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产生的伤亡是很正常的,根本谈不上是‘大屠杀’,况且日本已经道歉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这句话出自一个中国人之口。
更难以置信的是,此番言论的发表者还是一个“南京人”。
而他正是我国著名的“公知汉奸”马立诚。
曾在《中国青年报》和《人民日报》担任主任的他,三番五次为日本“洗白”。
不仅否认了南京大屠杀,还扬言我们应该“原谅”日本。
看到马立诚如今的下场,真是罪有应得!
1、漠视历史,满嘴胡言
9月18日凌晨,中国海军舰队经过冲绳县附近海域,并短暂进入了日本的毗邻区。
这一动态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这是中国海军航母首次出现在这一“特定区域”。
面对这样的情况,日方向中国政府表达“严重关切”,声称该事件“完全不可接受”。
当然,我国一心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承担大国使命。
像日本这样的“担心”,显得有些“多余”。
不过,他们曾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我们始终不会忘记,也永远不会原谅。
然而,马立诚并不这样认为。
2002年,马立诚发表《对日关系新思维》一文。
在文章中,他高度赞扬日本在东北建立起的“伪满洲国”。
声称在日本占领东北期间,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不仅如此,马立诚还对汪精卫赞赏有加,认为其在当时是“曲线救国”。
如果说这些观点是他“媚日”的表现,那接下的言论则是对历史的“扭曲”。
在书中,他对南京大屠杀提出了质疑。
认为当时的南京城人口不过20万,遇难者30万说法“存疑”。
退一万步讲,即使死了这么多人,这也是战争的“必然产物”,不能说是“大屠杀”。
此话一出,马立诚立即遭到了国人的唾骂。
人们纷纷通过信件、电话等方式对其展开猛烈的谴责。
然而,马立诚对此却不以为然。
两年后,他又出版了《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一书。
一开篇,他就说自己有着莫大的“勇气”,即使被称为“走狗”,也要写下此书。
文中,他不断地为日本洗白。
声称日本已经多次道歉,我们应该放下过去,“原谅”日本。
并且他们“不需要”再向我们谢罪。
之后,马立诚又多次出版“媚日”书籍。
在一篇名为《仇恨没有未来》的文章中,他对日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赞赏有加。
宣扬我们心胸太过“狭隘”,与日本和解是我国唯一的“出路”。
纵观马立诚的众多言论,可以说是“罪不可恕”。
身为一个中国人,还是知名的学者,他的思想为何会变成这样?
2、从“爱国者”到“叛国者”
马立诚于1946年出生于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母都有固定的工作,家庭收入也十分稳定。
当别的孩子还在生死之间挣扎时,马立诚却在家中安静地享受阅读时光。
可以说,他的童年相当幸福。
凭借着书本中积累的知识,马立诚表达超群,读写出众,一度成为老师表扬的对象。
然而,外界的赞美并没有让马立诚迷失自我。
在那个年代,他早早就确定了自己的目标,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就当他朝着梦想一步步前进时,高考取消了。
现实的打击来得如此之快,给了马立诚当头一棒。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而是转头去中学当了老师。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77年,高考恢复,马立诚抓住时机,一举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
大学期间,他在各种文学刊物上发表文章。
凭借自己独到的见解,成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毕业后,马立诚顺利进入到《中国青年报》工作,成为评论部副主任。
之后,他因工作突出,被调到《人民日报》就职,成为主任编辑。
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持反对意见。
而马立诚则是极力支持改革开放,他的著作“交锋”畅销全国各地,甚至一度传到台湾。
不管是同事还是上级,对马立诚都是“赞不绝口”。
然而,情况马上迎来了反转。
2002年,工作突出的马立诚得到了前往日本学习的机会。
刚一落地,他就受到了日本接待人员的热烈欢迎,这使得马立诚放下了心中的戒备。
随着气氛不断舒缓,陪同的日本学者抓住机会,开始替“日军”洗白。
他们一边否认自己犯下的罪行,一边向其灌输“合作共赢”的观念。
就这样,马立诚逐渐被日本人“洗脑”,走上了“叛国”的道路。
3、下场悲惨,远逃日本
回国后的马立诚与之前判若两人。
他所写的很多文章都透露着一股“媚日”的气息。
起初,这种表现并不明显,更多体现在夸奖日本人“礼貌”、“教养”等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立诚的真实意图再也无法掩饰。
之后,他便撰写出众多为日本“洗地”,扭曲历史的文章。
受到国人责骂后,马立诚反而觉得“委屈”。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对日本有如此大的仇恨,是因为没有真正“接触过”日本人。
此时的马立诚,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洗脑”。
在被开除之后,马立诚前往香港,继续发布自己的“媚日”文章。
香港几个“热血青年”无法容忍这样的行为,便趁机会将其“暴揍”一顿。
眼看自己无法继续在中国生活下去,马立诚便逃到日本。
刚刚抵达日本,他就受到“日本右翼”势力的欢迎。
不仅成为东京大学的研究员,还被聘请为北海道大学的教授。
面对这样的待遇,马立诚越发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他更加肆无忌惮地撰写抹黑中国的文章,为日本人“肝脑涂地”。
只不过面对这样一个“叛国者”,他的文章早已无人在意。
中国的今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面对日本犯下的罪行,我们不能,也没有资格去原谅。
和平不意味着可以忘记历史。
我们应该继承先烈们的精神,以史为鉴,推动祖国更加强大。