,以便极地的冰层能够融化。更多的水意味着微生物能有更多机会施展它们的魔法。尽管火星的平均温度约为零下27摄氏度,对于人类而言过于严寒,但有了生命的介入,情况将大为不同。

利用微生物在火星启动地球化建设的设想充满希望,以至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着手进行初步试验。“火星生态试验台”是一项提议中的计划,将在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中实施。它类似一个带有中空室的钻头,钻头会将自己植入火星地表,寻找液态水存在的迹象。随后,装满蓝藻的容器会被释放入空心室,传感器将监测微生物是否能够产生氧气或其他副产品。

在地球上的模拟火星环境中,该项目的第一阶段取得了积极成果。然而,要在火星上大规模应用微生物,我们还需面对若干重大挑战。

火星缺失了生命所需的关键要素:磁场。虽然火星曾有过保护自己的磁场,但不知何时磁场消失无踪。缺乏磁场,火星表面将直接遭受太阳辐射的侵袭,这可能使更复杂的生命难以立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太阳风”吹散了火星的大气。即便微生物成功产生氧气和其他气体,这些物质也会很快逸散入太空。

所幸,这些挑战并非无法克服。短期内,我们可能需要建造穹顶状的居住地,保护人类、蓝藻和新生大气层不受太阳风的侵害。从长期来看,科学家建议在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固定轨道上安放一块强磁体。这块磁体会引导太阳风,保护火星的大气。随着微生物不断向火星大气排放氧气和温室气体,火星的温度将逐渐上升,冰层融化形成海洋,而这颗星球或许会成为我们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